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曾经读过一位政务官的传记,他一向以刚正不阿著称,可是批评他、憎恨他的人也不少。他曾经说过:在讨好人与做好事之间,我选择把事做好。他一生清廉,品格无瑕,但也不断地在与反对他的环境对抗。为他做事的人,也有许多拂袖而去。他的行事与判断未必有错。然而,凡是人都有尊严,严酷个性往往招来更多小人。  相似文献   

2.
他与法律打交道将近20年了。他严谨而不严厉,随性而不随意。他也是老师,鼓励创新,引导个性。他也享受生活。他说:“须每天不停地开拓生活与自由,才能有生活与自由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荣辱升沉,竟与一个外国人息息相关。这个外国人关于中国革命的意见,与他的主张几乎毫无二致,他由此与这个外国人相识相交,并公开进行党内反对派的活动。尽管他与这个外国人素未谋面,但是,这个外国人真挚的情谊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视其为知音和朋友。  相似文献   

4.
他造诣精深,是与徐悲鸿齐名的花鸟画大师;他渴望和平,亲作《百鸽图》赠予美国总统罗斯福以贺其连任;他心系祖国,只身赴美开展文化交流与募集资金,支援国内抗战。尽管他人生短暂,相关研究史料不多,但他与他的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他就是曾在大后方重庆任教并创作经典画作的现代杰出画家——张书旂。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荣辱升沉,竟与一个外国人息息相关。这个外国人关于中国革命的意见,与他的主张几乎毫无二致。尽管他与这个外国人素未谋面,但是,这个外国人真挚的情谊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视其为知音和朋友。  相似文献   

6.
陈赓颇具传奇色彩,他的许多故事令人惊奇、令人神往,令人钦佩、令人捧腹……而他在人际交往中,更富戏剧性。他挺直如松、洁白如雪、豪爽开朗、豁达乐观的鲜明性格,更为他周围的人所熟悉、所喜爱、所崇敬。与他打过交道的上级喜欢他;与他有过交往的朋友亲近他;与他有过较量的对手折服他。  相似文献   

7.
罗元生 《湘潮》2021,(2):11-14
周恩来一生关爱他人,留下了许多与人交往的佳话,这其中就包括与吴阶平、黄宛、陆琦三位医学家的交往。周恩来与吴阶平交往,高度认可他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屡派他担当重任;与黄宛交往,充分给予信任,并在“文革”中想方设法保护他;与陆琦交往,心怀尊重,积极配合他治疗自己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周恩来认为政府总理也就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要求各级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务好老百姓,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这与周恩来的才能分不开,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这也与他的勤劳分不开,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工作,精力充沛,不知道疲劳;这更与他的忠诚分不开,他对人民、对国家、对领袖始终忠心耿耿,正如郭沫若所形容的,"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这还与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不开,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光 《北京党史》2010,(2):8-11
<正>段君毅同志是河南范县人,1910年3月13日出生,今年恰是他诞辰100周年。凡是与他相知相熟的人,无不敬重他一生的高尚品德和出众才华。此时此刻,无不思念他逝去的音容与身影。段老是1936  相似文献   

10.
我与毛丰美同志相识相知多年,相互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我们俩一见面总有唠不完的话。在与他的接触中,我一直觉得他是个有思想、敢为先、干事实的人。最近,又学习了中组部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辽宁省委关于开展向他学习活动的决定,对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也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到了他的党性纯度、创业力度、做人风度、用权尺度,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与优秀、崇高与伟大。我认为,毛丰美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实干上。  相似文献   

11.
我的祖父曾是一名中国空军飞行员。73年前,他在抗日的疆场上血染长空,壮烈殉国。尽管我从未亲眼见过他,从未受到过他的爱抚,但我十分怀念他,崇敬他。在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他,也想起了与他一样,在那场战争中,为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而英勇牺牲的43位辽宁籍抗日航空英烈。他们作战之勇敢,战功之卓著,牺牲之壮烈,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的农业社会历史阶段中,人是消融于共同体之中的,没有"自治"与"他治"的问题。一些对农业社会中的生活状态的现代性解读认为,那个时候存在着自治,实际上是不实的。自治与他治的问题是产生于现代化进程中的,首先是因为人有了自我意识,其次是因为在社会分化中产生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才产生了自治与他治的问题。自治从个体的人到群体到组织再到民族国家,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而他治也同样有着层层展开的结构,但个人主义是其逻辑源头。在政治上,现代社会中的自治是与民主联系在一起的,而他治总是让人首先想起法治。尽管在实践中有着诸多难以罗列的表现方式,但总的说来,自治与他治构成了一种矛盾,也只有辩证法能够帮助我们理清自治与他治的关系。然而,这对矛盾的出现和存在,是与特定的历史阶段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的兴起,自治与他治的所有争论都正在失去价值。因为,作为自治与他治相融合的形态——合作治理正在生成。  相似文献   

13.
刘金田 《湘潮》2021,(1):10-14
1920年9月11日,16岁的邓小平满怀激情与救国梦想赴法勤工俭学。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使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黑暗,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由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参加《少年》《赤光》编辑部的工作,与周恩来结下深厚友谊;他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工作,声援五卅运动……1926年1月7日,由于身份暴露,他在法国警察前往他住所之前离开了法国。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的一位伟人、一位高级学者,毛泽东终生与书相伴,与书籍结下了难解之缘。只要有可能,他几乎时时、处处都在读书。晚年,他一直是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读书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手不释卷,甚至在弥留之际,只要他清醒过来,他还是要书看。毛泽东读书  相似文献   

15.
他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写的课外读物曾是中学生们打开数学殿堂的神奇钥匙;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到处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艰辛足迹……华罗庚,这位"人民的数学家",为他钟爱的数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汗水。与命运对抗的数学骄子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商人家庭。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他的降生给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众所周知的"打假斗士",连珠炮轰,无休无止。他对战过法学界的贺卫方、文学界的韩寒、企业界的罗永浩、医学界的钟南山……最近,他又与崔永元闹得不可开交。他是方舟子。就在他向法院提告的当天,廉政瞭望记者在北京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7.
周礼 《党课》2013,(14):78-79
惠施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也是名家的代表人物。魏王十分欣赏惠施的才学,虽然他是宋国人,但仍将他视为上宾,经常听他讲学,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与他探讨天下形势。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情缘。一方面,他善于从民族文化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他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封建遗毒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此外,他以时代精神观照中华文化,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接榫。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他与安徽人民,与江淮大地结下不解之缘。战争年代,他转战江淮,足迹踏遍皖山皖水。新中国成立后,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安徽人民,先后多次亲临安徽视察,给予安徽人民亲切关怀。可以说,邓小平的名字一直与安徽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20.
他,二十七岁时便与中国航天结缘;他,三十一岁时被任命为火箭副总设计师;他,四十岁时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他,四十六岁时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主任;他,就是被誉为『航天少帅』的张庆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