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你好,戴军!我是《公安月刊》的记者,请你先给《公安月刊》的读者说几句话好吗?戴军:好的。我平时就很喜欢看法制类的报纸、杂志,原来在上海时,经常看《民主与法制》,经常从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希望以后《公安月刊》刊登的是一些好的消息,不要因为一些不雅的...  相似文献   

2.
抉择     
今天是《人民公安》杂志创刊50周年的大喜日子。对这份刊物,我是情有独钟的。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说准确些,是1986年的7月份,我从陕南的紫阳乘火车欲到安康铁路分局人事科,看我调分局宣传部或调铁路运输法院的事儿“落实”得怎么样了。谁知就在那天的车上,我遇到一位四川的老公安,约50多岁,两鬓已经斑白。仅几句话的搭讪,我们就似乎很熟了。当我看到他将自己刚刚浏览了的那本《人民公安》杂志放进提包里,我便跟他讲,能否让我翻阅一下?他犹豫了一下说,你能否给我看一下你的工作证件。我说可以,便从上衣口袋掏给…  相似文献   

3.
曾润华 《人民公安》2012,(22):56-56
身为一名警察,又有爱书的癖好,我自然十分关注公安类的报纸杂志。《人民公安》是我一直以来十分喜爱的一本综合性的杂志,它不仅装帧精美而且内容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大方。除了每期新出版的必看外,近段时间我还慢慢地搜寻以前的《人民公安》,争取一期不漏地看下来。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人民公安》2014,(10):4-4
<正>与《人民公安》杂志结缘,始于17年前的5月15日,这一天我终生难忘。那天我穿着橄榄绿警服,在办公室里第一次阅读了《人民公安》杂志。从那一天起,阅读和学习《人民公安》杂志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规定动作"。今年57岁的我,始终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在《人民公  相似文献   

5.
难忘这份情这份爱杨红艳得了,真的得了吗?我拿着妈妈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的确,信上说我得到了《人民公安》杂志的助学资助,并刊登了我的申请信。我知道妈妈不会骗我,但我还是迷迷糊糊如在梦境一般。我记不清是哪一天,同样是妈妈来信告诉我,《人民公安》杂志发起...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不是警察,也未当过警察 ,所以只好以“局外人”相称,勿见怪。   在没有看过贵刊之前,我总以为她是一本专业刊物,没有多大阅读价值。但在看过之后这种观点就改变了,并且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人民公安》杂志无论编排印刷质量,还是内文质量都堪称一流,都令我刮目相看。这不是客套话,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虽然我也是搞文学创作的,但真正坐下来看《人民公安》,还是第一次。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巧合,确切地说是一种缘分。因为要不是妻子上班时从别人那儿借来拿回了家,我是看不到《人民公安》的。平时我…  相似文献   

7.
作者来信     
<正>《人民公安》编辑部:您好!2014年第六期《人民公安》杂志刊登了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公安局吾库萨克派出所的一则小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碗手抓饭悠悠警民情》。由于喀什距离首都远,这份杂志寄到喀什时已经是4月10日了,当时我在出差,疏附县公安局政工室一位宣传民警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你的稿子上《人民公安》了,图片上还有我呢!"忙完手头事务,赶紧找来当期杂志,我一眼就在杂志目录和第37页上看到了图文报道,当时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这是我做公安宣传工作这么多年来,头一次在《人民公安》杂志上这么大块头的稿件。  相似文献   

8.
三则网上来信 《人民公安》杂志:   看了贵刊 2000年第 16期上《李涛被侵权案为何难以了断》系列报道后,作为同行,一名网警加网虫心情特别沉重,深感国家法治之路之艰难,法律工作者任重道远。对于李涛无辜受害的呼吁,我能做些什么 ?我想让更多有正义感的人站出来声援 !因贵刊尚未将第 16期上网,俺将李涛有关的报道输入电脑送上网,让更多的人听到“法治之声”。   敬礼 !  老 白   2000年 9月 13日 《人民公安》杂志:   看了贵刊 2000年第 16期关于《李涛被侵权案为何难以了断》的文章后,作为同行,对有违法治理念环境造…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为切实做好《人民公安报》、《人民公安》杂志的征订工作,公安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做好《人民公安报》、《人民公安》杂志的征订工作,确保公安机关每一部门、每一单位、每一名民警都能看到《人民公安报》、《人民公安》杂志。公安部党委委员、政...  相似文献   

10.
就像树干再高、树叶再密、树影再长都离不开树根一样,我们这些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的民警的成长也离不开《公安月刊》的帮助和扶持。我是1995年调入公安机关从事宣传工作的。其实,早在《公安月刊》杂志创刊之初(那时还不叫《公安月刊》),我便在村支书家中读到了她。那时,我还是一名高中生。从事公安宣传工作以后,我始终把《公安月刊》上的文章当做范文来研读,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扩大自己的报道范围。此后几年间,我有幸参加了两期公安厅宣传处及《公安月刊》杂志社举办的全省公安系统通讯员培训班。这两次培训,我记忆最深刻的一…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人民公安》杂志创刊50周年。首先,我代表贾春旺部长和公安部党委,向《人民公安》杂志创刊5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人民公安》杂志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人民公安》杂志是1952年11月15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创刊的。50年来,《人民公安》杂志伴随新中国公安事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公安部党委和全国公安机关的耳目喉舌作用,紧紧围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局,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公安机关为维护社会稳定付出的辛…  相似文献   

12.
持续感动     
我与《人民公安》杂志结缘,主要在1999年杂志改版以后。过去我仅仅是《人民公安》的一个忠实读者,而后我成了《人民公安》的一位虔诚作者。不光是读她的文章,而且为她写文章,这使我对《人民公安》有着另一样的情愫。短短两三年,我在《人民公安》上发表了近20篇文章,其中还有4篇稿子爬上了头条位置。我知道,读稿、写稿、发稿毕竟只是一个过程,时光的眼(?)眨,又有无数期杂志的新页码被翻了过去,许多的新文章会(?)文字。但因为写文章与《人民公安》结缘,却使我拥(?)这种感动,不仅仅是编者与作者之间的(?)的投入和热爱。这是《人民公(?)使我的笔尖能划出  相似文献   

13.
相约自杀案件的刑事责任———兼析李某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处理□赵秉志《人民公安》杂志发表的《见死不救的行为应如何处理》(1997年第7期),就李某与王某相约自杀而李某未自杀且见死不救一案引发了一场讨论,出现截然相反的主张。《人民公安》杂志邀请我就此发表...  相似文献   

14.
记得首次接触《人民公安》杂志,乃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因从事公安宣传,促使我必须首先对公安机关的报刊、杂志加以注意。《人民公安》这本风格独特的刊物,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眼帘。基层公安机关从事宣传的民警,常有企盼在高层次媒体上发表文章的奢望。正是这种奢望,促使我常把发生在本地、自己认为尚有报道价值的案件,撰写成文,投给《人民公安》。但因之于一个县级市的“大事”,在《人民公安》眼里,不可能成为大事,加上我文笔粗涩等原因,努力多年,除在本省、本地报刊上有所“作为”外,却始终不见自己的文章登上《人民公安…  相似文献   

15.
上大学那阵,总听人说起《人民公安》杂志,由于图书馆没有订这本杂志,也就无缘一睹风采,惟一知道的就是这本杂志是公安部主办的刊物。我第一次亲密接触《人民公安》杂志是在实习的时候,那年我有幸到安徽省公安厅宣传处实习,每到月初,就能看到心仪已久、飘着墨香的杂志,大方中包容着秀气,严肃却又不流于世俗。“卷首语”、“新闻调查”、“芳星园茶座”和“原野”这些栏目无不昭示着编辑记者们的慧眼和匠心。由于当时我在实习的同时,还要到学校上课,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琢磨杂志,因此这时与杂志的亲密接触也就停留在“看”的程度上…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月刊》终于到了。当我轻轻摩挲着散发着浓浓油墨味的《公安月刊》时,一股暖流涌过心间。是她,伴随着我从一个不请世事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公安战士。认识她是通过父亲的介绍。那时我正上小学,父亲是一名基层派出所的民警。每月,当腋下夹着崭新的《公安月刊》的父亲回到家中时,我总是扑过去,从父亲的怀中夺过她,然后趴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一字一句地读,惹得洗脸的父亲呵呵直笑。这时,母亲端着盛好的饭菜,从里屋走出来看了一眼父亲,回头笑着对我说:“今天吃《公安月刊》夹鸡蛋了。”这时候,《公安月刊》已在我的心中播下了…  相似文献   

17.
一封申请助学行动资助的来信尊敬的《人民公安》杂志编辑部:我看到贵部1994年《人民公安》杂志第九期刊登“助学行动”的消息,内心激动,欲诉难言,万千思绪,斗胆投书。我的父亲杨胜乾,贵州省平塘县人,都均干校毕业后分到黎平,1951年起参加公安工作,曾担任...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如饥似渴般的感受编辑部:《人民公安》是我最喜爱的刊物。每次收到此刊,我都爱不释手地读啊读。我在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了25个春秋,酷爱自己的工作。由于《人民公安》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因此,读《人民公安》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读了这期盼下期,总觉得它太短、太薄,还未等你尽兴,就已读完了。有时我还会把过去的已装订成册的《人民公安》拿出来再翻翻,总想从中找出点什么来。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想与你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要加强《法博士信箱》这个栏目,基层民警很愿意看这个栏目,它对基层工作很有指导意义。过去…  相似文献   

19.
高原的风,大起来可以叫“吼”,我就在长年吼风的乡派出所上班。业余爱好不多,就两样:听秦腔、看书和杂志。其实,说爱看书有些夸张,乡里能有多少书看呢?逮着什么看什么,一本《二刻拍案惊奇》让我翻得卷了毛,快背下来了。还看过没有头尾的《简·爱》、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刮风下雨的日子,书成了我的寄托。杂志就更少了,两份,一份是所里公费订的《人民公安》半月刊,一份是我自费订的《读者》。乡里前两年才通了油路,但也不能保证杂志按时到来。杂志到日子没来,我就天天骂邮电局人浮于事,又骂那黑脸邮递员没心没肺。等到送信的摩托…  相似文献   

20.
文守君 《人民公安》2012,(21):59-59
提起《人民公安》杂志,不禁让我想起一段心酸的往事:高三那年,我到邮局,看到《人民公安》这本杂志,出于对警察职业的好奇,我信手拿过来翻看一下子被其内容所吸引,毫不犹豫地从身上摸出仅有的钱,买下了我人生的第一本杂志。虽只一两元钱,但我家境贫寒,那是我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我享受了杂志带来的精神慰藉,也饱尝了几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