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恒足 《前线》2013,(4):87-87
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带一幅画拜访齐白石,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了这幅画,回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整天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发现父亲一直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相似文献   

2.
诗情长留山水间──艾青在新宁的一段往事杨文国1996年5月5日凌晨,当代诗坛泰斗、与时代同悲欢与人民共苦乐的艾青,和着中国新诗的节拍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旅程后,殒落了,告别了他诗情似火的人生。在山风景名胜区内山天然公园门口,写着艾青的亲笔题词:"桂林山水...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盛夏的一天,路旁郁郁葱葱、足下尘土没脚的乡村小道上,低头走来一个小青年儿.他走得很慢.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命运之手又把他抛回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他有那么一点儿茫然.十年后的"七一",同一条路上,他昂首挺胸,大步流星,踢风踏尘,刚处理完一项村务,正赶赴新党员入党宣誓的会场.  相似文献   

4.
孟菲 《世纪风采》2009,(3):34-36
诗人艾青,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艾青的诗歌可谓家喻户晓,但他的感情生活,尤其是艾青与高瑛相识相知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位于叶尔羌河东岸的农三师四十三团,是一个民汉各 半的农牧团场。建场50多年来,民汉职工群众同饮一河水, 共走一条路,朝夕相伴,和睦相处,用心血和汗水共同浇灌 着芬芳四溢的民族团结之花,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汉友 谊之歌。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情节纵深长达10年的新闻故事。2001年1月17日,我和同事、摄影记者杨新宇见证并记录了重庆市民、大禹第139代孙、曾子第77代孙曾祥忠先生带着儿子在重庆南岸涂山公园大禹雕像前的祭祖仪式。10年以后,2011年2月的一天,曾爷爷找到我,谈起10年前那次祭祖仪式的后续故事。10年前第一次和曾爷爷见面,就觉得他的手掌像锉刀一样粗砺。他现在住在买来的杨家坪供电局宿舍,没有电梯,电线在楼道墙上盘根错节。我们一起爬楼梯,有一个小伙子走在他后面,他马上让道示意那人先走:年轻人,你先走。  相似文献   

7.
1941年3月,著名现代诗人艾青,由重庆到连延安。在这里,他与毛泽东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毛泽东后来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艾青有建议和提供意见之功。有一段时间,他们通过若干封信,并有过多次长时间的交谈;艾青甚至还写了一首充满深切感受的诗作——《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4月21日,老首长刘田夫同志突然与世长辞。事实那么无情,刘老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一个星期前,我还去看望过他。临走时我要他保重,他很自信的说:“我现在没有什么病,各方面都很正常”。才过了几天,他就突然走了,使我感到特别悲恸。  相似文献   

9.
曾任中顾委常委、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第一书记、铁道部部长等职的段君毅,于2004年逝世。而1945年就入党的段君毅长子段存让,一直工作生活在河南范县老家。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前中共元老的儿子离休前仅是个副科级干部,段存让的儿子仅是个村干部。现在,年逾八旬的他像一个普通村民一  相似文献   

10.
张海迪 《党建》2012,(3):60-62
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走了.直到今天我都不愿相信。几十年.他顽强地用生命写作。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学品格和清雅风骨。他是作家中的英雄.总是让我们那么感动。现在他累了,要去休息了。我看见他向远处走了,没坐轮椅,他回头笑笑,挥挥手。依然那么淡定从容……  相似文献   

11.
杨建民 《党史纵览》2008,(10):46-50
1941年3月.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由重庆到达延安。在这里.他与毛泽东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毛泽东后来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艾青有建议和提供意见之功。在那段时间,他们通过若干封信.并有过多次长时间的交谈:艾青甚至还写了一首充满深切感受的诗作——《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著名诗人艾青被错划为右派,政治上遭遇厄运。许多人为避嫌,不敢与之往来,唯有王震将军对他一如既往地关心。这段经历感人至深,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患难之时伸援手1957年的春节,被戴上右派帽子、开除党籍、解除一切职务的艾青万念俱灰,不知该何去何从。这时,王震把艾青找到自己家中促膝交谈,劝他鼓起勇气面向未来。王震说:"你离  相似文献   

13.
他走了,走得那么匆忙,没给同事们留下告别的言语,没给家人留下经济上的财富,只留下了整整齐齐码放在文化站的图书报刊,留下了即将上马的农田项目,留下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和思念。  相似文献   

14.
下午,142采煤队召开党小组会议。人员都到齐了,只有班长李三没来。有人说,他去废品收购站卖铁去了。 何书记一听火冒三丈:“今天就是讨论他的转正问题,这节骨眼儿去卖铁,真是活见鬼!” 李三是142队的老工人,他不苟言笑,但工作认真踏实,他所在的小班月月产量第一;这阵子井下丢失不少设备,怎么,他? 下班后何书记气冲冲地来到李三家。李三的妻子告诉他,李三刚才回来划拉一堆铁就走了。  相似文献   

15.
今生无悔     
1999年8月6日21时15分,49岁的中共遂宁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蒲继和匆匆地走了。 没说一句话就匆匆地走了,走得很远、很远。 和他相濡以沫20多年的妻子那么深情地呼唤他。 守护在他身边的女儿那么凄婉地呼唤他。 他的领导和同志们那么挚烈的  相似文献   

16.
采访罗孝和,最大的感受是见识了一位真正的专家。他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也没有任何社会兼职。这位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屡建奇功的奇人,是那么朴实,朴实得让人实在无法将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最高科技奖——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得主联系起来。在这种朴实中,能让人随时感觉到他满身的书卷气和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7.
范用书多、酒多,朋友也多,且清一色的都是品相端正者。范用在位时搞出版,命中注定要为人做嫁衣。退休在家,他仍一刻不闲。艾青健在时,他曾许诺为艾青出一套小开本的精巧别致的诗集,因不在其位难谋其政。艾青已作古,他已退位,但此事他仍萦挂心怀,热情向我推荐。当我告知这一选题已被采纳时,范用直说"谢谢,谢谢",言语恳切得好像那书是他自己的一般。范用对朋友向来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他与叶浅予先生结识有一个甲子,叶老的回忆录《细语沧桑话流年》是  相似文献   

18.
儿时,常与葫芦为伴:外婆用葫芦罐盛豆种;母亲用葫芦瓢舀水;而我又爱吃葫芦瓜,可称得上葫芦世家了。其实,真正的葫芦世家是拉祜族。2003年3月的一天,我走进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的大门,就见绿树红瓦白墙映衬着广场中一座光芒四射的大雕塑—金葫芦。人们叫这里为葫芦广场。我正在金胡芦前看得入神,一辆小车在广场一侧停下。宣传部长从车上走下来,向我伸出热情的手。他穿着白衬衣,套了件拉祜族绣有花边的黑坎肩背心,背心左上方口袋上也用黄丝线绣了个葫芦。他向我介绍说:“拉祜族可有千万年的葫芦崇拜了。传说远古洪荒年代,大水成灾,万物将…  相似文献   

19.
“包”后不撒手“胡闹”转变了住宅三公司水电处工人胡立安,承包前大伙儿都叫他“胡闹”。原来,他吊儿郎当,好“砍大山”。闹来闹去,闹得去年队、组搞承包时谁都不要他。“大锅饭”砸了,不干活白吃白拿行不通了,可他参加工作7年来没正经学技术,啥也干不好,咋办?胡立安焦虑地来到了队部办公室。党支部书记说:“小胡啊,你是得好好想想了。”承包队长说:“以后的路,还得你自己走。”工长说:“不懂技术,我帮你。”班长  相似文献   

20.
孔繁森殉职后,同事们为他料理后事,竟然找不出一套象样的衣服让他穿走。他留下的遗物是:8.6元钱和去世前4天写的《发展阿里经济12条建议》。他在西藏工作近10年,不仅将节余的钱都接济了藏胞,甚至用自己的鲜血,为藏族孤儿们换来营养费。他的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于是,诗人用滚烫的诗句诓歌:“你走了/连八元六角的路费都没带走/却留下铀的力量/和比铀还要大千万倍的精神财富/发展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无独有优,在河南省临领县南街村,有这么一力共产党员,记们带领村民们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