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基层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坚持不懈地发展、扩大和推进基层民主,对于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刘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本质定位,从根本上回答了党的执政本质、执政资格、执政功能和为谁执政等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发展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的执政为民思想表现在四个方面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党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党获得智慧和不竭力量的源泉,也是党执政为民的基本工作状态;接受人民监督是确保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手中权力的有效机制,也是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管理国家权力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任务,也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4.
民主执政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执政党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追求在执政活动中的应有体现.在当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的执政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国家学说与我国国情实际相结合、构建新型人民国家政权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毋庸置疑的强大优势和生命力,它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主执政的根本制度平台.着眼执政体制的改进优化,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进一步彰显和释放其制度潜能,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落实民主执政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之中,最本质的要求是执政为民。如何贯彻这一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强调:“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明确了执政为民的关键在为民。因为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维护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党要始终坚持和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党的执政理念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管理创新与党的执政理念密切相关。政府管理创新既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贯彻好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人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这一执政理念决定了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必然是建立一个民主与法治的政府、责任与服务的政府、公正与廉洁的政府、透明与诚信的政府、精干与高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党的民主政治建设能力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围绕提高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党员干部要努力从观念、素质上消除各种障碍,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权力监督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确立这一执政理 念,既是社会主义内在价值的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内在价值和中国共 产党执政规律的统一,维护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9.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和目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一条基本经验和长期执政必须遵循的一条定律。执政为民的根本要义是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党的最高利益相一致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党的命运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执政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陈云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他主张人民群众利益至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和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研究和宣传陈云的执政为民思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执政安全问题是关乎执政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脱离群众危险是党执政的最大风险。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影响并激化矛盾和冲突的因素增多,我国社会进入了危机高发期。执政党防止和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坚持不断改善民生、充分发展民主、强化社会整合功能、健全党群工作机制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以此筑牢执政基础,实现长久执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壮大的全部依据,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所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要求。新形势下,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一是民主政治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构成社会政治的骨架和心脏,对于社会发展起着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二是民主政治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民主政治是一种否定等级特权,促进社会正义的政治体制。三是民主政治有利于增强社会信用。民主政治越发达,越有利于增强社会信用的水平。四是民主政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民主政治的内在制度、原则和范畴,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
游斐 《理论视野》2007,(3):60-61
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前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执政本质的价值取向和人民主权的政治架构,决定了中国政治合法性问题与传统阶级社会、现代西方社会合法性问题的本质不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具有实现、维护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发展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乔文魁 《求知》2011,(11):10-12
发展党内民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适应世界潮流、巩固执政地位的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我们党把发展党内民主放到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全局中来思考,全面提升了党内民主在执政党自身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形成了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总体思路,开辟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提出“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本质,这是一个新的概括和论断。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三个代表”科学内涵的深化和丰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思想集中体  相似文献   

18.
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金东 《党政论坛》2003,(11):15-17
鹿金东的《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坚定的发展观;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必须把“两个务必”作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要牢固树立起这“三观”,从而做到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中国共产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的事业就一定会走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刘红凛 《理论探讨》2020,(5):125-132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与执政观,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的政治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党的自身建设方面,还会涵盖到党的领导与执政方面,更涵盖到党的自身建设、党的领导、治国理政与民主政治建设等三大基本场域。故从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内核"延展开来,由内向外,党的政治建设呈现出三个层面的要求与内容结构,第一层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要求,第二层面是对党的领导的要求,第三层面是对党的执政与治国理政的要求;在这三个层面,党的政治建设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与基本要求有所不同。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既要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内核与政治本质,也要根据一定分类标准将党的政治建设的相关概念规范化、谱系化,以克服和避免相关概念混乱与模糊认识,同时通过政治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创造性地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9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它是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是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抓手;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把握好五个着力点:以人为本是思想认识基础,改进民生是重点内容,协调利益是重要抓手,转变作风是关键标志,制度建设是保障与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