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占英 《政法论丛》2013,(1):111-117
中俄两国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标准以及处罚等方面有所不同,两国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各具特色。俄罗斯刑法典将该类犯罪归类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其规制行为内容多、规制目标广的做法更有利于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其量刑情节设置具体、细腻的做法也有参考价值;罚金刑的设置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新刑法典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修订喻伟蒋羽扬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严重危及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重大公共财产安全和其他公共利益的行为。我国新、旧刑法典均将其置于分则第二章,在新刑法中仅处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后,这就充分表明了该类犯罪对社会危害的严重程...  相似文献   

3.
冯锐  张明 《中外法学》1991,(5):72-73,38
<正> 现行的法国刑法典是1810年拿破仑当政时期颁布和实施的.从本世纪七十年代起,法国开始了对该刑法典的全面重新修订工作,其原因有二: 1.犯罪情况的变化法国刑法典颁布后的180年期间,社会上的犯罪情况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其一,一些老的犯罪有了明显的减少,例如流浪罪、乞讨罪等,杀人罪也比过去少一些.其二,一  相似文献   

4.
<正>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新刑法典在致力于确立罪刑法定原则、严密刑事法网、严格刑事责任,完善罪刑制度,加大刑罚投入的同时,对法定罪种的法定刑结构也作了必要的调整,如进一步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在144个条文中规定了罚金刑,针对不同犯罪分别规定了罚金刑并科制、选科制和单科制,摒弃了罚金刑得并科的立法方式,全部采用了必并科制。扩大了没收财产的适用范围,取消了部分死刑罪名,适当限制了一些犯罪的死刑的适用范围,调整了部分犯罪的法定刑幅度。但是,总的说来,法定刑结构的调整并不是这次刑法典修订的重点,修订刑法典时对法定刑结构  相似文献   

5.
略论我国军职犯罪的立法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新刑法典关于军职犯罪在立法上的利弊得失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并针对军职犯罪中现存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修订建言。  相似文献   

6.
蔡巍 《中国法律》2005,(4):24-25,84-86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以法律的手段打击毒品犯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法制建设的新时期。关于惩治毒品犯罪的立法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现行刑法典),结合惩治毒品犯罪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参照国际禁毒公约对毒品犯罪的类型以及量刑标准的规定,对中国的毒品犯罪立法作了更为严谨、务实、合理的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非法持有型犯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洋 《中外法学》1999,(3):97-100
<正> 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事立法,都或多或少地将非法持有管制物品的严重危害行为予以犯罪化。例如,德国刑法典、西班牙刑法典、瑞士刑法典、美国模范刑法典,我国香港、台湾刑法也有类似或相同的规定。在我国刑事立法中有关非法持有管制物品构成犯罪的规定,在现行刑法修订前,通常认为原刑法第163条私藏枪支弹药罪属于非法持有型犯罪的类型。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自1989年起,我国立法机关加强了对非法持有管制物品行为的打击力度,相继在一些单行刑法和行政法规中规定了对非法持有管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单位犯罪被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所确认,成为与自然人并列的犯罪主体,各项与单位犯罪相关的制度研究日趋深入,单位累犯制度的研究也在其列。但学者对刑法典是否规定了单位累犯,以及其存在的依据、成立的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年认为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单位累犯制度刑事立法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 苏联宪法不仅宣布,并且保障苏联公民真正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苏俄和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的刑法典都规定,对生命、健康和人格的侵犯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人身伤害、虐待、性犯罪、侮辱、诽谤和某些其他犯罪,就属于这类犯罪。有一些侵犯人身罪包括在危害管理秩序罪一章中(苏俄刑法典第十一章),特别是专门列举了对履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典关于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两类犯罪的新规定,本文就与环境犯罪定罪相关的如下问题作了分析探讨:1.环境犯罪对象的认定;2.定罪情节的认定;3.主观罪过形式的认定。  相似文献   

11.
刑法典与犯罪论体系的关系是犯罪论体系论争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对此,主张"维持论"的学者提出了"刑法典对犯罪论具有制约关系"的命题。通过对德国犯罪论与刑法典关系史的考察,可以看出,无论是构成要件、违法性还是罪责,都不是德国刑法典的产物,而是德国刑法学者智慧的产物。更为重要的是,阶层犯罪论体系的这些基本概念,通过在刑法学界形成共识之后,形塑了德国刑法典的发展。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建构不应拘泥于刑法典本身的规定,因此引入德国阶层犯罪论体系并不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2.
论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几个问题刘星明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从而填补了我国刑法典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空白,促进了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制度与国际著作权刑法保护制...  相似文献   

13.
台湾刑法中的妨害司法活动犯罪的规定,分布于两大部分:一是台湾刑法典,二是台湾特别刑法。而特别刑法中的妨害司法活动犯罪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适应刑法典颁行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带来的妨害司法活动犯罪情况的变化,作为刑法典妨害司法活动犯罪规定的补充或修改而制定的。从内容上看,包括三部分:一是增加了刑法典中所没有的新的犯罪C是将原属于刑法典中某些犯罪的内容独立出来,规定予以特别的处罚,相应地缩小了刑法典中某些犯罪规定的适用范围.;三是设立新的规定取代刑法典中原有的某种犯罪的规定,相应地刑法典中的某种犯罪的规定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国刑法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中国的刑法立法经历了孕育、诞生和发展的演进历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颁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刑法典;逐步确立了保障人权的观念;刑罚制度改革逐渐与国际化趋势相协调;刑法修正案成为主要的修法模式;刑法立法解释作为刑法的渊源开始受到重视。今后,我国刑法的改革,应当以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强化人权保障、有助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为发展方向。刑法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死刑制度和有关人权保障的刑法制度上,并及时而合理地增设新型犯罪和国际犯罪的种类,在刑法中切实贯彻联合国刑事法治的基本准则。我国刑法的局部修改、补充和完善主要应限于刑法修正案和刑法立法解释两种方式;国家立法机关要适时地进行刑法典的编纂工作,在适当的时机,国家立法机关还可以考虑将对刑法典集中而系统、全面的修改提上立法工作的日程,以修订出更加科学、完备因而具有更长久的适应性的刑法典。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复杂的生活态势下,刑法典之实际运作很大程度依赖于犯罪论,以此作为中介性理论工具而将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精确加以对接,从而切实做到依法断案。中国和德国的犯罪论之构造差异,根源于两国刑法典对犯罪的不同规制方式。德国刑法典中规定的两重样态的危害行为,已注定了其犯罪论体系在基本结构上只能形成“客观不法/主观归责”的阶层式构造,进而在方法论上呈现一种从客观到主观的分析路径。中国刑法典中单一样态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决定了犯罪论体系毋须采阶层式构造而只须在既定的四要件体系的基础上,切实理解并诚心接受德国理论分析犯罪“从客观到主观”的路径模式。明确刑法典对犯罪论的这种制约关系,对中国刑法语境下构造科学实用的犯罪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前提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储槐植梁根林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典),这是现行刑法1979年颁布以来对刑法所进行的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修改。此次修订刑法典的基本目标是制定一部统一和比较完备的刑法典。所...  相似文献   

17.
冯亚东 《中外法学》2012,(3):607-625
在现代社会复杂的生活态势下,刑法典之实际运作很大程度依赖于犯罪论,以此作为中介性理论工具而将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精确加以对接,从而切实做到依法断案。中国和德国的犯罪论之构造差异,根源于两国刑法典对犯罪的不同规制方式。德国刑法典中规定的两重样态的危害行为,已注定了其犯罪论体系在基本结构上只能形成"客观不法/主观归责"的阶层式构造,进而在方法论上呈现一种从客观到主观的分析路径。中国刑法典中单一样态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决定了犯罪论体系毋须采阶层式构造而只须在既定的四要件体系的基础上,切实理解并诚心接受德国理论分析犯罪"从客观到主观"的路径模式。明确刑法典对犯罪论的这种制约关系,对中国刑法语境下构造科学实用的犯罪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前提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六九年四月十九日颁布、一九七○年一月一日生效的波兰刑法典取代了一九三二年的刑法典。它对处理犯罪的方法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主要有:1.诉讼程序的有条件中止(刑法典第27—29条);2.自由刑的期限(刑法典第30条第1款第2项,第33—35条);  相似文献   

19.
台湾惩治毒品犯罪的刑法规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普通刑法即刑法典第20章的鸦片罪;二是单行禁毒法,三是其他一些单行刑法和非刑事法律中设立的有关毒品犯罪的刑法条款。本文拟对台湾刑法典中的毒品犯罪及其修改动向加以述析和研讨,以期有助于大陆刑法界对此问题的了解以及大陆刑法典中毒品犯罪立法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预防和惩罚犯罪是刑法的基本功能.虽然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刑法比较适合当前的社会状况,基本上把近20年来新出现的各种犯罪行为纳入了刑法典,为促进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