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物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来源风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风险形成的来源是由于物业管理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从客观上讲,物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来源,主要是人们对物业管理存在着认识误区。这包括居民物业管理商品消费观念尚未建立,主要是计划经济下的福利制度的消费观念仍然存在,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特别体现在企事业单位内部物业管理自管房屋、房改房上,受长期“分房修房靠单位”观念的影响,没有形成物业管理消费的观念和习惯。一些…  相似文献   

2.
《天津人大》2007,(7):48-48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和财政经济办公室,通过网络征集市民对规范物业管理、完善社保制度的意见。据了解,意见征集期间,每天专题页面点击量近2万多次,群众就物业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近300条意见和建议。有的市民提出,不能让居住小区成为公权力的“欠缺区”:  相似文献   

3.
居民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已成为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构建和谐、优美的居住小区,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青浦区人大常委会从2003年开始连续四年将物业管理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监督形式,明确年度监督重点,督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不断加强物业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每逢酷暑,西瓜、甜瓜等时令水果便成市民的消暑佳品,市场上流行的培奉上是外来品种。很多市民或许不知,在金山区也有“四大名瓜”,即“金山小皇冠”西瓜、“珠丰”甜瓜、“多利升”阿瓜、“金山亭林”雪瓜。这些瓜有的鲜甜美味得赞誉,有的在评比中获得金奖,还有的则有百年左右历史,品质极佳,但是后来却逐渐淡出市民的视野,近年来又努力回归市民的果盘。  相似文献   

5.
四面八方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网上听民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和财政经济办公室,通过网络征集市民对规范物业管理、完善社保制度的意见。据了解,意见征集期间,每天专题页面点击量近2万多次,群众就物业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近300条意见和建议。有的市民提出,不能让居住小区成为公权力的"欠缺区";有的认为,物业企业经营理念应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  相似文献   

6.
甘晓 《探索与争鸣》2002,(12):27-30
20年前,知道什么是“物业管理”的人,屈指可数。也难怪,因为当时市民是缴房租、住公房,哪来的“物业”,自然就谈不上“物业的管理”!现在不同了,“物业管理”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衣食住行”四样,人们除了已经穿得暖穿得美、吃得饱吃得好之外,“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也已基本实现。这里的“有”,不仅仅指的是“有没有地方住”的“有”,而且是更具有自豪感的“拥有”的“有”。以上海为例,资料显示,眼下85%以上的市民拥有自己的住所,这个…  相似文献   

7.
深圳当选“全国文明城市”了!振奋的消息迅速传遍了鹏城的大街小巷。10月27日一大早,记者走街串巷,进社区、下工厂,面对面聆听市民的文明心声,感受市民的欢欣鼓舞之情!我为深圳骄傲和自豪“作为深圳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谈起对深圳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一感受,接受采访的市民不约而同地道出这句话,骄傲和自豪之情伴着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26日,《深圳市民邹涛关于发起“不买房运动”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现身网络,公开信中,邹涛质疑“难道我们注定要做一辈子的房奴?”此举引起轩然大波。邹涛说,截至7月中旬,“不买房运动”参与者已这到50多万人。邹涛,32岁,曾任深圳某公司执行董事,发起“不买房运动”之前,年入数十万,在深圳罗湖区拥有一套90多平米的住宅。现在的邹涛,租住在月租金1000元左右的房子里,他说打算卖掉公司和自己的车,全力开展“邹涛扶贫助困行动”,包括做一个与“不买房运动”相关的调研。  相似文献   

9.
周晔 《人大研究》2005,(12):24-27
2005年5月24日,深圳市民李红光苦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遇,到《南方都市报》以10700元登载广告,为其12条分别涉及建立公平社保、打破管道煤气垄断、降低出租车起步价等内容的建议寻找“婆家”[1],一时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李红光因何选择以“广告”的形式提出建议,而其所谓的“广告参政”行为又体现了哪些潜在的问题呢?从政治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事件。一、“广告参政”———偶然事件乎?深圳市民李红光以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的形式,谋求与人大、政协之间的意见传递与沟通的行为,不仅为李红光本人赢得了“维权谏士”…  相似文献   

10.
叶皓 《群众》2005,(12)
今年以来,我们南京市委宣传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精心打造“市民参与工程”,着手开展“市民论坛”、“市民学堂”、“市民参观”、“市民听证”、“市民欣赏”等特色活动。其中,“新城市‘市民学堂’”于今年1月8日启动,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市民关心的话题,隔周举办一次免费讲座,帮助市民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市民学堂”已成为南京城周末最有意义的课堂,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学堂,成为文化古都南京打造学习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亮点工程。“市民学堂”的成功实践“市民学堂”的诞生适应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