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例举了公文标题写作中常见的几种不规范现象 ,指出公文标题的拟写必须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 ,按公文写作的要求 ,制作出规范、科学的公文标题 ,维护《办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苗枫林同志是我国当代公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撰写了新中国第一部公文学著作《中国公文学,》确立了公文学这一新的学科,填补了写作学研究的空白。探索并总结了中国公文发展的几个规律,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有一年多了。然而,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仍然存在不少不符合《办法》规定的现象,主要有:文种错用、格式不规范、表达欠妥等毛病。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欧奋)为了加强省人大机关"学习型机关"建设,使机关各部门公文处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公文写作的能力,8月10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邀请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处长林媚同志在省人大老办公楼二楼常委会会议厅作了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文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文活动的重要工具。行政公文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特点和思维过程,决定了行政公文的实用性、规范性、简明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公文写作从属于实用写作 ,研究公文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文书。对于公文写作而言 ,难的不是格式和语言 ,而是内容的设定。公文内容的质量 ,取决于写作主体的认识能力。认识能力建筑在理论素养、业务素养和调查研究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基础之上。目前 ,公文写作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即 :由本体研究向边缘研究拓展 ;由有形研究向无形研究拓展 ;由经验研究向理性研究拓展 ;由纵向研究向横向研究拓展 ;由平面研究向立体研究拓展。  相似文献   

7.
公文写作内容庞杂,文种繁多。运用比较法实施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与文学写作比较,公文具体文种之间比较,同一文种内部比较,实例正误比较。通过比较寻找其中的规律,无疑能把握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公文写作思想表现为不是简单地、生硬地引用马克思主义词句,而是将其思想运用于公文写作中;公文写作必须以党的总路线、总方针为依据,注重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善于汲取别人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不同意见,精心构思,反复修改,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公文写作应根据表达的思想内容、行文目的和行文对象选用文种、确立恰当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者风采     
吴新元1954年2月出生。1981年7月临沂师专毕业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副教授国际汉语应用写作研究会、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中国秘书联盟常务理事;鲁东大学公文中心兼职教授;青岛办公室工作研究会顾问。主讲写作与摄影研究特长为写作、摄影艺术与文化遗产理论写作代表成果:1主持完成公文、  相似文献   

10.
公文写作的审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文写作在话语方式、结构布局、形象建构等诸多方面都有待于人们从美学价值的视角去重新审视 ,以为公文写作教学和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拓展公文写作学科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准确是公文语言的第一要素和本质要求。在公文语言中准确选词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六种:一要认真区别词语的理性义;二要严格区分词义色彩方面的差别;三要注意模糊词语和精确词语的选用;四要消除因多义词、多义词组造成语句中有关成份间的语法关系不明的现象;五是数字表述语要力求准确;六要使用规范的简称。  相似文献   

12.
公文因交际的需要和社会功能的作用,形成公文语体。公文语体的形成在它的内部因素上主要表现在:书面语的大量运用,文言词语的保留用法的运用,专业术语的运用,整句和长句子的运用,有句型整饬的修辞方法等方面,从而使公文语体具有简明、准确、庄重、规范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公文是党政机关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在公文写作实践中,存在着公文写作和处理时思维僵化的现象:格式不统一、滥用文种、照搬结构模式等等,主要原因在于文风不端正、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和创新性。改变思维僵化现象的主要做法是学习公文新法规、新标准,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公文质量,充分发挥公文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14.
介词结构是公文写作中使用频率较高、运用范围较广的语法现象。介词结构的使用范围、连用表达的组合特点、专用介词与固定句式的运用以及语法规范,都比较特殊。  相似文献   

15.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使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书面文字工具。公文中每个通用文种都有其明确的适用范围,在理念上要认真学习理解,在实践中要认真正确地使用。  相似文献   

16.
真实准确的语言是行政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但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务活动的动态性,使得公文中存在大 量的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恰当应用,可使公文内容的表义比精确语言更能反映客观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息息相关、配套使用的国家标准GB/T970 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这一直接规范公文格式的文件尚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为确保公文制作时格式的规范 ,更好地贯彻实施《办法》 ,应明确《格式》修订后的主要变化 ,以便于应用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公文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公安机关的公文工作中存在着各种问题 ,应该引起公安机关领导的重视。领导重视公文工作 ,提高公文工作质量和时效 ,要从六个方面来抓 :注重提高文秘人员素质 ,严把公文写作质量关 ,提高公文工作时效 ,加强公文工作质量管理 ,提高公文工作指挥艺术 ,不断提高自身的公文工作素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意见这种公文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意见确定为正式公文.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建议性、原则性等特点.按行文方向,意见分为上行意见、下行意见、平行意见;按性质划分,则分为规划性意见、实施性意见、工作性意见.意见的正文包括首部、正文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