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版定价:59元本书是作者继《小国与国际关系》之后推出的关于小国研究的又一著作。本书对小国如何维护和促进国家安全利益、小国在国际安全中扮演的国际角色、小国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及其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本书验证和补充了现有的国际安全理论,丰富了国际安全研究的视角。全书共八章,除了"导论""结论"及"小国的安  相似文献   

2.
新书讯     
本书是《国际政治概论》的第三版。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概述一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前沿发现和新视角。全书分为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介绍全球化、主权、国际冲突和民族主义等概念,提供理解国际政治的框架与主干,“新的议题”部分追踪国际恐怖主义、个人与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3.
新·书·讯     
正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二版)熊志勇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定价:45.00元本书梳理了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史。全书共19章,分别对清代早期的中外关系,鸦片战争期间的对外交涉,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抗战前期的"苦撑待变"外交,参加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的终结等问题进行探讨。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课程的配套教材,第一版于2005年出版。作者在初版基础上补充了最新史料,同时注意吸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本书适合作为高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及外交学专业的教材使用,也适合作为从事外事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4.
2017年联邦大选之后,德国出现了碎片化的政党格局,两大主流政党走衰,而绿党则在这一政党格局下实现了强势崛起。其中的原因何在?在"议题所有权"视角下,绿党长期关注环境和气候议题,拥有气候政治的议题所有权;两大主流政党借助其在国家治理和国际话语权上的优势,不仅在国内政治层面努力推动气候治理,而且在欧盟和全球层面积极作为,是气候政治议题的关联所有者。当气候政治议题在选民心目中的地位上升时,议题所有权的关联性维度发挥作用,为绿党重新挽回了混淆了政党偏好和议题所有权的选民。而两大主流政党在气候政治议题上"能力"的折损也为绿党的崛起提供了空间。由于气候政治议题的全球属性,崛起后的绿党不仅会在国内治理层面发挥作用,还会努力增加其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由台大教授李炳南主编,我院叶自成教授撰写的《俄罗斯政府与政治》一书,1997年8月由台北扬智文化公司出版。 这部书是台北扬智文化公司准备出版的《比较政府与政治》丛书中的第一部。也是两岸近年来在俄罗斯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研究的一个成果。这本书的三个特点是:第一,反映俄罗斯政治变化的大趋势和主要的发展方向;第二,把当前的政治大变化与过去的苏联时期相比较;第三,把当前的政治体制与沙俄时期相比较。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  相似文献   

6.
河北师范大学的张骥教授在2003年出版<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之后,2005年又推出新著<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该书可以说是国际政治学领域的创新之作,体现在:其一,该书尝试创立一个新学科.在该书第一章,作者提出了"国际政治文化学"的概念,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化因素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这种作用和影响的一般规律问题".  相似文献   

7.
书讯     
《南风窗》2012,(9):96-96
《钱的战争》[德]丹尼尔艾克特著许文敏李卡宁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12月版本书曾获"德国商业图书奖"提名,作者丹尼尔·艾克特是德国金融政策和国家财政问题专家。他从历史的角度把货币作为金融政治权力来研究,既直言不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版定价:70元本书基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现实角度着重探讨台湾问题的解决之道,完整地揭示"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理论含义和宪政含义,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特别是关于统一模式的理论,推动了"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除"绪论""后记"外,全书还包括"‘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界定及理论""‘一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比较政治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对把"外国政治"作为比较政治学基本范畴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分别提出了"方法论""比较性议题"及"综合论"的观点,从而使关于比较政治学学科范畴的界定出现了"方法论""本体论"尤其是研究议题之间的争论。产生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特质与传统上认定的学科内涵之间既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又有着内涵上的较大差异。因此,要以比较政治学的基本特质为核心,阐明其学科界定中的内在矛盾,并按照学科划分规律尤其是以研究领域为单位对比较政治学的学科内涵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0.
正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4月版定价:69元本书汇聚了作者多年来在国际战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中国的国际战略回顾到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分析,从纵观美国发展强大的历史原因到评说30年来的世界政治变迁,从中国新地缘战略的再平衡到当下国际环境的新趋势,从美国的大战略启示到未来的强国外交之路。本书以宏观视角,通过回顾历史、比较分析,对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为了解和把  相似文献   

11.
南书房     
《南风窗》2012,(3):96-96
《世界政治中的文明》【美】卡赞斯坦主编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版本书从文化的维度来研究国际政治,其分析的焦点是多元化的文明,涵盖作为文明领袖的美国、作为实践共同体的欧洲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 《全球化:批判导言》(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2th ed,; Jan Aart Scholte; 2003)。本书第1版一经问世就受到读者的欢迎。第2版中增加了更多新内容,涉及的主题也更广泛。其核心观点是“超领土性”是全球化最明显的特征。全书分为:前言;第一章:框架分析,包括:正在发生什么?什么是全球化中的“全球”?历史上的全球化,全球化理论;第二章:变化与连续,包括:全球  相似文献   

13.
赵义 《南风窗》2007,(16):3-3
当全球气候变暖(核心是减排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核心议题之一后,各国的政治角力就不可避免。在"一超多极"的格局中,欧盟的态度最为积极,英国甚至试图将全球变暖提升到危及国际安全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新书讯     
正政制论衡李强张新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版定价:28.00元本书是由北京大学政治思想研究中心"秩序与历史"学术演讲汇编而成,包括七篇演讲稿,以介绍西方政治思想为主,涉及民主概念的历史、共和理论与宪政理论、帝国观念、共和与宪政、苏格兰启蒙运动、现代政治思想的起源等。专题的演讲者包括北京大学李强教授、德国爱尔兰  相似文献   

15.
南书房     
《南风窗》2012,(23):96-96
《政治秩序的起源》[美]弗朗西斯·福山著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弗朗西斯·福山,曾因在苏联解体后宣告"历史的终结"而在西方声名大噪。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今日政治机构是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全面画卷,力图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建立一个理解政治制度演化的宏大框架。  相似文献   

16.
分离促使国家和国际体系适时进行系统地自我更新。民族主权与族群冲突、国家建设与政权崩溃、民主化与政治失序、全球化与国际干预是国家发生分离的四种路径和表现。它们分别从社会原生要素间的政治关系、政治系统内外部权力的结构和关系、政治社会与垄断权力开放竞争和参与的关系、国际体系的结构和性质与国家独立自主发展的关系,说明国家发生分离的四种动力来源,即"主权"要素改变、"政权"建设遇阻、"政治社会"关系不对称以及"超国家"外部介入。这四种动力统一存在于国家主权的"同质性""专断性""对称性"和"正义性"四种属性内。它们是主权国家在全球持续裂变和扩散的原因,也是当下国家发生分离的路径和动力从单一走向复合的提示。  相似文献   

17.
南书房     
《南风窗》2012,(26):100
《公天下》吴稼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本书是学者吴稼祥的政治史学作品,论及中国4000年政治史,其论述核心是"多中心治理",亦称"制度化分权"。其基本假设是,只有多中心治理,大规模政治体才能兼得活力与稳定;单中心规模政治体,在霸权铁律下,必然陷入专制——扩张相互强化的循环。  相似文献   

18.
南书房     
孙伟锋 《南风窗》2012,(26):100-100
《公天下》吴稼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本书是学者吴稼祥的政治史学作品,论及中国4000年政治史,其论述核心是"多中心治理",亦称"制度化分权"。其基本假设是,只有多中心治理,大规模政治体才能兼得活力与稳定;单中心规模政治体,在霸权铁律下,必然陷入专制——扩张相互强化的循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4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台北市市长选举为例,以文献分析与文本分析法,从世代、媒介与政治三种视角尝试探究新闻性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名嘴"与网络动员中的"网军"对选举活动中政治参与的影响。发现:一、媒介使用行为可以划分世代,电视与互联网是影响本次选举的关键媒介;二、"名嘴"与"网军"透过议题设定中介民意;三、"名嘴"与"网军"建构的议题具有相似性;四、年轻世代创造出候选人透过社交网站互动与公共议题经由网络媒介发声的参政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南书房     
李北方 《南风窗》2013,(3):96-96
《国民性》【美】艾历克斯·英格尔斯著王今一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版英格尔斯观察了德国、俄罗斯以及美国3个国家的国民性,系统分析了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经济体制对一国国民性的"形塑"作用。本书涵盖基本理论、历史进程、研究视角、著名案例和研究方法,是国民性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