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舒贵 《理论与当代》2016,(B12):53-54
2013年以来,黔东南州检察院按照“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长效扶贫”的工作思路,在州、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省、州、县各工作部门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结合施秉县双井镇实际情况,立足区位优势,紧紧围绕精品水果产业大做文章,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找准发展方向,强势推动扶贫攻坚,开创了“七个一”双井扶贫模式,探索出了检察机关扶贫攻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保靖县吕洞山区是一个苗族聚集区,辖水田河镇、葫芦镇、夯沙乡两镇一乡,人口近5万人。吕洞山区作为湘西州精准扶贫的四个试验区之一,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拼盘整合、全方位推动,着眼“四定、四网、四园、四战、四牌”,探索出“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当前,精准扶贫的大幕已经拉开,如何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直接关系到扶贫成效和村民的满意度。精准扶贫,重在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拒绝走马观花,大水漫灌。然而,在一些地方,扶贫干部轻“里子”、重“面子”,喜欢表面的花枝招展,而对真正的贫困问题视而不见,导致扶贫方向“走偏”。  相似文献   

4.
邹云  明星  白田田 《新湘评论》2014,(23):16-19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工作。记者深入十八洞村采访时发现,一年时间过去,这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建设起步、思想观念激荡——扶贫从“诊断”到“施策”更趋精准,“可复制”扶贫模式有了不少探索和创新,十八洞村民开始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5.
“力量再集中、产业再壮大、政策再倾斜”,为实现“当年整村脱贫、两年巩固提高、三年进入小康”目标,民乐县祭出了精准扶贫“组合拳”. 今年以来,民乐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插花型贫困片区扶贫攻坚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构建政策扶持、力量保障、基础支撑三个平台,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深度推进,使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内外联动、全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乡村生态旅游搞得热火朝天,贫瘠的土地上开出光伏之"花","互联网+"走进寻常百姓家……在盐池县花马池镇红沟梁村,一条条精准扶贫新路径,一个个精准扶贫新"创意",让这个贫困村摘掉了穷帽子,换上了新面貌。乡村生态游旅游业是朝阳产业,也是绿色环保的扶贫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盐池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发展旅游经济,也是一条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在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体(扩大)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4,(23):10-12
“精准扶贫”是去年习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一年时间过去了,记者来到地处大湘西的怀化,切身感受到怀化落实总书记“精准扶贫”精神,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重大机遇,创新扶贫工作思路、举措和机制,大力推进精准化、精细化、科学化扶贫,推动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路子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此,本刊和新华社记者对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传递出我省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我省扶贫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怎么定义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  相似文献   

9.
建始县是革命老区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扶贫县,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任务重。为此,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精准扶贫统揽县域工作全局,扎实贯彻好省委、州委全会精神,全力实施"五五四四"精准扶贫战略。一、立军令状、绘作战图,计划用"五年时间"  相似文献   

10.
扶贫"谁来扶、怎么扶"是精准扶贫面临的重要问题。精准扶贫应该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市场和个人的作用,形成合力,构建国家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导向、个人主动"四位一体"的扶贫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近年来,在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湖南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样板,彰显了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担当。“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  相似文献   

14.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推行精准扶贫,重点在基层;实现精准脱贫,关键在支部.那么,如何才能筑牢贫困村党支部堡垒,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有效领航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驻村以来,为了建强村党支部,我们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档案是精准扶贫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扶贫对象精细化管理、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贫困户精准化扶持的根本依据。本文回顾农村扶贫工作的历史,并结合新时期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政策要求以及精准扶贫档案的价值,分析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旨在发挥精准扶贫档案作用,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丰宁满族自治县是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县纪委监委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聚焦扶贫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坚持靶向发力、标本兼治,以精准监督执纪问责护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柯振华 《学习月刊》2014,(14):111-112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着贫困对象不准、情况不明、扶贫资金指向不准的问题,“撒胡椒面”、“扶富不扶贫”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造成扶贫资金流失,扶贫开发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精准扶贫”的提出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辽宁近日出台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明确,辽宁省将进一步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就是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做到户有本、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对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明确责任人,集中力量予以扶持。为保证精准扶贫实施到位,省定点扶贫单位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20,(4):29-30
兰州市共有国家六盘山片区的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3个贫困县和七里河区1个“插花型”贫困区。其中,榆中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有2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11年,根据国家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79万人,贫困发生率24%。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20.
杨文 《学习月刊》2014,(14):94-95
“文化扶贫”进入我国扶贫事业发展!的崭新阶段、是扶贫模式从“输血”扶贫、“造血”扶贫到“树人”扶贫的新发展、新转变、新突破,是由治标向治本的重大转折。诸多学者把目光集中在此.对农村文化扶贫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可谓各抒己见。基于这种情况.就目前农村文化扶贫的现状、问题、原因、对策进行一系列系统的研究.是理论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