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兵有  潘亿生 《党史文苑》2010,(2):28-29,38
"班洪抗英事件"是佤族人民自发组织的抗英斗争,在边疆各族人民和全国爱国志士的援助下,取得了伟大胜利,维护了国家疆土,捍卫了民族尊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班洪抗英斗争极大地推动了佤族与汉族等各民族的认同,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近现代沧源佤族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光健 《世纪桥》2008,(4):41-42
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一般意义上讲,文化认同与地理、文化和历史有关,从社会群体、民族、国家到整个地区都有文化认同。佤族文化认同从近代瓦山文化形态发生的变化,尤其在班洪抗英事件中汉族先进文化机制的传入,均对加速瓦山文化变迁和民族心里演变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英军入侵中国的历史中,西南边陲曾有一位为了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和抵制外来精神鸦片的斗争中献出过毕生精力的佤族英雄,他就是胡玉山。他的英雄事迹和爱国情怀早已为当地人民所熟悉,而他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弘扬井冈山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友南  肖居孝 《求实》2007,(7):76-78
艰苦的斗争岁月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作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井冈山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的今天,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车霁虹 《世纪桥》2010,(10):33-36
<正>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夺取一切胜利的动力源泉、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的艰苦斗争中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20,(3):4-6
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红岩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方国民党统治中心险恶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团结和带领人民,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8.
胡玉堂是佤族的抗日民族英雄,他为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和维护是对佤族文化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9.
公方彬 《党建》2012,(10):26-28
中国精神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精神内涵,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中国精神,就有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民族精神突出文化元素,国家精神则突出政治元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由一统、厚德、包容、勤俭、克己和坚韧等元素构成。美、英、德、法等西方大国重视强调国家精神。优秀的精神理念,透出人类进步的光芒,成为人类跨进现代文明、引领世界文明的标志。中国精神可概括为:爱国奉献、开拓创新、坚韧顽强、兼容并包。认定中国精神,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胡玉堂是佤族的抗日民族英雄,他为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和维护是对佤族文化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到关内各地都燃起抗日烽火,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气吞山河的瑰丽篇章.东北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部分.东北抗战是在敌后沦陷区、在日寇疯狂讨伐,残酷殖民统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殊死斗争.它既有华北抗日战场的残酷性,又有南方游击战的艰苦性,还有敌战区地下斗争的危险性.东北抗日军民在14年的反满抗日斗争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东北抗日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以及为国家、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体现着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高度责任感和理性自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传统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成为我们的精神血脉。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0,(10)
正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在抗疫斗争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了立心铸魂、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感召着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斗争”指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人在与自然界、社会和自我的斗争实践中彰显出斗争精神的三重价值意蕴,即斗争精神是实现生态和谐的不竭之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是寻求自我突破的力量支撑。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在党的百年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在武装斗争、建设斗争、改革斗争、伟大斗争的历程中实现民族解放之路、创立中国社会主义之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开创民族复兴之路,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实践道路。斗争精神在中国的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立场、践行“实事求是”的斗争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策略、落实以增强本领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为新发展阶段继续开展伟大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刘义 《理论建设》2020,36(6):18-26
民族精神需要在教育传承中弘扬,更需要在持续培育中弘扬。利用重大事件持续培育民族精神,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实践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它为新时代持续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素材、增添了新内涵、贡献了新路径。将本次抗疫斗争分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中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中来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作为培育民族精神伟大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民族精神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突出民族文化的自信,不断深化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平等,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发展,赢得了各族人民对国家的依赖和归属,国家认同意识不断增强。文章基于笔者的实证调查,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佤族为例,描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与佤族的互动,探求其间佤族对国家的认同以及秩序的生成情况,进一步阐释了国家认同的建构性特征,指出佤族的国家认同之动力是江三木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对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了与时俱进的总结,成为在新的征程上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指南。《决议》的出台及其本身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基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明确的斗争方向、鲜明的斗争立场、坚定的斗争原则、科学的斗争方法,为新时代继续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