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和论证了普遍性的难民定义。首先论证了按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的规定,难民包括历史文件规定的难民和新界定的难民;同时论证了新定义下难民界定的条件。第二部分重点论证了国家对非法入境难民保护的两项原则:一是边界不拒绝,即不应拒绝越过边界的难民停留,且在紧急情况下不拒绝难民入境;二是宽容和便利,包括不施以刑罚和不必要的限制和提供获得第三国接受的便利。  相似文献   

2.
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难民提供国际保护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使然,然而拒不接受难民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应对这一问题的法律措施,一是修改既有难民定义,扩大国际难民法的保护范围,使得各国对那些不符合既有难民定义却处于与难民同样境地的人的援助,从纯粹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自觉自愿行为转化为法律义务。二是强调国际人权法在难民国际保护中的应有作用。将人权原理应用到难民保护领域,通过敦促国家履行国际人权保护义务来实现对难民的保护,可以克服国际难民法的固有缺陷,并强化难民国际保护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3.
南非难民保护制度建立在南非《宪法》的基本价值基础之上,国家现行难民立法的概念明显向移民法转移。《难民法案》重构先前压制性的难民制度,代之以人权文化为基础的难民法,其颁布标志着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意识的融合,是与其宪政体制相符的。本文着眼于当前各种难民法规关于难民权利和自由的细节规定,如《联合国难民地位公约》和非洲统一组织的难民定义,重点讨论难民地位的定性、难民地位的确定和难民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并强调对难民法或者权利的任何解释都必须推进开放和民主社会下有关人格尊严、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16,(3):62-69
叙利亚难民问题的原因复杂,国际影响大,应结合国际法对国际难民的现行保护机制,分析叙利亚难民的形成原因,国际社会应该对叙利亚难民权利的保护并依法解决叙利亚难民问题。  相似文献   

5.
难民问题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在法律上有关难民的世界性定义产生比较晚,并由于难民的不同定义而一直伴随着争论,而争论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什么人应当受到国际难民体制的关注。本文指出国际社会对难民关注中心的转移表明难民这一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涵义。  相似文献   

6.
<正> 序言 德国作家亨利·伯尔德曾把20世纪描绘为“难民的世纪”。的确,本世纪以来,难民的数量以异平寻常的速度与日俱增。据统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5年到1990年,全球难民的总数为6000万,但其中1984年就达900万,1985年达1100万,1988年达1200万。近  相似文献   

7.
如今我国境内外国人难民地位的甄别及管理制度缺位,导致难民地位的甄别依据缺失、难民地位申请者法律地位模糊以及难民身份证明文件法律效力不明确等问题存在,我国面临着一系列难民管理的现实难题,使我国在国际难民事务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际难民地位的甄别及管理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为构建我国境内外国人难民地位的甄别及管理制度,提供相应对策,借此改善我国难民管理无法可依的现状,进一步规范我国境内外国人难民地位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北方法学》2019,(1):130-139
国家切实遵守并有效执行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维护国际难民制度的稳定已经在国际社会形成共识。主权原则是国际难民制度的建构基础,同时,人权的普遍性与包容性为加强难民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更广泛的法律基础。通过方法与路径的调适对突破国际难民制度的固有局限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复杂严峻的难民现实情势向国际难民制度提出挑战。在法律层面,国际难民法、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提供硬性法律框架,促进对国家的监督与问责,提升向难民的赋权与保障并拓展国际机构的行动空间。在实践层面,应推动"软法"意义上的国际合作,超越国家分野、整合多方资源,尽可能地动员广泛的利益攸关方参与分担难民责任。  相似文献   

9.
汪昱廷  李勇 《法制与社会》2011,(11):144-145
对难民的合法权益保护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才有了对难民概念的准确规定和专门解决难民问题的组织,难民问题也逐渐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云南红河州的越南难民问题已由来已久,在该地区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因此,尽早解决该地区的难民问题成为维护该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朝鲜"脱北者"问题逐渐成为地区乃至国际热点问题,中国在该问题上以遣返为主的政策也日益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从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的规定和相关国际实践来看,"脱北者"是否具有难民地位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现有政策总体上无可非议,同时可以考虑按照国际条约,给予那些确因政治原因出逃的"脱北者"们国际法上的难民地位。此外,我国还有必要建立健全处理难民及相关问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向以强硬著称,轻易不服软.然而,面对接踵而至的地方选举败绩,这位铁娘子不得不公开反思她雷打不动的难民政策.难民危机不仅在欧洲引起强烈的排外情绪,而且导致德国极右翼力量在德国统一26年后首次在柏林议会登堂人室,直接攻破默克尔把守的难民欧洲“庇护所”.可以料想,难民登陆欧洲的希望之门将越来越窄.  相似文献   

12.
浅论避难权     
杨晨 《法制与社会》2016,(5):285-286
避难权,作为欧盟共同避难体系的核心权利,在当今难民潮之下毫无疑问将发挥重要作用。该权利并非囿于简单的宣示,其作为难民权利可诉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本文基于"难民"和"第三国国民"的概念前提,明确避难权为难民寻求和享有庇护的权利,并依据欧盟近年颁布的指令,从难民地位的确定、难民待遇的维持和申请程序的保障等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明确指出欧盟在"附属地位保护"、"第一庇护国"、"安全第三国"等方面做出的制度创新和实践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拳文试从国际法的角度入手,以保护“环境难民”的权利为出发点,考察国际法现有的有关规定以及目前所对“环境难民”采取的保护规则,分析解决“环境难民”问题的一系列途径,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林超 《法制与社会》2012,(12):148-149
2011年6月,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发生流血冲突,致使克钦数万民众涌入中国境内,从而引发大规模的难民潮。本文先介绍了此次冲突的原因和背景,再用国际法分析了从克钦入境的避难者的性质;接着叙述了中国对难民保护的法律、机构和实践,并指出其中的缺陷;最后探讨了中国应当如何预防和解决如此大规模的难民涌入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失地难民现象"法理透视和制度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培忠 《法学杂志》2005,26(5):40-42
土地制度问题和权利的贫困及救济的不利,已经使得中国农民成为弱势群体--中国失地难民.从法理的角度透视农民失去土地沦为难民的原因,必须从制度和权利的角度进行,尤其是农民权利的缺失和权利贫困(poverty of rights)是中国农民失地难民现象的原因.具体解决问题的基本假设是土地制度意识的突破和建立土地自由制度及允许自由交易,防止形成失地难民现象,提升和丰富农民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6.
在加拿大难民法庭拒绝赖昌星的难民申请之前,很多中国人担心,如果赖的难民申请被接受,他就可以花着从中国带出去的巨额黑钱,在加拿大踏踏实实过舒坦日子,而中国政府眼睁睁看着自己通缉的一名要犯得意洋洋地逍遥国外,该是多么窝火!  相似文献   

17.
赖昌星一案是加拿大难民审查史上时间拖得最久、案情最复杂、涉及面最广、耗资最大的案件,人称“加拿大难民第一案”。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济首重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救济行政,一方面沿袭了民初至抗战以前的社会救济行政机构和政策,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抗战时期难民大量的涌现等状况,进一步发展了社会救济行政,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社会救济。本文拟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救济行政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赖昌星难民身份确认诉讼和遣返前风险评估诉讼前后已经长达7年之久,并且截至目前还没有明显的结束迹象,这在加拿大司法历史上是少有的。缘何一个简单的难民身份确认诉讼和遣返前风险评估诉讼进行得如此艰难和旷日持久?个中缘由,不一而足,既有案件本身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既有加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京都议定书》之后的气候变化国际应对机制尚未建立,而当前位于低洼地区的岛国已经面临被迫举国迁移的严重威胁,"气候难民"一词应运而生。但"气候难民"能否获得"公约难民"的资格和待遇,能否获得有关的救济和保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