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先对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任用制度的历史进行简单回顾。再论述聘任制下高等学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模糊的几个方面,进而得出高等学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模糊的成因。笔者认为,要解决聘任制下高等学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模糊性问题,首先要明确高等学校聘任教师政府授权的行政行为还是高等学校的自主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究竟是行政法律关系还是平等的劳动法律关系。本文指出,造成二者关系不清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聘任制推行的过程中行政主管部门不愿放权和市场效率规律之间存在矛盾;高等学校发展中不断扩大的办学自主权和政府行政部门对高校办学干预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冯麟 《中外法学》1985,(4):11-13
<正> 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在1984年通过了《关于提高教师和国民教育其他工作人员工资的决议》》。决议规定对下列人员按新标准提高工资:教师、教员、教养员;普通教育学校、各种类型和名称的寄宿学校、音乐艺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幼儿园、其它教育专门机构、校际教学生产联合工厂、技术学校和其它工人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3.
1950年代初期,由东北行政学院司法系演化而来的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正经历着从干部培训班向综合型大学法律系转型的过程。无论教员个人的教育背景如何,都毫无例外地被纳入到学习苏联和保证教学内容政治正确的轨道中。"苏化"的具体做法包括模仿苏联,建立教研组、教研室制度,翻译苏联的法学教材,模仿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使苏联法学在中国渗入到各个环节。政治化表现为无论是教员还是学生都要参加大量的政治学习。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教师的称谓经历了师、教员(教习)、人民教师的变迁.这种称谓的变化,并不只是不同时代对于大学教师称呼的简单改变,而且体现了国家对于大学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于职业社会角色认同的改变,从而也影响到大学知识人知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 《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3期刊登苏联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主任库兹涅佐娃教授的文章《苏联刑事立法纲要改革的构想》,摘要如下: 苏联最近提出了改革刑事立法纲要,其主要的改革构想是: 一、轻微罪行非犯罪化轻微罪行非犯罪化即是将一些行为由犯罪转化为刑事违法行为和道德过错。例如对实施非严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其人格魅力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来自于课堂内高超的教学水平与精湛的业务研究能力,而且来自于课堂外自身坚定的政治品格、高尚的师德、健全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成就。  相似文献   

7.
《法学杂志》2013,(2):2
崔建远,河北省滦南县人,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崔建远教授被评为1999年第二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清华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先后参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实行教师聘任合同法律制度,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在教育领域采取的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它标志着我国教师任用制度上的重大突破。教师聘任合同是指是高等学校指与教师之间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主体、合同内容、客体及其合同性质都具有自身的异于它类合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事关重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师生党支部之间的协作,利用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各自优势,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冯麟 《中外法学》1982,(1):81-81
<正> А·Я·维辛斯基1883年11月28日生于敖德隆的一个贵族家庭。他是苏联卓越的国务活动家、外交家、法学家、科学院院士。1903年他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1905年在高加索组织社会民主战斗小组,几次遭逮捕和流放。1920年参加苏联共产党。1913年他在基辅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曾先后担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和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既是民事主体,又是行政主体。高等学校在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中与教师形成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一、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的法律关系分析教师资格制度也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证书制度”,它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十三条规定:“普通高等学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正> 为了鼓励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久前,北京市举办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在获奖的91项优秀成果中,有法学类11项,它们是: 专著《民法新论》(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  相似文献   

13.
姚建军 《人民司法》2011,(12):50-54
【裁判要旨】公务员录用行为符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要件,属于司法审查的范畴,人民法院依法应予受理;招录机关有权对报考公务员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和复审;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针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高考设定的每个学校专业分类。该专业目录不能作为相关公务员招录工作的法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问题日益成为教育法制的焦点。本文认为,高等学校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其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等职权时,是行政主体;在接受有关行政主体监督、管理时,是行政相对人;在管理有关资产以及进行平权性质的活动时,是民事主体。此外,公立高校与其内部群体如教师、学生等存在多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我们把握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需要一种综合性的视角,并注意具体区分授权基础、行为类型和事务性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务员录用原则与其他国家相比,既有共同原则又有特殊原则。中国公务员录用原则主要体现在《公务员法》总则部分第五至第九条以及《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第三条。这些原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原则即世界各国公务员录用都遵循的原则;一类是特殊原则即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录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立法不作为的制度救济——论宪法诉讼的权利救济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 ,宪法诉讼对立法不作为所引发的公民宪法权利的空缺与虚置具有救济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救济议会中修宪之多数无法形成而造成的权利空缺 ,拓展宪法中关于自由范围和内容的规定 ;二、救济政府的立法不作为 ,实现公民“反向自由”和“正向自由”的结合 ;三、对不同的宪法权利加以平衡 ,制定一个可视之规则 ,以矫正立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17.
北川善太郎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部教授、财团法人比较法研究中心理事长,1986年11月应邀来北京大学法律系就中国的合同法与模范合同法、英美法和大陆法中的合同比较等问题向部份教员、研究生和本科生做了讲演。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发表讲演内容,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18.
王哲 《中外法学》1990,(4):72-75
<正> 今年3月13日召开的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置苏联总统职位和对现行宪法进行相应修改和补充的法律。一、为什么设立总统该法律的序言宣称:"为了巩固法制,保障公民的权利,自由和安全,改善苏联最高政权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相互关系,确保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设置总统职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背景:本文作者毛卫平在深圳执教近10年,赢得了无数掌声、鲜花和荣誉。在得知家乡湖南省武冈市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0名中小学教师的消息后,毛卫平赶回家乡,参加了考试并在笔试、面试中名列前茅。然而,因为个头矮小,毛卫平被教育局宣布不予录用。在得知自己的遭遇并非个案时,毛卫平和有着同样遭遇的另外3名老师将当地教育局告上法庭,挑战“身高歧视”规定。  相似文献   

20.
吴久宏 《法律适用》2012,(8):108-111
2006年至今,北京法院先后录用了2000余名〔1〕受过系统法律专业教育并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在现行的法官管理体制下,这些高学历〔2〕的年轻人〔3〕经过一年的见习期工作、为期一年的预备法官培训即可在有法官空缺时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成为初任法官。由辅助法官审理案件的法官助理迅速〔4〕成长为独立担当审判职责的初任法官,是这些年轻人职业生涯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