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晓文 《公民导刊》2005,(5):35-37
读高中的儿子陷入热恋,身为医生的妈妈担心儿子出事,出差前左思右想之下,给儿子写了张纸条,并留下一盒“安全套”。没想到,此举竟使母子亲情破裂,儿子离家出走。后来,在专家的帮助下,终于和好如初。  相似文献   

2.
楼上楼下     
冯老太太的记忆仿佛永远停在了那一天。那一天,她就这么坐着,她的对面坐着她的儿子。那天,儿子说了许多话,说起从前,很小的时候,他能记得的那些有趣的事情。还说到了以后,以后,儿子的心大着呢,他要干许多他没尝试干过的大事情。她这个当妈的,就那么心满意足地看着儿子,听他一个人说呀说的。小的时候,一直是她跟儿子说呀说的,儿子总是一边玩他的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从不说话。长大了,儿子更是沉默寡言的。她多么希望儿子有一天能够坐下来,跟她说说话,说什么都行。儿子就像要了却她的心愿似的,说了他一生最多的一次话。…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1):64-64
朋友喜得贵子。儿子刚学说话时,他天天对儿子说:“叫爸爸。”儿子跟着学,也说:“叫爸爸。”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习惯,见了他便说:“叫爸爸。”他没办法,开始纠正.现在天天对儿子说:“爸爸。”  相似文献   

4.
红湖 《民主与法制》2013,(29):53-55
旅居日本的易解放只有一个儿子,可13年前,这个唯一的儿子因车祸去世了,弥留之际,他告诉妈妈一个遗愿:去内蒙古种树。儿子走后,易解放卖掉日本的房产,带着儿子的死亡赔偿金,和丈夫一起来到内蒙古库伦旗。在这里,易解放结识了牧民巴达尔一家,巴达尔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把家安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曾经长满了野山杏树。  相似文献   

5.
流沙 《协商论坛》2008,(5):59-59
两位老人都患了绝症,住在同一间病房。 一天夜晚,他们聊起自己的儿子。来自城东的老人,退休后由儿子顶职。后来,工厂倒闭,儿子摆了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月收入有千余元。  相似文献   

6.
得失之间     
《辽宁人大》2009,(6):46-46
李先知是某县县长,长期在县里工作,树大根深。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很快将儿子李后觉由一般干部提升至县工商局副局长。但是,他对儿子这个职务并不满意,他望子成龙,希望儿子一定要超过他。可是,就在他准备将儿子进一步往上推的关键时候,他偏偏退休了。  相似文献   

7.
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有两个儿子。早些年,老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1、2002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养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3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兄弟俩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赡养母亲,母亲照料好孙女。两个儿子各自将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  相似文献   

8.
父与子     
监狱。白发苍苍的他被领进一间房。房有两个门,院内有哨兵游弋,靠山墙亦有一小门,铁的,色很冷,锁很大。他知道,铁门通往牢房,他的独生儿子就关在隔壁的号子里。儿子原在省委工作,后来下海任了经理,没几年,就贪了几百万,原想潜逃出境,连证件都已办好,只可惜有人告密,没来得及,就束手就擒。死罪已定,马上就要执行了。他来和儿子见最后一面。他现在已离休。他是在离休前将儿子推上副处级的,为儿子日后荣升经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离休前是正厅级,老伴是副厅,两口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可惜儿子很现代,30岁了也不结婚,如此…  相似文献   

9.
丛林  田野 《民主与法制》2014,(22):44-45
一位母亲因卷入刑事案件,申领银行卡受到诸多不便,便借用儿子的名字申领了一张银行卡并长期使用。谁知,儿子因向母亲索要数额不菲的生活费未能得到满足,竟然翻脸背着母亲去银行挂失了母亲借自己名字申领使用的银行卡并和母亲玩起了失踪,导致母亲钱款无法使用。在多次寻找儿子无果的情况下,母亲为保住银行卡内的存款,一纸诉状将儿子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0.
那年,儿子刚满16岁,考到了驾车执照,我就给他买了部新车。可是过了没几天,我家收到了一张违规驾车罚款通知单,是我儿子拿的。我一开始并不担心,心里还想,孩子也会干大人的事儿了。我只字没提,偷偷地写一张支票寄给AAA,以为事情从此可以摆平了。事实上并不如此,在不到一个星期之内,我家又收到两张罚单,又是儿子闯的祸。我忍不住心中怒气,告诉儿子说,开车千万不可以再超速,要小心,安全第一。儿子点头称是。想也想不到,他又拿了一张,屈指一算先后他一共拿了4张了。这还了得,车管处不吊销他的执照才怪。我告诉儿子说这…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为了让残疾儿子未来生活有保障,江苏省扬中市一位农民母亲为聋哑儿子购买了数份人身保险。约定被保险人出现意外伤害或意外事故死亡,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然而,儿子意外失踪,  相似文献   

12.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9,(18):34-35
“当孩子从冰冻柜中拉出时,我们都惊杲了,带有血迹的白布掀开时,孩子遍体鳞伤。”邓飞坦言不愿回忆8月2日见到儿子尸体的那一刻,“如果命运注定要我先送儿子走的话,我宁愿是车祸或是其他事故造成,而不是这种死亡。”为了让儿子戒掉网瘾,8月1日,邓飞将邓森山送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但仅仅14个小时后,16岁的儿子却离奇死亡了。  相似文献   

13.
角色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劲松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敏说过一个她和儿子的故事。一天,儿子突然对她说:“妈妈,你工作忙,放学就不要接我了。”事实上,王敏在八棵杨社区的工作非常忙.能够开车去接放学的儿子的次数非常有限。丈夫也是民警.几乎也没有时间接儿子。“孩子大了,懂事了。”王敏暗忖。  相似文献   

14.
修全 《民主与法制》2011,(10):52-53
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是当今父母的头等大事。孩子的教育费,会因选择的教育机构不同而不等,且悬殊很大。一对“80后”小夫妻离婚时,约定儿子的教育费由双方各半承担,儿子随母亲生活。离婚后,为了使儿子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母亲将儿子送进早教贵族学校。并以儿子的名义将父亲告上法院。要求承担儿子一半的教育费。  相似文献   

15.
父母能否与儿子脱离父(母)子关系?编辑同志:我有一个很不争气的儿子,长期不务正业,整天流浪在外,骗吃骗喝,曾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过多次。我们夫妻俩都是年近50岁的人了,对儿子的行为很反感,整天为其提心吊胆,我们有个想法,儿子现已长大成人了,能否脱离父(...  相似文献   

16.
目光     
马丽萍 《人民公安》2009,(17):52-53
儿子长大后.因为瘸.工作被耽误了。因为瘸,找不到女朋友。因为瘸.儿子变得异常敏感脆弱。母亲常常后悔自己的疏忽让儿子残了腿.可更自责的是由于自己失当的教育令儿子残了心。  相似文献   

17.
小正  春鸣 《当代广西》2013,(2):60-60
温州市鹿城区一位姓季的妈妈发现两岁的儿子身上有淤青,怀疑儿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为了“搜集证据”,她买了一支录音笔,让儿子带着去幼儿因。有网友感慨:难道孩子家长和老师之间,也要上演“谍战剧”了吗?  相似文献   

18.
丹子 《今日广西》2008,(3):39-40
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患了“网瘾”,畅占亭也不过就是一个公司的普通经理。根本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有名,成为一个教育家到处演讲,被各家媒体报道,甚至还被凤凰卫视陈鲁豫所采访。这就是命运的选择,为了把儿子拉回正路,他孤注一掷地辞去工作,顽强抗争,最终,他不但改变了儿子,也改变了自己。  相似文献   

19.
饱了别人、瘦了自己别人是卖田养儿子,她是卖房子养别人的儿子,难怪自己的儿子一直喊停。当我们第一眼看到阿婆的白助餐厅时,还以为自己找错了地方呢!以为自己走人了一个工地的厨房,一个受雇的欧巴桑正准备免费的午餐,等待忙了一个早上的工人,让他们填饱肚子。  相似文献   

20.
余灵利 《半月谈》2005,(6):62-63
我有个独生子,上中学后,由于他生活能力很差,我便和丈夫商量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手续,随同儿子到县城中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陪读。儿子吃住在出租房,我像保姆似的为他煮饭、洗衣、洗被子。儿子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高中,仍在这所学校就读,我又为儿子当了3的保姆。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四川大学,这年他已经20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