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涉枪暴力案件现状美国暴力犯罪突出,居世界之首。犯罪分子持枪杀人、强奸、抢劫、伤害案件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据199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的犯罪记录披露:美国每17秒钟就发生一起暴力犯罪,其中,每23秒钟发生一起凶杀案件,每5分钟发生一起暴力强奸案件,每5秒钟发生一起抢劫案件,每28秒钟发生一起严重伤害案件。美国平均一年发生持枪杀人案件约有1.35万起,作案时,大部分犯罪分子使用的都是手枪。其它涉枪暴力犯罪(如持枪强奸、抢劫、严重伤害)一年约有100万起。每年每1000人中(12岁以上)就有4.5人持枪犯罪,在全部的杀人案件中有56%的案件是涉枪杀人案件;每8起非致命性暴力犯罪中(如强奸、抢劫、严重伤害)就有1起是涉枪案件;每年约有2.1万人因枪受害;美国平均每年约有1.2万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杀人是一种最令民众感到恐惧的严重暴力犯罪。杀人犯罪牵涉较广,成因复杂,通过科学实证研究探寻杀人犯罪热点模式,可以抓住杀人犯罪形成机制的重点问题,促进对杀人犯罪有针对性地防控。立足C市72件杀人犯罪案件,发现杀人犯罪存在如下热点模式:被害人促发作用不是重要问题,具有暴力亚文化的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重叠性的攻击行为是陌生者之间杀人的主要促因;情感纠葛才是关系密切者杀人的主要动因。因此需要据此采取对应的杀人犯罪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内容提要:基于罪因机制的类型性差异,界分出不同的犯罪人类型,进而予以相应的控制与预防,这是犯罪学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这一思想在犯罪学鼻祖加罗法洛的时代已被确立.无差别杀人犯罪作为一个具有独特罪因机制的概念,应当有其区别于其他近似概念的"个性".无差别杀人犯罪既非恐怖主义犯罪,也不等同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并且与变态人格杀人犯罪、仇恨杀人犯罪等均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所谓民间纠纷引发的暴力犯罪,系指因婚姻家庭、邻里冲突、宅基地纠纷、债权债务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等暴力性的犯罪。从笔者所在的省看,近5年每年发生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在400至500起左右,其中多半系民间纠纷引发。尽管现阶段我国在适用死刑问题上,传统思想与现代司法理念矛盾冲突,学者的理想追求与百姓的朴素认识相去甚远,理论观念与实务工作也有较大距离,但对于民间纠纷引发的暴力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5.
系列杀人犯罪,是一种最严重的暴力犯罪,此类案件一经发生便为媒体所广泛关注,也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心理恐慌。国外一些学者对系列杀人犯罪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国学者对此类犯罪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有鉴于此,本文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对此类犯罪的犯罪动机进行初步地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我国的系列杀人犯罪研究及系列杀人案件的防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的杀人、抢动、强奸等暴力犯罪的严重性是世界上有名的,可你未必知道,美国社会上的诈骗犯罪现象也是十分猖獗,各种奇诈骗术更是五花八门,无奇大有。通过《新快报新周末》王致诚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来看看是不是美国人的钱都是好骗的?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暴力犯罪有所增加,且程度趋于激烈之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探讨。暴力犯罪系指直接用身体之强力对他人或物实施的犯罪,这里主要是指杀人、抢劫、强奸和流氓犯罪中直接使用暴力之部分。此外,以某种暴烈之方式而实施的犯罪,例如以爆炸、放火、决水等手段借助自然、物理之强力达到对人之损害和物之破坏等亦可纳入此列。这些犯罪都是危害公共安全和人命财产的严重犯罪,是任何时候,特别是  相似文献   

8.
对暴力犯罪中“行凶”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赋予了公民对法条所列各种暴力犯罪实施防卫的特殊权利。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无限防卫”原则的法律确认。有的学者认为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实施防卫也是有限制的,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实施防卫的前提必须是“正在进行行凶、杀人……”等犯罪。毫无疑义,对正在进行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实践中比较容易确认,而对正在进行“行凶”的暴…  相似文献   

9.
<正> 一、印度少年犯罪值得注意的几个特点(一)印度的少年犯罪在总的犯罪中所占的此例相对较小。1978年,少年犯罪在刑法规定的犯罪中只占3.3%。同一年,美国18岁以下的少年犯在暴力犯罪中占21.4%,在财产犯罪中占45.5%。在印度,每10万人口中的少年犯罪者只有6.9人。(二)在印度刑法典规定的犯罪中,最常见的少年犯罪是盗窃;在特别法规定的犯罪  相似文献   

10.
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暴力犯罪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是死刑研究的典型样本.在"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司法实践如何适用摹力犯罪的死刑就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对目前司法实践关于暴力犯罪死刑判例的统计量化和实证分析,不仅明晰了暴力犯罪适用死刑的现实状况,而且还在于探求与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相关的犯罪人、犯罪行为和被害人等影响因素,以期为刑事司法中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进入80年代以来,浙江省的严重暴力犯罪日趋突出,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最凶恶、最危险的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使刑事犯罪活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一)从严重暴力犯罪的类型看,以盗枪、持枪抢劫、持枪杀人、爆炸杀人最为突出;(二)从发案地区看,爆炸、持枪抢劫以农村最多。盗枪案以发生在部队、政法系统、民兵武器库(办公室)居多;(三)从作案动机看,以报复杀人和谋财害命占绝大多数;(四)从作案成员看。主要是20岁左右的青年,其中23岁为高峰年龄;二今后几年,严重暴力犯罪数量将继续增长,程度可能会更加恶  相似文献   

12.
杀人犯罪人参与刑事司法是指在情节严重的杀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尚未死亡的前提之下。对于在案件中杀人犯罪被害人死亡的情况自然主动被排除在情况之外。而对于杀人犯罪案件中杀人犯罪被害人尚未死亡的情况下,犯罪被害人是同犯罪人最了解案件发生的原因、案件经过以及产生的后果等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刑事司法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对犯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首先,这是犯罪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主体和当事人地位的必然要求;其次,犯罪被害人在整个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地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程序原则的基本原则;同时,这也是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司法鉴定中暴力犯罪类型与各种精神疾病的关系及特点。方法:对1997-2002年司法鉴定的暴力犯罪案件191例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资料中,精神疾病患者暴力犯罪以杀人、伤害多见,作案隐蔽性差、对环境辨认能力差,作案动机主要受病态影响,常不选择时间、地点,不顾及后果,攻击对象以亲人、熟人多见为主要特征。结论:掌握精神疾病患者与精神正常者不同的作案规律和特征,是鉴别是否由精神病性症状所致暴力犯罪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因吸食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进而诱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刑法对"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是对传统刑法责任主义的突破,这种突破能否对因吸食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下犯罪同样适用,笔者认为由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难可能性、行为主体具有可改造性及出于刑事政策的需要,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日前召开的"打击杀人犯罪工作研讨会",分析了杀人案件的情况,研究了杀人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总结了这类案件侦破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抓住了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的主要矛盾。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活动的严重情况多年以来,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活动日趋向严重化方面发展。不论是犯罪数量、犯罪质量,还是社会危害程度,都远远超出兄弟省市,超出黑龙江省以往各个时期。杀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第一,在全国各省市中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最为突出1983-1994年的12年间,黑龙江省总人口排在全国第14位,杀人案件绝对数有7年排在全国第一位。有5年排在全国第二位。1994年杀人案件达到2162起,比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四川省还多162起、不仅数量多,而且每年都要发生在全国有影响的杀  相似文献   

16.
系列杀人犯罪是所有刑事犯罪中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一种犯罪类型。对系列杀人犯罪原因的探寻也最令犯罪学家们痴迷和困惑。是什么原因促使杀人恶魔一次又一次地杀戮?本文正是带着这一疑问,从动态的、过程的视角对该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希望该解释能对我国系列杀人犯罪的预防和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枪弹"留痕"     
阿碧 《检察风云》2006,(12):30-32
在不少国家,普通居民持枪是合法的。但枪支的扩散造成全世界每分钟死亡一人,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非命。美国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连环枪击案令世人为之震惊。在中国内地,持枪抢劫,杀人和黑社会火并等恶性犯罪事件也时有发生。在笔者撰写本文的这两天内,就发生了好几起恶性枪击案  相似文献   

18.
当某一故意杀人犯罪发生时,侦查机关的第一要务是准确判定案件属性。其中确定案件是否属于系列杀人犯罪可谓重中之重,因为这既关涉到案件能否得以及时、准确侦破,又关乎司法公正。为便于侦查机关准确判别某一故意杀人是否属于系列杀人犯罪,兹在明确界定系列杀人犯罪概念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差分析、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等方法创建系列杀人犯罪分类模型和回归模型。依据系列杀人犯罪分类模型,侦查机关可初步基于犯罪地是否偏僻、被害人尸体是否在犯罪现场、凶犯除故意杀人是否还有抢劫、是否有犯罪前科等四个方面直观判定某一故意杀人是否为系列杀人犯罪;依据系列杀人犯罪回归模型,侦查机关可精准计算出某一故意杀人为系列杀人犯罪的概率值。分类模型的直观性和回归模型的精准性为侦查机关判别故意杀人犯罪案件属性提供了一个可具体测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0年5月以来,在沈阳市的一些公园和运河沿岸,连续发生多起以恋爱男女为侵害目标的杀人、强奸、抢劫案件。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极为残暴,社会影响十分恶劣。通过科学鉴定和串联并案,沈阳市公安局将该案定为2000年“串联54号”系列案件,2003年“百日会战”中,辽宁省公安厅又将此案件列为“三号公案”。此案在广大民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于2003年7月15日成功告破。据犯罪嫌疑人王强交待,自1991年以来,其结伙或单独在辽宁省铁岭、开原、沈阳以及上海、北京等地共实施杀人、强奸、抢劫作案60多起;已认定38起,杀死杀伤57余人,强奸妇女14人,抢劫财物折合人民币20多万元。此案为建国以来沈阳市发生的较为典型的集杀人、抢劫、强奸于一体的暴力犯罪,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间跨度之长、地域分布之广、杀人之多、手段之残忍等,都极具代表性。导致王强走上犯罪道路、采取这种作案方式的原因,既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公安机关在侦查破案打击现行犯罪和建设防控体系、管理流动人口等方面的问题。沈阳市公安局在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出该文,力求从犯罪原因和犯罪心理层面剖析典型。  相似文献   

20.
一、严厉打击不动摇人民法院要根据中共中央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意图和工作部署,从各地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活动。继续依法严厉打击恐怖犯罪、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和各种颠覆国家政权、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保障国家安全;依法从重从快打击杀人、爆炸、抢劫、绑架、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等有组织犯罪,盗窃、抢夺、赌博等多发性犯罪,以及毒品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