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泰国宪政始于1932年的六月革命,泰国国王在长达七十余年的宪政历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泰王在宪政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宪政附属者、宪政影响者和宪政幕后操纵者三种前后相继的角色,泰王角色的流变是泰国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使然.  相似文献   

2.
泰国广告一方面吸收了西方广告先进的制作技术,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与民族特性,以其独特的泰式幽默及浓厚的民族性,在全球广告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拟通过广告这一窗口,通过具体广告案例,解读泰民族文化特色与民族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3.
属灵的冲突来自属物的冲突--东南亚宗教冲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将是21世纪困扰人类社会最复杂的问题,东南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婆罗门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都曾经在东南亚盛行一时,东南亚国家在独立以后,一些国家内部的宗教冲突一直连续不断,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泰国南部地区穆斯林和佛教徒之间的冲突;70、80年代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冲突和90年代末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冲突,导致社会的激烈动荡,带来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60年代到90年代在东南亚地区发生的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阐释产生冲突的历史渊源,并从制度的角度观察精神世界的冲突.笔者认为属于精神层面的宗教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制度层面的失误.因此,解决宗教冲突的关键并不是单纯地针对精神层面的因素,解决宗教冲突的外部原因比解决宗教的内部原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泰国农用地制度110多年改革轨迹为“一次确认、两次权利性质转变”,即将私人享有占有权的农用地所有权确认为国家所有,将农用地上的占有权与国家所有权两种权利转变为私人所有权。泰国的农用地私有化改革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总结泰国农用地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探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方向,笔者认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仍然具有强大的制度优越性,应不断地完善该制度,进一步释放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泰国的廉政建设与廉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廉政建设需要反腐机制与廉政文化的协调发展,廉政文化的缺失将使反腐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泰国廉政文化缺失的实质是在传统型廉政文化向现代型廉政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断裂和脱节。由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转型难以一蹴而就,泰国的廉政建设的完善仍要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泰国华人政治认同的转变--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梅 《东南亚研究》2002,(6):47-52,55
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华人是较早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较早完成了对居住国政治认同的转变、较早参与当地政治生活的族群,而这一切都与泰国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长期以来泰国政府对华人实行的温和同化政策不无因果关系的.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泰爱泰党以自己清晰具体的政策和组建大联盟政府的具体做法给泰国的政治发展注入了某种活力,在某种程度上,使泰国政治超越了传统的金钱政治以及政治掮客的控制,实现了资源分配的相对公平,实现了政府权力的长期稳定运行.而泰爱泰党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该党政治家及时地顺应了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泰国历史上是否经历一个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奴隶社会阶段?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泰国古代社会的演进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后来我们见到的封建社会出现之前,泰国的历史上并不曾有过一个奴隶社会阶段.但是,在泰国封建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取代或排斥奴隶制因素.相反,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早先处于萌芽状态的奴隶制因素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奴隶制真正作为一种剥削制度,是由于封建关系的确立和封建统治者贪欲的扩大及其对广大人民日益加重的封建剥削而进一步引发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从宗教信仰的视角审视,泰、中民间故事《鬼妻》和《白蛇传》都是讲述人与异类结合,因与民间信仰不符而遭到阻挠,最后异类被佛法制伏的故事.两个故事有许多相同之处,均揭示了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和民间信仰之间的较量,最终佛教占据上风并包容、吸纳了地方原有的信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民间故事成为宣扬佛教的一种工具.二者的比较也揭示了泰中两国宗教信仰文化的差异,使我们加深了对泰国地方传统信仰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自泰国从西方引入民主制度以来,其政治制度的危机一直呈现周期性发生的情形。学术界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探讨的学者很多,但他们大多将导致这种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根源,归结于泰国自身的国情复杂性方面的种种内源性因素。本文将理论探讨的重点,投射到泰国政治危机的外源性因素——即泰国从西方舶来的民主制度本身固有的制度性缺陷方面。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对比,作者得出了泰国当前政治制度危机与现代西方民主主义理论所涵盖的谬误直接相关联的结论。而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参照坐标是共和主义的观念形态和制度原则与民主主义的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是一个海岛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海上信仰形式,其中之一就是安蒂波罗女神信仰.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安蒂波罗女神信仰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运用功能主义学派的观点分析了这一民间信仰形式在菲律宾社会中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三部分对比安蒂波罗女神信仰和福建妈祖信仰在社会功能、形成过程、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异同.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强调功能的相似性决定了文化形式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简析泰国皇家学术院在泰国标准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语是泰国的标准语,泰国皇家学术院作为泰国在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方面最具权威性的官方研究机构,对泰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地位相当于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本文主要从泰语标准的规范、新词汇的认定、泰语的宣传和保护以及对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等方面简要分析泰国皇家学术院对泰语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学磊 《东南亚研究》2020,(1):89-111,157
作为西方国家法治进步的产物,宪法法院在20世纪后期陆续进入亚洲国家,成为民主转型过程中重要的制度设计,但其实际效果却存在差异。韩国宪法法院在功能上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在民主、法治和人权等领域均表现良好。印尼宪法法院成功解决了总统选举过程中的争议,维护了基本的民主规则。相比之下,泰国宪法法院则经历了"高开低走"的蜕变。它在成立初期相对较好地履行了宪法赋予的职责,2006年之后却越来越深入地卷入到政治斗争之中,丧失了独立品格,做出了一系列明显违反法治精神的判决。对此,既有解释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弊端,而且难以同时解释宪法法院在建立和运行两个阶段的不同情况。作为一种以民主转型国家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学说,政治竞争理论因其内生性、系统性的视角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以该理论视角观察宪法法院在韩国、印尼和泰国的不同命运,在验证其科学性的同时,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的前提条件及其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4.
再论泰国的社会结构变化、精英选择与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独特的社会意识结构决定了泰国政治发展的特色.泰国独特的社会意识结构包括主-仆关系结构与德行信仰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强烈的物质化倾向,这一点为理解泰国政坛的频繁变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也提供了预期泰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5.
泰国政治权力结构调整的动力、路径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政治利益集团权力斗争的分析,本文认为,近年来泰国政局持续动荡的根源在于政治权力结构调整所面临的转型困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国在全球化外部风险与国内城乡发展失衡的双重压力下,形成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重新选择要求。经济利益结构的改革压力,形成对"碎片化"政治权力结构的调整动力。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成为推动泰国政治权力结构调整的契机。既得利益集团倾向于保留"碎片化"格局的改良方案,但代表新资本集团的他信派系倾向于政治改革,要求建构由其主导的"层级式"政治权力结构。他信派系得益于新资本集团与农民群体的政治联合,在"政治权力结构—经济利益结构"大循环调整过程中占据优势;既得利益集团得益于国王权威的支持,在"政治权力结构—政治文化传统"小循环调整过程中掌握主动。双方在政治权力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相互制衡,从而使得泰国的政治秩序迟迟未能重建。  相似文献   

16.
The social licence is an instrument that establishes the conditions for community acceptance of an extractive industry project in a locality. It emerges at the interface of debate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digenous rights in Bolivia. In this article, relations between mining compani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are explored,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role of participation and firm‐based commitments to local development. The conclusions point to the limits of voluntary firm initiatives in strengthening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more demanding regulatory instrument is required that may facilitate mutual agreement on the terms by which resources are extracted.  相似文献   

17.
唐昊  陈乔之 《东南亚研究》2007,(1):16-20,34
军事政变不仅是一种军事行动,更是一种政治行动.本文试图通过对泰国军事政变的分析,探讨在发展中国家军人干政的原理.本文认为,政变的发生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因素和政治制度因素,其中政治参与的无序化与领导人退出机制的不完善是引发军事政变的最重要原因.虽然军人干政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在现代社会,军人干政已经不适应甚至危害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应该从调整社会结构、扩大政治参与和提升政治制度化水平等三个方面持续地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日本企业加速对越南投资及越、中、泰投资环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日本企业对亚洲直接投资的头两个国家是中国和泰国.但是,近年日本企业不断加大对越南的投资力度.越南将成为继中国和泰国之后,日本企业在亚洲直接投资的最热对象国.本文结合中国、泰国的投资环境,探讨日本企业选择越南投资的原因,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