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言 《南风窗》2013,(10):78-79
安倍内阁目前已有4名大臣参拜,这是8月15日日本战败日这天安倍首相参拜的最明显前兆。但对于靖国神社问题、对二战的性质问题,日本舆论已经明显不再支持安倍。安倍内阁在2012年12月26日成立后,即便过了百日与国民及舆论的"蜜月期",也还备受追捧,支持率一个劲地上涨。4月16日,保守派舆论阵地《读卖新闻》的民调结果是,安倍内阁获得了74%的支持率。不过这一切似乎在4月22日麻生太郎副首相等3名内阁成员及100多名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紧接着23日安倍晋三首相模糊"侵略"定  相似文献   

2.
雷墨 《南风窗》2014,(3):19-19
<正>1月19日,日本自民党第81次全党大会在东京召开。日本自民党党首、首相安倍晋三在大会上致词,强调今年的主要工作是"经济"和"修宪"。该党运动方针明确写出支持安倍宣扬的"积极和平主义",还表示将在教科书编辑方面避免陷人"自虐史观"等,写明将"继承"参拜靖国神社。在此之前,安倍接连安排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谷内正太郎,外务副大臣岸信夫在内的亲信访问美国,修补因参拜靖国神社而受损的日美关系。在上届自民党全党大会上,安倍做了"愿意与中韩两国改善关系"的表  相似文献   

3.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18):14-14
菅直人内阁未参拜靖国神社据《产经新闻》报道,继2010年8月15日后,日本民主党政权第二次无一人出现在靖国神社内。营直人早在2010年6月上台时就曾明确表示:"由于甲级战犯被合祀在靖国神社内,因此作为首相和阁僚的正式参拜存在问题。在任期间将  相似文献   

4.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18)
菅直人内阁未参拜靖国神社据《产经新闻》报道,继2010年8月15日后,日本民主党政权第二次无一人出现在靖国神社内。营直人早在2010年6月上台时就曾明确表示:由于甲级战犯被合祀在靖国神社内,因此作为首相和阁僚的正式参拜存在问题。在任期间将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2014,(2):78-79
一、倒行逆施又拜鬼,多行不义必自毙 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民众的反对,悍然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安倍两次出任首相以来首次参拜,而日本首相上一次参拜是在2006年,时隔七年再次参拜,严重践踏了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也使中日近段时间的紧张关系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6.
靖国与安倍     
谢奕秋 《南风窗》2013,(1):10-10
数月前刚参拜过靖国神社、大选前曾表示"后悔"自己上个首相任期内没能参拜的安倍晋三,如今却对自己在新任期内是否参拜支吾其词,仅表示明年春季将不例行参拜。看来,安倍是把参拜当作一张牌捏在手心,以在中日关系不可通融时甩出,从而转移视线,转嫁民怨。靖国神社作为祭祀场所,何以有如此魔力?很多人说是供奉了14名甲级战犯的缘故。不错,除了这14人,还有2000多乙、丙级战犯也在"灵玺簿"上面。但"供奉"一词并不妥贴,因为神道教没有牌位概念,靖国正殿里没别的,就大梁上挂面镜子。谁要参拜的话,先在神社入口处交香火钱、签名,一会儿有人带去洗手、驱邪,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1月15日)一、倒行逆施又拜鬼,多行不义必自毙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民众的反对,悍然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安倍两次出任首相以来首次参拜,而日本首相上一次参拜是在2006年,时隔七年再次参拜,严重践踏了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也使中日近段时间的紧张关系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8.
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悍然参拜了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虽然从进门到退场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可是它所引起的抗议声浪却久久地在日本列岛上空回荡。小泉作为21年来第一个胆敢在日本战败日跨进靖国神社大门参拜的首相,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备受人们的唾骂和谴责。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4,(1)
<正>今天看来,引发轩然大波的特保法也不过是安倍为国家安保会议构建的一道藩篱。安倍推特保法要速战速决,实是内心的焦虑所致。2013年12月26日,梅开二度的安倍晋三执政一周年,其以私人立场参拜靖国神社的"悍然"之举引起相关国家激烈反应。在外界看来,安倍打破了小泉之后历任首相任内不参拜的惯例,虽说其是兑现竞选承诺,却拉上中日、中韩关系陪绑,还可能牵扯到违宪,的确过了界线。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安倍此举是日本国内政经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当前,"安倍经济学"射出的前两支箭(量化宽松、财政刺激)效果看似不错,但第三支(推进经济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0.
陈言 《南风窗》2014,(4):70-73
<正>美国对安倍主张"摆脱战后政治体制的束缚"持很深的怀疑态度。由于冲绳地方选举未能如愿,安倍去年底送给美国的大礼基本落空,日美关系将更加不顺。在美英法德等国领导人"集体回避"背景下,2月上旬中日领导人先后到俄罗斯索契与普京会谈。日本媒体报道称,安倍首相把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看成是打破中国对日包围网的一张王牌,临时更改了原拟出席闭幕式的行程。相比中国不让自己在索契开展日中"走廊外交",安倍更对自己去年底参拜靖国神社后美国表示的"失望"耿耿于怀。安倍希望在3月下旬海牙核安全峰  相似文献   

11.
小泉强调他参拜靖国神社是“精神问题”。但是连续参拜靖国神社决不是小泉首相个人的“精神”性问题,它是一种具有政治含义行为。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不是某个局部问题,而是一种挑战,一种向由整个世界组建的战后国际秩序根基进行的挑战。小泉与建立在反省侵略战争基础上的战后国际  相似文献   

12.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9日公开表示:“8月15日前往靖国神社参拜的承诺依然有效,因此我认为应该恪守。”这一表示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广泛忧虑。在17名小泉内阁成员中,两人发誓将在8月15日二战终战61周年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另有10人明确表示不去参拜。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一年多来,在右倾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使日本与邻国的关系更趋紧张,而且引起了美国的不满。美国究竟如何看待安倍的强军修宪路线和在历史问题上的倒行逆施,又如何应对安倍不顾美国利益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狂妄之举?美日关系究竟何去何从?这些问题正日益成为亚洲国家和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4,(1)
<正>积极主动地或者说"进取性地"影响21世纪的美日关系,使华盛顿和东京的关系发生一个有利于中国安全环境的"和平演变"。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安倍此举不仅引发了联合执政的公民党、在野党的不满,招致中国、韩国的强烈抗议,美国也对其行为"表示失望"。这些反应应该都在安倍的意料之中。某种程度上说,安倍的参拜针对的也正是这三方。他明白,能争取到美国的默许或者是不干涉,不仅有利于摆脱历史认识问题对外交的束缚,也  相似文献   

15.
雷墨 《南风窗》2014,(6):21-21
<正>在3月3日的参议会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在"村山谈话"问题上"将继承历代内阁的立场"。这是安倍本人迄今在这个问题上最明确的表态,尽管依然略显含糊。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后,奥巴马政府内就有对安倍历史修正主义倾向的担忧。在去年2月首次访美行程中,美方没有给安倍在国会演讲的"礼遇"。一年来的情况已经表明,美国的"担忧"并不多余。安倍马不停蹄的"地球仪外交",在效果上也因历史问题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李莹 《南风窗》2014,(18):73-74
<正>不管"和平"前面加上什么修饰,真正的和平都不可能绕开历史来操作,而必须通过有诚意的对话与检证来建立。8月15日是日本第69个战败日,像去年一样,安倍首相当天在千代田区武道馆举行的日本战殁者追悼仪式上,再次未提1994年村山富市以来日本历代首相必提的"加害责任",且以"和平誓言"替代"不战誓言",令人怀疑这是为明年日本战败70周年发表"安倍谈话"做铺垫。《东京新闻》报道指出,鉴于安倍打着"积极和平主义"旗号改变日本安保军事政策",和平誓言"与"不战誓言"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小泉纯一郎当初以“改革无禁区”等为标榜登上首相宝座,对外政策采取“对美一边倒”,不惜以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来显示对亚洲的蔑视,对内则高举“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大旗,也曾风光一时,但最终在社会两极分化加剧、外交失策的批判声中下台。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4,(4):21-21
在安倍首相赴俄罗斯索契开展“奥运外交”的同一天,外相岸田文雄前往华盛顿开展“修复外交”。岸田文雄此行被外界解读为“修复”因安倍参拜靖陶神社而受损的日美关系。据日本媒体报道,岸田本次出访美国是在其本人的强烈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美国国务卿克里随后将访问中国和韩同,行程中没有日本。正因为如此,日本国内有声音认为此举造成“美国把日本抛在一边”的印象,所以日本有必要在克里出访前主动布局。某种程度上说,岸田此行拉开了2014年东北亚新一轮外交博弈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每年8·15前后,总有一批日本政要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去年8月和今年4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两度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引起了曾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苦的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靖国神社也再度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18)
正在保守主义和改革派思潮的共同作用下,"安倍体制"借内阁改组得以确立。现在修宪是"安倍体制"划定的阶段性目标,在野党不能改变,公明党不能改变,天皇退位也不能改变。随着首相官邸8月4日公布新内阁成员名单,"第三届安倍内阁"成立两年来的又一次内阁改组宣告完成。根据日经新闻网的民调数据,内阁改组一周后,安倍支持率达到58%,与5月和7月下旬调查时的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