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外贸顺差不断增加,由此带来贸易摩擦加剧、国内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应从全球战略的高度,从互利双赢的思路来看待贸易平衡问题,推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以化解贸易摩擦,促进全球经济在合作、竞争、创新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新形势,回顾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商品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匹配以及经济制度的差异等是诱因,经济不景气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为贸易摩擦提供了重要背景,中国出口市场过于依赖美国增加了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在分析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原因及其对中美和世界经济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并推动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向价值链上游经济体寻求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发并不断升级。美国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本文从中美贸易摩擦现状着手,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经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进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起到了"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系统的开放战略和政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积极吸引外资。但也存在贸易失衡、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从而影响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指出,要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只有改善要素的禀赋结构,中国才能获得较大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具备了经济效率动能、结构转换动能、创新动能、制度动能和数字化新动能。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主动推进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构建,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进出口贸易展会等打造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重要的前沿阵地和新高地,推进国家标准国际化,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匹配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等,以全面的制度型开放大力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6.
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是区域层面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基于数据样本的实证分析指出:一方面,开放的规模与结构之间关联性较低,当内外贸、外资规模扩大时,开放结构并没有呈现同步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开放效益呈现同步提升和下降的趋势。因此,区域开放型经济在由量向质的转型过程中,必须要首先升级当地主导产业,提升主要贸易产品的结构,以品质和品牌实现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怎么解决铜仁地区的发展问题?办法是发展开放型经济,搞活招商引资,扩大与发达地区在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服务、旅游、劳务输出、贸易等方面的双向流动,充分利用这种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主体,引进外来资本以及这些资本所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加快发展铜仁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广东外贸结构性风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对外贸易总额不断攀升。但是,在外贸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外贸商品结构、外贸方式结构、外贸区域结构、外贸主体结构等诸方面的风险性因素并带来贸易摩擦困扰增多、贸易竞争力下降、贸易效益低下等严重后果,因此从各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广东外贸结构性转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历史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政治经济分析方法,对中美贸易20多年发展进程中的主要贸易摩擦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中美经贸的结构性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主要根源;中美在经贸关系上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特点;贸易保护主义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重要原因;反过来,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对外贸易决策也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贸易与投资一体化为主要方式的要素和产品的国际流动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改变的不仅仅是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更重要的是从生产经营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微观基础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贸易政策的选择与调整既要有利于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又要有利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提高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