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处苏南的县级市江阴,2001年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成为经济大省江苏的“第一财神县”。江阴不仅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三百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且崛起了一批处于全国同行业老  相似文献   

2.
江纪 《现代领导》2006,(3):18-19
“黄田港口水连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作为江海门户的江阴,自盛唐起就已是港埠重镇。进入21世纪,江阴以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创造了拥有全国百分之一上市公司、二百五十分之一GDP的豪迈,成为长江三角洲的一颗璀璨明珠。2005年,江阴人发扬“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经济发展更是亮点频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出了累累硕果:在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一,实现了三连冠。  相似文献   

3.
一、崛起的苏州 2004年中央电视台评选苏州市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其颁奖词对苏州做了这样描述:“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  相似文献   

4.
吴伟 《时代主人》2006,(4):12-12
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具有运力大、能耗低、占地少、污染小等优势,在富民兴赣、加快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通车,大幅度提高了江西铁路运输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江西主要铁路干线关键区段运输能力十分紧张。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据统计,我省2004年铁路运输电煤1440万吨,其中外省电煤610万吨。到2005年,外省电煤猛增到1100万吨。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13)
正当地政府"无事不扰,主动帮助,积极支持,像家人一样帮企业出谋划策"的执政理念让江阴的企业切身感受到何为亲清政商环境。中芯长电3D集成芯片一期项目的生产现场,车间内机器轰鸣,自动化设备正在有序地运转;江阴信邦电子的生产线上,"全副武装"的工人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各种机械……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500强企业集群强势崛起,再到开放型经济风生水起,实体经济已然成为江阴经济发展的根基。疫情防控形  相似文献   

6.
张志 《小康》2007,(11):78-79
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全面达小康后干什么?这是我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发达地区应思考的问题。 2005年底江阴率先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后,江阴市委市政府再一次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智慧,开全国之先河,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新构想,以独特的民本视野,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确立了“幸福江阴”建设的新定位,制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诠释着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寻求着巩固全面小康成果的新突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由富裕江阴到幸福江阴的转型和跨越。 为了让幸福可感受、可衡量、可考核,江阴市委、市政府在全国首次制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幸福江阴如何幸福,如何测量。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社科院等党政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专家在论坛上对此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章 《前进》2009,(1):41-4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领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全新历史时期。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三千万儿女,在探索中前进,在奋进中崛起,15.6万平方公里的三晋大地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一、经济在迂回中实现高速增长 1978年,山西生产总值仅为88亿元。改革开放为全省经济发展注人新的生机和活力,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生产总值以10.1%的、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三个阶段划分:全面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浙江经济发展潜能不断得到释放,逐步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1978~2005年GDP年均增长13.2%(按可比价格),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提升到第4位.浙江经济以其迅速崛起和强势后劲成就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成功的"经济奇观".浙江也成为了全国各地区中发展潜力巨大且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5年末,江苏省江阴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和研究了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全面小康达标后干什么?的问题,萌发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构想。五年多来,江阴从提出初步构想到蓝图逐步清晰,从理念深化到创新实践,从政府倡导到百姓认同,一步一个脚印,党政部门的各项工作都以此为主线,幸福江阴建设初见成效。2011年,在进入十二五规划之时,江阴人继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委组织部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保持组织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将其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组织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推进“创先争优”,引导和激励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筑强堡垒勇当先锋,为江阴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建设幸福江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1.
《政策瞭望》2007,(4):50-50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城市消费者的崛起,中国将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销售”的跨越。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个人消费额将从2005年的5.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人民币。具体分析如下:1.收入大幅增长,中产阶层崛起。麦肯锡研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从投资型增长到消费型增长的转变,中国居民的收入虽然曾经落后于GDP的增长,但最终将迎头赶上。自1985年至2005年,中国已减少了53%或6200万的绝对贫困人口,按照2000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他们每天收入不到1美元,大多生活在农村。  相似文献   

12.
孙小虎 《群众》2009,(5):56-57
历史上,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其后常会有新的崛起。危机对于落后者、束手无策者是被淘汰之危,而对于进取者、能够化危为机者则是崛起之机。江阴经济开发区借鉴历史的经验,积极面对、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奋力开拓一条科学开发促发展、化危为机谋崛起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6,(6):33-34
近年来。非洲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局曲。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从1995年-2003年,非洲经济基本保持中低速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5%。非洲经济增长率在2004年升至5.3%.2005年达到5.4%。该组织最近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非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与去年持平。明年则可望提高到5.9%.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江阴市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也由此催生了一批以华西村、三房巷、阳光集团、澄星集团、新源科技等为代表的规模型非江苏省公有制企业。至2010年,江阴已有1620多家规模型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近900亿元。从业人员近53万,民营经济实现税收近115亿元,成为了江阴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们重视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积极发挥商会独特优势和作用,服务引导江阴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姜纪 《现代领导》2006,(9):10-11
5年,可以浓缩一个城市发展的精彩辉煌;5年,可以感受一个城市发发蒙振落执著追求,回眸江阴市“十五”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强烈体会到这样一种发展理念:市委、市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有心谐相处。江阴这艘巨轮朝着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和谐江阴不断前进,激起朵朵动人的浪花。  相似文献   

16.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竞争力提升,是加快浙中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针对浙中制造业“低、小、散”格局,金华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提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强调要以产业集群模式推动区域块状经济向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发展模式创新带动工业经济乃至整个浙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到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2578亿元,重点培育的八大主导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和利润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1.1%和97.4%。工业经济的快速崛起,带动全市农业及三产的迅速发展,浙中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保持了在全省追赶发展的强劲态势。  相似文献   

17.
陈新 《今日浙江》2012,(12):61-61
衢州市将紧紧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两富”目标,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总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建设浙江海洋经济的绿色腹地、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打造神形兼备的人文生态城、开放包容的活力创业城、和美富庶的民生幸福城,加快在全省后发崛起和四省边际率先崛起,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目前已成为全省科技、经济战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为全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9.
经济.政治和心灵的同步崛起 记者:似乎从1840年以来,我们一直都这样,搞经济建设、制度革新,到后来是文化建设。 周熙明:回顾一下中国这一百多年以来,从经济到政治制度变革,再到所谓思想、文化的反省,这个过程确实已经重复了好几回了。这十几年又开始越来越密集地谈论文化,和过往的近代史进程实际上是有某种同构性的。  相似文献   

20.
江祖 《现代领导》2008,(3):18-19
创新是组织工作的灵魂,是组织工作的活力所在。2007年,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江阴的目标,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组织工作整体推进、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江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