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何满子进行论争的樊建川先生《论张贤亮和马克思谁更值得维护》一文,开章点题,说“这个问题是何满子先生在《对艺术和人生的庄严感》中提出的”。据他说,何满子说张贤亮“轻薄”,“理由是”张贤亮“让马克思分担小说人物性无能的恼恨”。“为此写的几篇稿子都被刊物退回了,因此提问。” 我怀疑樊先生的这个说法。找了何满子那篇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坛上,许杰先生应该说是一位“耆宿”了。 今年八十二岁的许杰是硕果仅存的“文学研究会”会员之一,也是当年与鲁迅先生交往较多的一位前辈文学家。早在一九二四年,他就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短篇小说。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曾称道许杰的《惨雾》,说它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近几年来,他创作是不弄了,主要写点理论研究文章。他的散文选集、小说选集已经出版,今年陕西人民出版社还将出版《许杰文艺论文集》。他说得很风趣:“大概人老了,朋友们就要考虑帮他办后  相似文献   

3.
千虑之一失     
宏图 《瞭望》1993,(33)
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如,沈从文先生的“宁馨儿”——中篇小说《边城》“是一首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刘西渭先生评语),精美绝伦。小说原连载于1934年《国闻周报》第十一卷,当年10月即由生活书店收入《创作文库》初版。初版前,沈先生对原作作了多次修改,精益求精。唯第二节描述“安静和平”的边城时,于“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  相似文献   

4.
宏图 《瞭望》1989,(38)
小说是假的。清人陶家鹤序《绿野仙踪》云:“世之读说部者,动曰:谎耳!谎耳!”然古今中外说梦之痴人,钩沉索隐,迷不知返。《围城》迷竟然感动了“确也手痒”的杨绛先生,一篇《记钱钟书与〈围城〉》,拆穿了钱先生笔下《围城》的“西洋镜”。  相似文献   

5.
在未名社6位成员中,除鲁迅先生外,台静农是以小说创作见长的。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乡井民间,与村农小民同歌哭。1928年台静农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的名字就叫《地之子》。鲁迅先生称赞说,在“争写着恋爱悲歌、都会的阴暗的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 随着《地之子》的闻世,台静农的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可直到两年后,这些作品才得以结集出  相似文献   

6.
卜束 《瞭望》1991,(26)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论及“宋之话本”,说:“宋都汴,民物康阜,游乐之事甚多,市井间有杂使艺,其中有‘说话’。执此业者曰‘说话人’”。旧籍记述这些“说话人”大致分四家:有说“小说”者,有“谈经”者,有“讲史书”者,另一种叫“合生”(见吴  相似文献   

7.
毛广军  李蓉 《学理论》2012,(17):196-197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是研究文学鉴赏的理论专篇.在《知音》篇中,刘勰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论述了“知音”之难,提出了文学鉴赏者应具备博观、六观、入情的素质,其文学鉴赏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有二:一是鉴赏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且富有创作经验;二是批评家要学会用自已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8.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小说里有座大观园,其富丽如“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帝王家”,反映出一种“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巧思妙想。 谁会想到,在曹雪芹先生逝世二百十九周年的今天,这座过去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幻境,却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9.
文人相钦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读《天风阁学词日记》,见夏承焘先生于同辈及后学欣羡不已之深情,令人肃然生敬。如: “接圭璋片”,夏先生得知唐圭璋先生辑《全宋词》已付梓,于是欣然记下“此不朽之业也”。其实为此“不朽之业”,夏先生每有发现,“即作一片抄示圭璋入《全宋词》”,也是付出了辛勤劳动的。 刘永济先生“笺屈六论”,序《元人散曲》,夏  相似文献   

10.
自知·自胜     
宏图 《瞭望》1991,(33)
鲁迅先生“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钢弊常取类型”,因此,梁实秋先生即以“恶辣”、“著名的‘刀笔’”品评他的散文。显而易见,此系梁氏之“偏见”,忽视了鲁迅先生的另一面——更重要的一面,即“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历史每每重演。钱钟书先生学术力作《谈艺录》、《管  相似文献   

11.
陈福季 《各界》2013,(4):2-2
1998年5月14日杨绛在《人民日报》及《文汇报》等许多家报刊同时刊出了《吴宓先生与钱钟书》一文,其中说:“钱钟书在《论交友》一文中曾说过:他在大学时代,五位最敬爱的老师都是以哲人、导师而更兼做朋友的。吴宓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2.
《民主》1997,(3)
谢子衡,字匋钧,1916年生于北京。受家庭熏陶,12岁时即从师工笔山水名家许荣勋学画。1933年入中国画研究会,与黄钧、启功、王雪涛、白雪石等当代书画名家同窗习艺。1934年拜秦仲文为师,专攻山水。1936年起任中国画研究会助教。谢子衡于1933年遵父命从师“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先生学医,并手辑汪先生的《泊庐医案》。解放后,曾任北京医学院附属平安医院中医师及中医科主任,著有《肝硬变浅谈》等专著。  相似文献   

13.
伯村 《瞭望》1992,(23)
《瞭望》今年第十三期上有一篇一勺先生的《章太炎“词穷”》,与编者对此论稍持不同看法的《编余琐记》一则,很有趣味。现在我也插进来说几句不学的话。 《词穷》原文说史量才先生于1934年冬被蒋介石刺死后,章太炎后来在为史先生写的“墓志铭”中,末句说史量才之被刺死“抑命也夫,命也夫!”是章“把一场扼杀舆论  相似文献   

14.
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位编辑朋友最近撰文说,经反复斟酌,已倾向于把该社将出版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小说“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中译本定名为《追忆逝水年华》,这消息不免使我怅然。 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艺术上别开生面,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奇书。您想了解意识流  相似文献   

15.
广田 《瞭望》1989,(46)
鲁迅先生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六日致杨霁云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这里指的‘文言的短篇小说’是《怀旧》,当时署名周逴。发表的刊物不是《小说林》,而是《小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88,(40)
我国台北《传记文学》(1988年6月号)刊载马逢华先生《记西南联大的几位教授》,绘声绘色地记录了来自清、闻一多、沈从文、刘文典、冯友兰诸位教授的讲课。尤其是刘氏一次“派头不同凡响”的讲演《红楼梦》,马先生有幸亲聆: “……刘文典从容饮尽了一盏茶,然后霍然起立,象说‘道情’一样,有板有眼地念出他底开场  相似文献   

17.
苗连贯 《侨园》2014,(4):50-50
连环画早年兴于上海,64开本,成人巴掌大小,这样的小书携带方便、价廉,最为穷人喜爱.1932年茅盾先生在《连环图画小说》(连环画早期称“连环图画”)中说:“小书的价格往往只有一付大饼油条钱,无怪乎贫穷的黄包车夫亦会在喘气休息时,从坐垫下抽出一本,生吞活剥,有滋有味地翻看起来.”  相似文献   

18.
史晓风 《民主》2005,(3):34-36
又学了一遍《共同纲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我请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叶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却问我:“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款还能背。”叶先生笑着说:“背倒不必。要紧的是读懂,弄明  相似文献   

19.
演义小说在我国源远流长,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便有说三国故事,北宋时期“说三分”已盛行,后来便成为“平话”,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这便是演义小说的前身。如果再上溯,那么在敦煌发现的《伍子胥变文》、《昭君变文》等说唱历史故事的写本,该是...  相似文献   

20.
伏琛 《瞭望》1990,(11)
金克木先生说:“古人读节标榜说要读出圣贤本意。读来读去,只怕已经大大超过‘本意’了。不信,试翻翻历代的‘经解’,比‘经’多出了多少倍?单是《皇清经解》就有一大堆。”这是确凿的。《红楼梦》也算是说部中的一部“经”,自从风行以来,解者纷起,从旧红学到新红学的索隐、探微和评点文章,汇集起来,也许一二个书橱也容纳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