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政府形象塑造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政府对公众的亲和力与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度.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为应对经常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必须重视政府形象的塑造,保持对公众较强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也就是说,只有继续深化行政改革,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加快公民社会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畅通公民参与政治的制度化渠道,才能塑造良好的现代民主政府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政府形象塑造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得到日益广泛的注重.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政府形象塑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剖析,着眼于政府形象的主客观统一性,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的途径:进行政府形象设计,保持政府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一致性、注重政府的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相符合、保持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侧重从理论层面来论述,而对于如何塑造良好的地方政府形象的具体措施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在具体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树立一个"民主、法治、廉洁、透明、高效"的形象,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公平、合理、有效、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转型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构建良好的政府形象,当今传媒的蓬勃发展为政府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思路。目前我国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着不注重运用传媒加强同民众的互动、不注重运用传媒宣传政府诚信行为、不注重运用传媒修复政府失信行为等问题。加强政府形象塑造,可以从建立健全政府与传媒的良性沟通机制、推进媒体管理机制创新、拓展政府形象传播方式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5.
政府的形象建设对政府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然而,政府行为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失信问题,塑造诚信的政府形象就要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从而提高政府的自身形象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威信。  相似文献   

6.
穆珂 《法制与社会》2012,(21):134-135
危机公关对于政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如何在危机公关中变危机为转机,利用好危机事件塑造良好政府形象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分析危机公关对于塑造政府形象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在危机公关中为政府形象加分。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从年初的雪灾到拉萨事件、从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阻到汶川大地震,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不考验着政府公共关系。其实从2003年SRAS事件后,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过程日益重视公共关系的作用。而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政府不仅可以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安抚社会不良情绪、缓解社会矛盾,而且有利于塑造政府的形象、提升政府的美誉度。本文着重探讨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以及在解决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大作用和危机管理中公共关系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民主化、行政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政府逐步意识到提高公众满意度,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并以实际行动满足公众对政府提供服务的期望,不断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努力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文章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引入政府形象的塑造过程,利用该模型找出政府形象建设中亟待弥合的部分,以求缩小服务质量差距,构建令人民满意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行政改革和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显得更为重要。新时期要求中国政府塑造勤政为民、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勇于负责和务实高效的形象。如何塑造这些良好形象,需要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减少腐败现象;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建立电子政府,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等。  相似文献   

10.
政府形象塑造的客体是社会公众,但其本质是要影响民意,所要获取的是民意的支持。民意即公众舆论,总与现实问题相关联,其形成、指向及功能往往影响着政府活动的方向与效果。如何实现与民意的有效互动,是政府形象塑造的关键。不久前发生在厦门的PX事件堪称政府与民意互动的典范,厦门市政府也因此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此,本文以此为例探析了政府形象塑造与民意互动。  相似文献   

11.
政府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是现代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政府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合法性、有效性的发挥。而目前中国政府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越位”、“缺位”,“失序”、“失衡”,“低效”、“扰民”,“腐败”、“不负责”等形象危机,已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为此,要建构起现代式的政府与公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政府管理与信息公开之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理要达到“善治”的标准就必须使政府的活动置于“阳光”之下,即政府应将行政信息公开,这是政府的一项义务。行政信息之所以要公开,因为它是实现公民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公开行政信息更是正当程序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WTO规则的重要体现;从宪政的角度讲,行政信息公开是人民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上的公众参与理论也论证了行政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3.
严琦华 《法律科学》2009,27(1):92-102
公共危机管理与处置既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也是法治社会研究的时代课题。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其实践模式就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中出现的一次重大突破或一次深刻的变化,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的根本性、方向性的调整。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与处置的现状,应当从战略决策的切入到战术模式的现实需要,通过公共危机处置的变革来拓展战术模式的范围,确定公共危机处置原则,建构技术与战术有机结合的公共危机处置模式,重塑公共危机处置程序,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与处置配套制度,以实现公共危机管理与处置内在和外在关系的平衡,并推动其公法体系和理论体系从以强制性行政管理为主旨的传统模式向以战略决策的切入到战术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模式的积极转变。  相似文献   

14.
论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彭伶 《现代法学》2000,22(6):136-138
政府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蕴含着无法估量的价值。政府信息公开法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论“政府固有职能”对美国合同外包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固有职能侧重于重新界定直接政府在各种政府工具中的地位以及限制合同外包工具的适用。美国政府重新审视和建构政府固有职能是为了从制度上解决合同外包带来的政府架空问题。因为它与公共利益紧密联系,其履行需要强制性地保留给政府雇员。基于合同外包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张力,政府责任需要被重新建构,而政府的内部能力需要增强。相比较而言,我国缺乏政府固有职能的观念体系,导致我国公共行政民营化走向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管理需要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对构建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公民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法乃是市场经济国家管理政府公共支出的一种基本途径,祖国大陆、我国台湾(以下简称“两岸”)均透过政府采购法规定相关政府采购行为,借以保障采购质量和有效控制预算支出并提升采购效率及效能,营造公平市场经济。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全球暖化现象世界各地灾情不断,台湾地区近年发生921大地震、莫拉克风灾、H1N1疫情蔓延等灾害;祖国大陆亦遭遇舟曲泥石流、四川汶川大地震,及各地发生之洪涝、旱灾等,接连考验两岸'-3局危机应变能力,并彰显出紧急采购之重要性。在遭遇各种灾害紧急状况下,因应紧急采购所需,两岸均有制订相关法律规定。本研究比较两岸之紧急采购制度,并参照相关实务案例,说明台湾采购法实施偏重法治化,但辅以行政部门采购稽核作业,及监察部门的审计稽查,均可对采购作业进行防杜弊端,避免不法情事产生积极作用。祖国大陆在政府采购法规范下,则较偏向因地制宜之弹性方式实施,可因应不同之地方需求,快速反应并确实符合实际灾害抢救需求,惟需注意相关稽核制度之管控。  相似文献   

18.
侯保龙 《行政与法》2007,4(7):56-58
政府存在的最大正当性在于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服务型政府按照历时态可分为三种类型:宏观服务型政府、中观服务型政府和微观服务型政府。文章认为,我国目前的政府建设正处于由中观服务型政府向微观服务型政府过渡时期,因此,建立一个权力制约的法治政府以及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应该是我国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新梳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由政府与市场的互动,论证一定意义上政府的竞争就是经济的竞争,而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基本法律,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中良好政府形象的树立。固立足于国情,提出重塑政府形象与完善我国经济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