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县强则国强,县强则民富。古往今来,发展县域经济都是富民强国之举。  相似文献   

2.
《红岩春秋》2014,(11):64-64
三十年峥嵘岁月,三十年硕果累累。伴随着建县30周年,招商引资走过了7个年头。这七年里,石柱招商实现了“招大引强”和“聚群发展”。--开放开拓招商引资良好开局。2007年初,石柱确立了“生态立县、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发展战略,响亮地提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再造一个石柱工业”的目标。全县上下围绕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开展了“思想犬解放、石柱大发展、招商怎么干”大讨论。  相似文献   

3.
京山简介     
《党政干部论坛》2015,(1):F0002-F0002
京山地处湖北中部的大洪山南麓至江汉平原北端,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之美誉,面积3520平方公里,人口65.7万。京山崛起在鄂中,是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中国网球之乡、中国观鸟之乡,等等,是湖北省唯一连续10年跻身湖北县域经济发展20强的县。  相似文献   

4.
当前应当牢牢抓住国家和省市政策性机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以致用,解放思想,大胆开拓,改革创新,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发展,高起点、高速度建设好成都市的西南门户,力争5年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县城建设区面积、财政收入“三个翻番”,加快“农业强县、工业兴县、旅游热县、商贸活县、财政富县”进程。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赋予县域发展新的历史性内涵,即县域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共同富裕、居民幸福.推动县域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县域,需要同时做好“县强、民富、绿色、幸福”四门功课,其中“县强”是县域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民幸福的坚强基石.在县域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今,唯有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才能达到“县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湘潭县地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有“天下第一壮县”、“中国湘莲之乡”等美誉。近年来,湘潭县以“进入全省十强,实现富民强县”为目标,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财政收入以一年一个亿的速度递增,实现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我们将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县强则国强,县强则民富。古往今来,发展县域经济都是富民强国之举。  相似文献   

8.
县城上连中心城市下括广大集镇乡村,是城乡融合的轴心.调整省市县关系,实行省管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沿海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山东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制约是“三农”比重大、民营经济薄弱、思想观念保守.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市场经济的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山东有条件逐步实行全面省管县,建设“小政府大社会”.在省管县体制下,山东统筹城乡的策略选择为宏观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中现上,缩小省级管理幅度、培育县域经济副中心、配强县城各级领导班子、搞活“边贸”;微观上,大力发展适合“三农”的“三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晋江市民营经济发展轨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江,作为福建省东南沿海面积仅占全省二百分之一(649平方公里)的县级市,从改革开放之初典型的“高产穷县”,财政和人均收入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状态起步,经过30年的打拼,创造了经济总量翻了8番多,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六位,连续14年位居福建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之首的奇迹。这其中,晋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褚世民 《奋斗》2009,(10):37-38
产业兴,则经济必。2009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实施“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立足县情实际。依托产业基础,将“薯、畜、麻、豆、风、水、酒、乳”确定为立县产业,举全县之力推进.加快做大做强,确保实现三年工商税收翻番目标.为义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09,(6):50-50
今年4月,2008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评价报告揭晓,时隔一年,闽侯重返“十强县”,同时还进入“十佳县”,成为我省惟一发展既“强”又“快”的“双优县”。  相似文献   

12.
李昌来 《当代贵州》2008,(22):44-45
从2007年11月开始,国家启动了“县办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开发试点,我省有4个县陆续进入试点序列。  相似文献   

13.
为抢抓服务创建“武陵山龙山来风经济协作示范区”的良好机遇.县质监部门坚持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主题.努力开创提升能力、拓展实力、激发活力的新局面。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自觉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把反腐倡廉落实到质监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促进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0,(18):37-39
浦城位于福建西北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全县疆域达3383平方公里,为福建第三大县,总人口42万,辖19个乡镇(街道)、296个村(社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南方林业重点县、省级边界贸易改革试点县、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15.
李遐龄 《实事求是》2006,191(4):69-72
温泉县是新疆22个牧业县之一。在“十一五”期间,要实施“绿色立县、牧业兴县、工业富县、人才强县”战略。要立足“三农”,谋划全局,重点跨越,自强崛起。破解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创新人才短缺、市场和资本双重约束的四大难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走出一条边境牧业县又快又好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委十三届十五次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2022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的“四强”行动,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导向,旨在实现甘肃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的重大举措。将“强工业”置于首位,则明确了工业经济发展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在省会兰州市经济发展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强”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基础”让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实现村富民强;“强素质”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发展致富能力;“强机制”使村民主管理和干部群众的行为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8.
长宁县位于宜宾市腹地,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全县人民按照“旅游兴县、特色富县”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抓环境、经济创特色、振兴靠科技、开放强实力、稳定促繁荣”的发展思路,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我们的发展战略是:凸显环境优势。环境也是生产力。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行政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我县始终不渝地把“环境建设”作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本着“处处是环境、人人是环境、时时是环境、事事是…  相似文献   

19.
王元科  陈连忠 《当代贵州》2008,(23):I0001-I0001
2007年,一直保持跨越式发展强劲势头的仁怀再一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在贵州省第二轮经济建强县(市)排位中,仁怀首次坐上了头把“交椅”。社会生产总值89859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5000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35元,多项指标名列全省县(市)第一位。同时,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名中,  相似文献   

20.
王义光 《奋斗》2009,(3):21-22
2009年,勃利县要围绕“打造优势产业、建设龙江强县”.全力实施“358”规划,全力推进对上争取和项目建设,扎实开展煤电化基地县、绿色农畜产品强县、山水园林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奋力开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