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进入90年代以来,欧共体为了最终实现“大欧洲”目标,大力加强和发展与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关系,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一、发展关系的状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随之而来的经互会崩溃,为欧共体积极发展和密切与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一)欧共体与东欧国家签订并开始实施贸易合作和联系国协定(统称欧洲协定)。  相似文献   

2.
这几个月来,世界局势正在发生战后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其速度之迅猛、动荡之激烈、情况之复杂,都是人们预料不及的,但有其深刻的原因。苏联的困难和东欧的变化已冲破了原来的雅尔塔格局和东西方的界限,造成了欧洲和世界局势的尖锐化和复杂化。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与日本的经济摩擦正在加剧,德国统一的前景也令人生畏。缓和、对话的趋势将继续发展,但不稳定和动荡不安的因素也在增加,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矛盾性和尖锐性。  相似文献   

3.
1989年苏联东欧的剧变,改变了整个国际战略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虽早已从两极变为多极,但在欧洲,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则由于苏联和东欧“民主化”才开始瓦解。整个世界战略形势也因此而发生了基本重大的变化。本文拟先讨论世界战略格局的改变,然后略论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西欧关系的发展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分别代表美英苏签署了雅尔塔协议,该协议把昔日西方世界的中心——欧洲一分为二,西欧与东欧的概念和东西欧关系问题就此出现。东西欧关系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美苏关系的发展和东西欧自身力量的升降而演变,迄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冷战阶段。从战后至50年代末的10多年间,西方对刚刚诞生的东欧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的剧变、海湾战争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争夺和冲突更趋表面化,且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加紧争夺经济势力范围。90年代以来,美欧两大区域经济集团加紧扩大地盘,划分世界经济势力范围。今年初,欧洲统一大市场已正式宣布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已决定建立一个包括18国的“欧洲经济区”。同时,欧共体还同波兰、原捷克和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签订了自由贸易和联系国协议,同波罗的海三国及阿尔巴尼亚签订了贸易和经济协定。显然,欧共体正在逐步推行其建立一个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战略,该经济集团包括西欧、北欧、东欧、地中海一些国家以及独联体部分国家,以期增强欧洲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实力和影响。虽然欧共体在朝这一宏大目标的努力中日前遇到一些重要障碍,如丹麦的公决和英国的推迟批准,使《马约》无法按期生效等,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继续发展,大区域范围内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已成历史。随着全球的安全战略重点转向经济领域,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显示的作用越来越大,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一、“一超多强”、相互制约 冷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历经45年终于划上了句号。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霸世界中“一亡一衰”,以及日本、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第三世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 目前,美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仍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万亿美元;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7.
1988年6月,欧共体与经互会及其成员国先后建交,结束了双方长期互不承认和互不往来的局面,开辟了西欧与苏联东欧经济、贸易和科技进一步合作的道路。西欧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发展将对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局势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当前这次世界新旧格局的交替必然会有一个过渡期。这次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而且形势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世界格局的变化,主要是以东欧的巨变和苏联的衰落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的瓦解实际上是苏联、东欧一极的坍塌造成的。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削弱了美国,也拖垮了苏联;而东欧和苏联的沉沦则应从苏联东欧的经济体制本身找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这是主流,但世界并非太平盛世,仍然存在动荡与不稳定。当今世界的东西、南北关系的战略态势是,西强东弱,北强南弱。当前世界上出现一种新的强权政治的表现,把在全世界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作为西方共同的国家政策,并把它作为是否给予经济援助的条件。80年代后期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内,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两种趋势都在发展。只要世界生产力继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将继续成为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欧洲共同体关于在1992年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决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西欧为之振奋,美、日忧虑不安,东欧积极向西欧靠拢,苏联心情矛盾,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则喜忧掺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认真地准备迎接西欧的挑战。一场世界规模的经济贸易战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斗争态势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东西方冷战结束,缓和成为世界的大趋势。其标志是美苏首脑马尔他会晤和欧安会通过《巴黎欧洲宪章》。但是冷战时期掩盖着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局部冲突增多,全局缓和与局部紧张并行发展,天下并不太平。二是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衰落,两制力量对比向西方倾斜;第三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严重困难,南北差距拉大。以上两大变化将影响90年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发展,并由此显示出当前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东欧的“欧洲化”是指东欧国家在内部体制上与西欧国家趋同,在外部关系上与西欧融为一体的过程。尽管东西方差距的存在使得东欧的“欧洲化”困难重重,但由于东西欧都将从中获益,这一进程得以在外部融合与内部趋同的相互促动中不断向前推进,影响着欧洲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十一届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来自教育部、商务部、外交部的相关领导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大会对学会2019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审议通过了新的理事会名单与管理办法。在随后举行的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欧亚地区战略态势、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形势与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前沿问题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德国社会民主党著名理论家和社会学家、该党新党纲和“社会党国际”一些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制定人之一托马斯·迈耶尔教授1994年5月访问我国,在北京举行了4次报告会和座谈会,就影响当前欧洲政治和经济的重大问题发表了广泛的意见,现介绍如下: 一、“民主社会主义”概念问题 欧洲的社会民主党因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东欧失败而陷入守势和“混沌状态”。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欧洲有不少人声称,欧洲社民党人奉行的“民主社会主义”已经死亡。其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中国在跨世纪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亚太地区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已经和将要成为世界上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增长最快和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有人预言,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时代。从本世纪末的世界形势来看,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落,欧洲由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虽然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苏联的解体及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社会上的动荡,经济上的倒退下降,使整个欧洲经济很不景气。唯有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称为东亚地区)处于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奥巴马访欧显示美俄角力激烈。3—6日,奥巴马访问波兰、比利时和法国。3日,奥巴马在华沙机场发表讲话称“欧洲的安全是美国自身安全的基石”,提出了名为“欧洲安全保证倡议”的十亿美元援助计划。该计划将协助乌克兰、格鲁吉亚与摩尔多瓦等非北约国家,更好地与美国及西方盟国合作,并建设自身的防卫能力。在比利时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时,奥巴马表示,美国要加强在东欧的部署,增加在东欧地区军事演习、培训以及美国派驻欧洲的空军、地面部队等换防。  相似文献   

16.
简讯     
2012年6月27~28日,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举行"新普京时代:俄罗斯向何处去?"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欧亚战略研究中心、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等单位的50余位学者围绕俄罗斯的发展道路、中俄关系发展的机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东西欧国家之间的接近是当前东西方关系和欧洲局势中的一大特点。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马耳他(以下简称“南欧”)与苏联、东欧的接触历史上少于西欧其他地区。近年来南欧与苏联、东欧的关系由疏远到接近、由少到多,已有显著发展。这些关系的发展尽管并不构成南欧国家对外关系的首要组成部分,但它将有利于欧洲、地中海地区形势的进一步缓和,是促进国际局势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进入80年代以来,欧洲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苏对欧洲的争夺十分激烈,西欧对美、东欧对苏的关系都酝酿着新的变化,东西欧之间的接近虽然缓慢但却在不断地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一再主动要求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共同体方面则作出积极而又审慎的响应,这是当前西欧与苏联、东欧关系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动向。  相似文献   

19.
简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于2011 年12 月 15 日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举行,来自全国各地 130余名俄罗斯、东欧、中亚等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20.
明治初期,维新政府中枢就已深刻地了解到日本所置身的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确立起包括对自己和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以及日本未来发展方向在内的国际秩序观。近代日本国际秩序思想中的上下秩序认识与欧洲近代国际秩序思想的二重原理体系如出一辙,并在明治维新后迅速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最终确立起对欧美屈从,对东亚邻国强硬的双重外交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