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邓小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战略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徐胜希和平国际环境是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80年代以来的国际局势,提出了在较长时间内有可能避免世界大战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成为我们党确定“一个中心、两...  相似文献   

2.
山民 《瞭望》2001,(18)
从1990年到2000年的周年,是美国对华战略试探、考验和压制的10年;到目前,美国新的对华安全战略已渐露端倪。 苏联瓦解和冷战结束后,彻底改变了关国的全球战略地位,自恃占尽天时、地利的关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了从对华“怀柔”向对华“促变”的政策转变。关国的决策者以为:世界局势剧变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马上会波及中国。于是,1990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国家安全委员会协调、联邦政府认可的关国对华安全战略框架出笼。在多达10余条的战略原则中,美国当局确认了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贸易、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中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一论述处于重要地位 ,不仅在国有企业改革10条方针中名列第二 ,而且还单独成章专门论述 ,可见地位之重要。因而全面正确地把握“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一深刻内涵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决定》为何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放在突出地位第一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 ,也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有力措施。国有企业改革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创新 ,更好地增强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开宗明义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再次重申农业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基础论”和“首位论”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作出的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科学总结,是促使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宝。这是我们党在五、六十年代因“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在认识和理论上一个飞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因此,“基础论…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思想王翼,潘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页,下引此著只注页码)“独立自主”作为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是我党从国家整体和国际战略角度出发,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的内政外...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 时代的挑战,今后5~10年 我国仍将根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方针,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政策,继续把利用外资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为此,结合今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可能变化,从战略高度对我国新时期利用外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显得十分必要。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投资环境仍是重点 20年来,我国在制度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时至今日,“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仍经常成为外国投资者对我国投资环境的一种评价,这说明我…  相似文献   

7.
四川未来十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央正式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拥有8千5百多万人口的西部大省-四川上下依据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两个大局”的思想、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和中央的战略决策,并结合新形势下的国际国内条件和省情,经过半年来较充分地贯彻、宣传、发动、讨论、调研和规划,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的“抓住时遇、突出重点、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16字战略方针指导下,已初步形成了四川未来十年、即从2000年到20 1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及对策。这些思路和对策概括起来说就是:依托一个战略高地;开…  相似文献   

8.
第二国际理论家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第一个理解史阶段,即“经济决定论”理解阶段。准确把握第二国际理论家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理解范式,须认识到:第一,回归历史原初语境可知,第二国际理论家普遍反对“经济决定论”,其总体理论支点是“归根到底经济决定”主张,这一主张契合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第二,第二国际理论家之所以被后继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为“经济决定论者”,是因为第二国际理论团体中存在“经济因素衡量论”“经济自发论”和“经济决定命名论”主张;第三,第二国际理论家“经济决定论”理解范式的本质缺陷在于缺乏辩证逻辑,即第二国际理论家从“经济决定”到“历史”的建构方式存在偏差,他们从个人意志、教阶制度、作为量的经济必然性、理性等角度演绎历史,或者停留在对经济归根到底决定作用抽象的哲学规定上,或者滑向思辨的意志论窠臼中。  相似文献   

9.
华庥 《瞭望》1997,(43)
从﹃恐怖平衡﹄到﹃利益平衡﹄●华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平衡论”。那意思是说,在对抗的双方(包括它们的盟友)力量达到相对平衡时,就可以相互制约,避免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他对战后半个世纪来,特别是在两个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10.
张燕军 《学理论》2009,(9):69-70
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四国同盟战略”,希望在亚太地区组建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参加的战略机制,但它将中国排斥在外,表明日本企图借助“中国威胁论”,拉拢具有共同利害的国家围堵中国,并借机确立自己在东亚国际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为维持其一超地位,极力从地缘政治上遏制迅猛发展的中国,而印度是美国越来越看重的抑制中国硕大的棋子,遂制定了"拉印制华"战略."拉印制华"战略符合美国的地缘政治理论,"拉印制华"战略的实践会对中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中国要加强警惕.  相似文献   

12.
1944年,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抗日战争形势的好转,如何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牢固的基础作为十分重要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同志纵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抗日战争的全局,逐步制定了在巩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基础上关注南北两翼(华南、东南和东北),重点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将其付诸实施。(本文将这一战略方针称为“南下战略”)由于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这种“南下战略”未得全面实现即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新战略所代替,因而史学界对这一“南下战略…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0,(2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成都加快经济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成都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和布置,提出了未来十年“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设想。其基本思路是:坚持“改革立市、开放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战略方针,以效益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成都新跨越。 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10%以上,2005年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2010年达到400…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六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同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记者团进行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谈话。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库”之一,基辛格、布热津斯基、施莱辛格等都被聘为该中心的高级顾问。这次由这个中心组织的记者访华团的成员都是美国各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17日、18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97票对3票、317票对102票通过关于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法案,10月13日美参议院又以51票对48票的表决结果拒绝批准已为154个国家签署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前者是80年代里根政府“星球大战”计划的借尸还魂,后者是美国国会80年前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以来首次拒绝批准一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条约。上述举措是冷战后,美国国会为谋求更大的军事与战略优势,特别是核优势,以维持其“领导世界”的霸权地位而迈出的极其危险的一步。这是国际…  相似文献   

16.
上海的发展目标是要构筑国际 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 以及国际航运中心,与此相适应,人才国际化成了上海在人才发展战略上的必然选择。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意味着上海已经认识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特别是国际人才在上海构建国际“四中心”时的重要地位。但另一方  相似文献   

17.
编后语     
本期专稿刊发《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的主要问题、人才预测及对策思路》,与上期《上海航运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保障》形成姊妹篇,以呼应“国务院关于上海金融航运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两个中心”建设无疑点明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亮色,而能够将此亮色演绎为璀璨的必定是人才——与“两个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化人才。应当肯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十多年的人才高地建设,上海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金融、航运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时刻在关注和思考着中国的发展问题,认为“使我们真正睡不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而生动地记录了他对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笔者以为,这些理论成果已经形成了包括“经济发展政治论、发展主题论、发展战略论、发展动力论、发展机遇论、发展速度论、发展台阶论、发展协调论、发展环境论”在内的发展体系。一、经济发展政治论从政治角度看经济发展,是邓小平发展论的首要特点.“经济发展不发展,发展快不快,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这就是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政治论”…  相似文献   

19.
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三个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的战略决策,也是邓小平同志对上海发展的战略构想。要实现这“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贸易必须先行。要在21世纪前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必须努力抢占国际贸易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必、须具有这样几个条件:()它的经济势能较高,足以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面宽;(2)它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交通、信息网络;(3)它是国际性实物商品交易集散地和有信息化的交易方式;(4)它在货物进出口量、转口量和交易价格上对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5)它的贸易…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国际关系、国际战略研究中,国家利益是一个极其现实、极其复杂、极其敏感的热门话题。它涉及一个国家战略哲学的层面,直接规定了其对外战略的基本走向。美国《外交》杂志1997年10月号发表的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