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68年3月苏哈托正式当上印尼总统,至今已统治了印尼22年了。在长期的统治中,苏哈托政权既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在东南亚各国中,印尼的苏哈托政权是当政时间较长的政权之一。到1993年下届普选将是其当政25年。苏哈托是怎样建立、维持和巩固其政权的,该政权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本文在这里作个刍议。  相似文献   

2.
正式总统     
1966年和1967年苏哈托获得了许多职位和头衔。无论在国内或者在国外,人们都确信他的领导权已经巩固了。那么,为什么1968年初却又产生任命苏哈托为“正式”总统的另一个宪法问题呢?当事人苏哈托将军对行动阵线的领导人们强调指出,关于“总统”或“代理总统”的问题并不是他制造的,他极其厌恶任何“表示自发支持任命苏哈托将军为正式总统的声明”。苏哈托如果热衷于“总统”这个头衔,那么他在1967年3月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特别会议期间早就可以获得了。问题主要不在于头衔,而在于符合宪法的授权,以便于继续执行保持安定的计划。  相似文献   

3.
印尼是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由于苏哈托政权采取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印尼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不久以前,苏哈托在一次集会上宣布:“目前(即一九八一年)印尼的平均国民收入为360美元,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三倍”。外国报刊多数认为印尼国内的经济情况确有好转。这一成就主要是苏哈托政权凭借  相似文献   

4.
苏哈托总统在经济危机和政治动乱的背景下辞职之后,巴哈鲁丁·尤索夫·哈比比博士(Dr B.J.Habibie)在1998年5月21日出任印度尼西亚的总统。根据印度尼西亚宪法第八条,作为人民协商会议(MPR)在3月份选出的副总统,他在苏哈托任期余下的期限内继任总统。作为前总统苏哈托的门生和密友,他体现了那种象征着名声扫地的秩  相似文献   

5.
印尼苏哈托新秩序的“大选”丑剧演出前夕的“政治气氛”变得更加炽热。这就是苏哈托政权的头目们经常使用的词句。实际上,就是没有大选运动,所谓炽热的政治气氛仍然是存在的,并且变得越来越紧张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利益,特别是同以苏哈托政权为核心的印尼封建、军人官僚、买办集团的利益融合在一起的美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解密苏哈托     
《东南亚纵横》2000,(11):9-12
苏哈托1921年6月8日出生在印尼中爪哇日惹市附近的一个贫农家庭.苏哈托幼年时,父母离异,父亲抛弃了他,他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他先随祖母生活了一段时间,4岁那年,母亲再婚后才把他接到身边.不久他母亲又与第二个丈夫闹翻分手,苏哈托只好寄居在姑母家.他一边念书,一边帮助姑母干家务.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眼下印尼前总统苏哈托真可谓山穷水尽:财产被查封,自由被限制,检察人员对他一周一次的登门调查是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最糟糕的是,一直信誓旦旦声称自己没有贪污国家一分钱的苏哈托,近日却被人发现了其在海外的“钱窝”.经过大量艰苦周密的调查,印尼总检察院已经发现了苏哈托藏匿在欧洲和美国的财产,而且数目相当可观!马祖基对印尼《新声午报》记者说,部检察院已掌握苏哈托家族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财产情况,其中包括瑞士银行.这一情况目前已向瓦希德总统做了报告,但还没到向社会公布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从1968年3月正式就任总统到1998年5月被迫下台,苏哈托在位达30年之久,成为世界上总统任期最长的人。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内,印尼政局稳定,经济增长很快,国际地位也显著上升。一、利用军队控制国家军队是苏哈托维护统治的最主要工具。在苏哈托时期,“军队是惟一负有安全和政治双重职能的机构”①。为使军队名正言顺地参与政治,苏哈托提出了“双重职能”理论。1966年8月,苏哈托在陆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通过的军队“战斗信条”中明确指出,“武装部队的陆军从来不是政权的被动工具,也不是单纯的治安维护者。……它不仅对军事战术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负有责任”②。1982年,国会制定法律,规定军队不仅是一支军事力量,而且也是一支社会力量③。  相似文献   

9.
苏哈托将军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在1961年,那时他陪同纳苏蒂安将军到西欧进行了一次短期的工作旅行。直到1968年3月28日,苏哈托宣誓就任总统后八个钟头,他才出国作另一次访问,这次是到日本和柬埔寨。原来安排在1969年5、6月间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的国事访问,应贝尔格莱德、海牙和巴黎的要求(因为这三国政府当时有国内的困难)不得不推迟了。官方宣布说:这些访问,以及其他的访问,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在第一次以总统身分出国期间,苏哈托小心地避免仿效其前任的炫耀排场。苏哈托总统虽然不习惯于外交界的礼仪,但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奇迹。由于日本拒绝给印度尼西亚新的贷款,甚至有人批评他对日本的国事访问是失败的。虽然有不少推测,认为苏哈托的助手们对这次访问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但人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编者前言     
《微笑的将军——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苏哈托的传记。全书以记述苏哈托的出身、个人经历和他担任印尼总统前后各方面的活动为主,旁及印尼现代史的一个阶段,对于1965年印尼的“九·三○”运动以及其后的反革命政变,提供了较多的背景材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书于1969年出版,1970年修订发行第二版。本刊根据第二版版本译载,以供参考。这本书的基调是对苏哈托歌功颂德。作者 O.G.罗德曾在印尼居住多年,自称在写成本书之前曾作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实际上,作者是站在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观察事  相似文献   

11.
苏哈托长期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农村邮递员给他送来一纸非常简短的公文,命令苏哈托立即到部队报到。1940年6月1日,这位健壮、聪明的年轻人毫不困难地被录取在中爪哇贡朋的荷印皇家陆军军事学校。苏哈托在入伍成为一名志愿兵以前,对于当兵并不感兴趣。据苏哈托现在猜想,他当时是为了要到全国各地去看看而加入军队的。他象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冒险,希望军队能给他一种同他童年的贫困状况截然不同的冒险生活。经过多年的奔波流浪,既没有父母亲的家,也没有个满意的职业,也许他也渴望在这个军队集体中找个依靠。  相似文献   

12.
军队是苏哈托“新秩序”政权的权力基础,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但是随着苏哈托个人权威的加强,他与军队逐渐分离成两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军队的地位和影响有所下降。本文主要探究这一关系变化的原因。苏哈托后的三位总统在不同程度上对军队进行改革,有助于印尼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刊过去曾经发表过几篇文章,分析在苏哈托政权统治下的印尼农业问题及渔业问题。这一期发表一篇分析印尼林业问题的文章,揭露苏哈托政权大量廉价拍卖印尼森林资源给外国垄断资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到梭罗去的旅程,使小苏哈托第一次看到在边远的格穆苏故乡以外的世界。同他母亲、祖母和游伴们离别,对苏哈托来说是一阵极大的悲痛。但是他很快就把它忘掉了,享受着旅行的乐趣,看到他连做梦也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新地方。  相似文献   

15.
印尼一代"君王"苏哈托病逝2008年1月27日,印尼前总统苏哈托病逝,享年87岁。他留下六名子女、庞大财富以及一大堆争议性的问题。印尼当局28日为  相似文献   

16.
国家哲学还是个人哲学?——对印尼建国五基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五基虽然在苏加诺和苏哈托时期都被作为国家的基本原则,但其含义和功用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苏加诺时期,建国五基是一种政治设计.作为一种政治设计;建国五基存在目标的模糊性、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是苏加诺执政前期政治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苏哈托时期,建国五基被解释成一种个人哲学.这种哲学强调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并成了苏哈托加强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1982年5月印尼将举行普选。到目前为止,苏哈托已连任了两届总统,明年普选之后能否继续担任总统,这是关系到今后印尼政局变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行对苏哈托统治印尼的十五年进行评价,供读者参考。 (一) 苏哈托是职业军人出身,荷兰殖民主义者统治印尼时便参加了荷印殖民军,日本军国主义侵占印尼期间参加过日本伪军“保国军”,并担任过连长。印尼进行独立战争  相似文献   

18.
苏哈托统治印度尼西亚已经有十八年了。今后他将如何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本文拟剖析当前以他为首的政权所制定的对内与对外战略,以供参考。 (一) 1983年印度尼西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苏哈托连任第三届总统时,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在遭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衰退的严重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1981年的7.9%急剧降至1982年的2.25%和1983年的5%。面对世界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困难,苏哈托政  相似文献   

19.
1997年5月29日,印尼举行了苏哈托1966年执政以采的第六次国会选举。执政党——专业集团获胜,得票率超过预计目标,达70.02%(1992年为68.1%),创其选举历史上的最高记录。这为苏哈托今后的权力过渡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两个多月来,印尼政坛发生戏剧性变化。苏哈托被迫下台,副总统优素福·哈比比接任总统职务。印尼朝野上下,民怨沸腾的情绪有所缓解。社会动荡持续数月的印尼政局,终于落下第一幕。然而,苏哈托的下台,并没有解决印尼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危机。造成苏哈托政权崩溃的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