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禅宗极重坐禅,要求僧人在坐禅时集中思想,专注一境,以达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长时间打坐,饥饿不论,睡意袭来时也是难以抵挡的。于是,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便成了僧人所必需而且又符合教义戒规的最佳饮料。和尚们一边品尝香茗,一边诵念佛经,在氤氲香雾、袭人茶香中参禅入定,品味着孤独、清苦、脱俗、成佛的趣味。在唐代,僧人饮茶已成为风气,但真正从坐禅饮茶中体味到茶禅一味,道出茶禅真谛的,还是夹山善会和尚。自古相传的“夹山境地”———“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真正…  相似文献   

2.
郑智勇 《揭阳论丛》2004,(1):69-73,76
本文通过对韩愈《与孟尚书书》的研究,对韩愈贬潮前与众多僧人交往历史的研究,对韩愈与潮阳灵山寺大颠和尚的密切关系作了深刻的剖析,认为韩愈贬后结交大颠,是他能够正确区分天竺佛教与个体僧徒两种不同对象的一贯做法的继续,其实质就是儒禅相通。这是目前对韩潮关系认识上.认为韩愈“悔过妥协说“、“前后矛盾说”、“爱才说”、“反佛策略说”等几种说法之外的“儒禅相通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归元禅寺     
《学习月刊》2010,(5):F0003-F0003
和田灵玉为归元寺镇寺之宝。体长241厘米、宽175厘米、高83厘米.重达3.2吨,2008年7月运抵归元禅寺。该美玉外形酷似弥勒佛,从形体到品质,堪称和田玉中的稀世珍品。由于通体是玉,南内到外表里如一.因此,这块美玉被业界定为“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4.
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当时南岳寺观里的僧人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要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量。但他们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主张成立一支僧军,奔赴抗日战场,直接同日本鬼子拼杀,而有的僧人认为杀生是犯了佛门戒律,争执不休,便请周恩来“裁决”。  相似文献   

5.
张庆松 《唯实》2012,(11):28-33
经行和坐禅都是佛教修持方法。坐禅众所周知,而经行却被人们所忽视。坐禅是在静中修定慧,经行是在动中修定慧。从佛教经律记载中可以发现,早期经行和坐禅一样常见。经行的场所在寺院内相对固定的地方或在寺院外闲静处,基本方法是往返直行,益处是有助于身健和意定,经行处的方便设施则体现出佛教的人文关怀。佛教经行的修持方法在中国亦有传承,且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6.
马祖道一,唐代禅师,得法于慧能的大弟子南岳怀让。道一学心地法门.至衡岳山常习坐禅。让和尚知是法器,以磨砖作镜示诲,道一如饮醍醐。和尚又为说法要,师蒙开悟,如种遇泽。触机顿悟后的道一更侍奉十秋.面禀亲承保任护持,道业纯熟后辞别衡岳,于洪州道场大弘禅法。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坐禅。坐了一个时辰,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内外舒泰,便忍不住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了  相似文献   

8.
马群 《廉政瞭望》2011,(13):53-53
单位对面有个小店,每天滚动播出的广告就是:“老板娘跑了,老板娘跑了,老板无心经营,清仓大处理。”持续一个月以后就换为:“老板娘回来了,老板娘回来了,老板庆祝,打折大酬宾。”下一个月是:“老板娘又跑了,老板娘又跑了……”其营销的中心思想是“老板娘”。他卖的是“故事”。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横》2011,(5):67-F0003
朝阳是令人神往的地方。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厚重,自然景观也别具特色。山川纵横,景色壮美是最好的写照。朝阳凤凰山古称龙山,史上曾建有东北亚最早的佛教寺院龙翔佛寺,走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取经僧人释昙无竭,早于唐玄奘207年。北票“辽西绿岛”大黑山植被繁茂,岩石地貌景观奇特壮美,核心景区占地近30平方公里,有景点近百个。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月刊》2010,(4):159-160
归元禅寺是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佛教禅宗寺院,亦是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归元禅寺位于汉阳区翠微横路20号。清顺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来此创建该寺。这里古树参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绿,曲径通幽,是“汉西一境”,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占地11公顷,有殿舍1000余间。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7):126-127
日本的茶道诞生于战乱年代,它是对乱世的一种“禅”悟。日本的武士除了讲究技术、身体和勇气的训练外,还讲究“禅”法。茶道与武士道是日本文化的两大重要内容,武士道是关于“死”的哲学,而茶道讲的是“生”,两者构成了日本的生命理念。  相似文献   

12.
67岁的僧人石训是越南高棉族一位佛教大师,但他的另一个“头衔”可能更吸引人:越南共产党党员。谈到石训入党一事时,胡志明国家政治行政学院党建学院院长阮明俊说,将优秀的宗教界人士吸收到越南共产党的队伍中来,有利于党制定的路线政策及时传达给宗教领袖,再将其贯彻到广大信教的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3.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也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按照电视剧的模式,她的眼角会流出一滴热泪。但没有。妻子说,如果真有眼泪,证明妈妈还很清醒,而这种清醒就是痛苦。作为子女,千万不要对老人做最后的情感索取。  相似文献   

14.
点亮心灯     
许云昭 《学习导报》2011,(12):41-41
一个僧人在漆黑的晚上赶路,跌跌撞撞,看不到前行的方向。 突然在前方出现了一个提灯的人,为僧人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僧人感谢提灯的人。提灯的人对僧人说:"我其实是一个盲人!"僧人大惑不解,问道:"你既看不到,那提灯又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陈炎  邓东 《理论学刊》2002,(4):119-121
袁枚的《随园诗话》以“天才清妙”的道家审美标准去消解理学对当时诗坛的消极影响 ,又以“气局见解”的儒家理性态度去保证诗歌艺术的健康发展。其“芬芳悱恻之怀” ,承续了屈原的“深情美丽”传统及以“情”为核心的魏晋美学 ;其“清旷”禅境则成为与儒、道相通的艺术境界 ,因而他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 ,是以儒、道、屈、禅诸家的美学精神协调统一的整体功能系统作为文化与美学底蕴的。  相似文献   

16.
唐春元 《党史博览》2013,(12):15-21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改写日本僧人月性的一首诗,以留赠父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理想。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所以,从那时起直到辞世。毛泽东曾十四次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韶山。  相似文献   

17.
说“钻”     
语丁 《奋斗》2008,(3):54-55
这里要说的“钻”.不是钻研知识、学问的“钻”.而是削尖脑袋谋取私利的“钻”,是“钻营”的“钻”,“钻空子”、“钻门子”的“钻”.饱含着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理论宣讲要防止泛泛而谈.讲在“点子”上,就要在“讲什么,不讲什么”上有所取舍。听众都知道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重复罗嗦”:听众都懂得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谋财害命”:听众都不关注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对牛弹琴”。到底“讲什么.不讲什么”、“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呢?主要的、重要的要讲.这叫“讲重点”;听众不懂、似懂非懂的要讲,这叫“讲难点”:  相似文献   

19.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5):F0004-F0004
近年来,金山区各基层党组织认真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积极推进党建品牌创新.努力打造基层党建“活力工程”。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访”.“三联”,“五个带”.“两定一查三测评”等工作机制.深化镇党代会常任制.开展“迎世博、促和谐”活动.  相似文献   

20.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和谐的图景。《礼记.礼运》中也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亲、孤、独、废、疾者皆有所莽。”孔子曾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康有为在《大同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