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法律意识,人们有过各种解释。有人说:“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有人说,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也有人说:“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和观点的总称。”上述观点虽然揭示了法律意识基本属性,但我们认为,它们是不全面的。这是因为:其一,法律的意识不限于法律观点,前者的外延较后者更广泛;其二,用法律观点,法律思想,法律知识共同解释意识,是一种外延重叠、层次不清的模糊说法。  相似文献   

2.
孟宪伟 《中外法学》1983,(1):33-37,32
<正> 南斯拉夫是个开放的国家,与外国的经济联系很密切,民间来往也很频繁。随着对外关系的不断发展,南斯拉夫的国际私法研究工作日益开展起来,在国际私法的立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南斯拉夫尚未制定出一部国际私法法典,但是有许多现行的法律中都包括冲突规  相似文献   

3.
<正>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一个以法治国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有比较完善的立法,而且有一套比较健全的裁判制度。从1950年到现在可以说是南斯拉夫司法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也是法制建设日趋完善的时期。从天上的"宇宙法"到陆地的土地法、水法、自然环境保护法,从内河航运法到空中航运和海上运输法,从国内法到国际法,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以及为保证一切法律、法规的实施的"普通法院法","宪法法院法","联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制定是我国科技活动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正如“法国研究与技术发展方针和规划法”制定后有人评价说:有了这一法律,政府就能直接控制和管理科学技术研究,使其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科技人员就有了从事科研活动的各方面的必要的法律保证。无疑,我国科技进步法的制定,同样具有上述重要作用,它的贯彻、执行必将促进和推动我国的科学繁荣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
毋庸讳言,公检法联合发布案例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一些学者和实务界人士持反对的态度。有人认为公检法联合发布案例没有法律依据,违反成文法的立法体制,缺乏法律上的正当性;有人认为公检法联合发布案例有悖诉讼规律,可能损害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商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围绕海事优先权这个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在法学界和航运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其译名问题,有人主张译为船舶优先请求权,也有人主张译为海事优先请求权抑或海事优先权;二是关于其法律性质问题,对此,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它是一种担保物权,有人说是债权,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法律规定的特权。笔者认为,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并非是名称的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外交武器:取消"双重国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曾总结说,在打破西方的外交封锁上,新中国有三件法宝:一件是边界问题谈判,一件是经济援助,还有一件就是"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法在南斯拉夫法律体系中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的部门法,而且是一个范围很宽的,并具有特殊意义的部门法。但是,经济法在南斯拉夫法学领域中的地位,也并非为所有法学家和研究工作者都给予统一认识和承认的,它的诞生是有着激烈的争论过程的,与世界法学论坛一样,同样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深刻地研究经济法的独立地位,南斯拉夫的法学家们特在《联合劳动法与财产百科全书》、《大法律手册》和全国各大学经济法教科书和专著中,都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了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研  相似文献   

9.
一张皮、一张嘴是大骗子杨文志招摇撞骗的两大法宝。这只恶狼煞费苦心地为自己披上了“公安”这件除暴安良的“外衣”,利用公安在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招摇撞骗,肆意践踏国家的法律,损害国家执法机关的崇高形象。 现年49岁的杨文志长得一脸帅气,加上能说会道,显得乐于助人,谁见了第一面都会对他信任有加。 杨文志出生时那张薄嘴唇就特别引人注目,大家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说,这张嘴长得好,能说会道;有人说,男孩子长这么张薄嘴唇,光会说话没本事。然而,就是凭着这张薄嘴唇,杨文志从小骗到大,使善良的人们上当受骗,而他自己最终也被送上了被告席,接受法律的审判。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自从法律产生以来,法律的客观性就成为法律人津津乐道的问题,很少人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的确,作为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法律到底有没有客观性,这个问题不仅"热门",而且重要。  相似文献   

11.
阴阳五行说在我国古代的思想理论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人称其为“中国人的思想律”。自然,它也会影响到法律领域。本文就阴阳五行说与我国古代法律问题作些探索。 一 阴阳五行说曾对我国古代法律产生过深刻影响。可以这样说,我国古代的法律是阴阳五行化的法律,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是法律化的阴阳五行说。然而,阴阳五行说对法律的影响及其结合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 怎样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法律思想,法律史学界是存在着分歧的。有人认为孔子只讲仁义,不讲法律,主张人治,谈不上有什么法律思想。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下引《论  相似文献   

13.
一 法律意识是一定阶级的法律观点的总和,是人对客观法律现象的反映,是人们对法、法律现象的心理、观点、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总称。具体讲,法律意识包括人们对法、法律现象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论、观点,对人们的行为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感觉和评价;也包括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愿望和情绪。例如,某厂长发现履行某一件合同对本厂不利,就公然违约。对这一行为,有人认为不履行合同违法,有人认为应该不履行合同,因为不履行对本厂有利。人们的这些心理和思想,就是法  相似文献   

14.
“法律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术语,人们对它有不同解释。资产级级思想家把它解释成“心理的综合”、“合法感”、“法律感觉”等等,从而将它归结为人们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并认为它是不可思议的。如德国法学家耶林说:“法律意识和法律信念是为人民所不得而知的科学抽象”。苏联学者多将法律意识理解为法律观点的总和。如卡列娃认为:“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一定阶级的法律观点的总和,而在人民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的条件下则是全体人民法律观点的总和”。罗马什金认为,法律意识是:“传播于社会中的反映人们对现行法的态度的法律观点的总和”。我国法学界对法律意识的理解也不统一。有人说:“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有人说,法律意识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也有人说: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和观点的总称”。还有人说,法律意识就是:“人们法律观点的统称。”上述观点虽然揭示了法律意识的基本属性,但是我们认为不准确,或者说不全面。其一:法律意识不限于法律观点。其二:用法律观点、法律思想、法律知识共同解释法律意识,外延重叠、层次不清。 什么是法律意识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  相似文献   

15.
王海燕 《中国监察》2013,(17):62-62
开会睡觉为不良现象,让领导生气,群众痛恨,但会上睡觉的诸公却各有高见。有人说,会场安静、座位固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又有若干诲人不倦者在台上深入浅出、抑扬顿挫地反复吟咏,让人想不睡都难。又有人说,只听得几句,便已知晓会议内容,与本部门没多大关系,所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讲你的,我睡我的。还有人说,一件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自从法律产生以来,法律的客观性就成为法律人津津乐道的问题,很少人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的确,作为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法律到底有没有客观性,这个问题不仅“热门”,而且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南斯拉夫法律中,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规定不多,而且,有关这方面的司法判例也不丰富。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从南斯拉夫现存的有关法律规定、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发表的官方意见、司法实践以及有关学术著作中,了解到它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8.
说起律师的定位,常常见仁见智。有人说,是法律之师、程序之师,也有人说是文明之师、道德之师,还有人说是军师、设计师、策划师……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当我阅读了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管理手册”之后,我认为对律师的定位应增加一项:律师也是风险评估师。据了解,现在登陆中国的外资律师事务所约有200家。作为世界排名第六并在全球拥有1600名律师和26家分支机构的律师事务所,落地中国15年的英国路伟律师事务所如今越来越为更多的中国人所认知、所了解、所熟悉。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重大抉择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中国法律获得了长足进展。以立法为例,从1979年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250多件,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3000多件,仅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目前已审议76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已出台67件,平均每年多达22件,本届各级地方人大已经制定1500多件地方性法规,相当于前13年的总和,而且其中大部分为经济性法规。根据《八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八届人大任期内要审议的法律草案总计共152件。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制度相同国家间的法律制度,尤其是与国家和所有制性质有联系的法律制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所以在我国关于法人犯罪的争论中,对南斯拉夫有无法人犯罪问题引起了强烈的关注,甚至由于资料方面的原因而引起一些歧义和争论。 以前的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捷、东德,匈、罗、保、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