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心灵捕手     
有人问我怎么那么喜欢摄影?这里面有两种潜台词,一种是说你拍得不错,你是怎么走上摄影之路的?另一种就是说你拍得好烂也会喜欢上摄影?可以说这类问题我无法回答,倒不是因为这两种潜台词的存在,而是摄影本身的言语不清的魅力和它的每一张都是永远的残缺,让人又爱又恨。喜欢或者说爱上一样东西,真的没有什么理由,更没有复杂的动机,跟恋爱的感觉雷同。记不清楚具体爱上摄影的时间了,那时候似乎是在大学三年级,似乎是在静谧的校园里,我跟摄影有了一面之缘。那一面之缘后,我开始跟摄影较劲了。我叫嚣着要修理“她”,一改“她”那让人受不了的冷傲…  相似文献   

2.
陈华革个人小档案:36岁。属羊。供职于公安部治安局,业余爱好摄影。陈华革的内心独白:我多么希望吃很简单的食物就能长出很丰厚的思想来。虽然我每年出去的时间很少,但是我的精神和思想已经行走了几千里几万里。陈华革的摄影理念:摄影是对光的歌颂,是对影的赞美,是对时间的狙击,是对色彩的拦截。陈华革新年愿望:在2004年举办个人摄影展。  相似文献   

3.
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回来,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图片交易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国际摄影节首次在我省平遥举行,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自己作为运城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有义务组织会员参加。9月19日1点40分,我们影协的39名会员乘坐运城开往太原的火车前往平遥。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23岁,有干部、工人、农民、记者、影楼摄影师,90%的人都是自费参加。为了节约开支,我们登记了一个21人的大房间和几个普通间,平均每人每天住宿费15元,大家住在一起,谈图像时代,侃图片交易,聊理想抱负,不论老少,不拘…  相似文献   

4.
带着几分喜悦,带着几许遗憾,中国第一个以图片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国际摄影节、山西省大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平遥国际摄影节于国庆前一日悄悄落幕。摄影节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和国际通行运作方法,在平遥这座黄土高原的古城里,将摄影艺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将国际摄影界与中国摄影人的相互交流和图片交易活动融为一体,在中国摄影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为中国摄影人进入国际图片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豪情满怀开创先河平遥国际摄影节一出手便充满豪气:聘请近10名国际著名摄影家在图片编辑与报道摄影…  相似文献   

5.
闲话昆曲     
正摄影,成为我退休后的一种爱好。一天,影友打电话约我去拍摄昆曲演出,我犹豫了一阵儿,还是答应去了。昆曲是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地点就在剧院的排演场,曲目是《桃花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昆曲的演出过去总是听人讲,昆曲看不懂,所以几十年都没主动去看过昆曲的表演这一次,因为摄影而欣赏昆曲,感到十分幸运。北方昆曲剧院的一批中青年演员,甘于冷清却功底深厚,以他们儒雅清新、流丽悠远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让我折服。之后不久,我又主动观看了他们演出的昆曲《红楼梦》,它同样深深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6.
我多次采访过警察,我常常饶有兴趣地用一种理性的目光观察警察,探索他们特有的精神风貌,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冷静思索着“警察形象”这个名词丰富的含义。也许是爱屋及乌吧,每当我耳闻目睹社会上一些人对警察的冷淡、指责与非议,心中总感到有几分忧虑、几分不安…… 我非常赞赏一位哲人对警察的评价:警察如同大厦底层的顶梁柱,看着障眼,走起路来碍事,但  相似文献   

7.
《公安学刊》2005,(4):20-20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察系程勇副教授撰写的《刑事摄影用光技术》一书已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刑事摄影用光技术》对刑事摄影用光的原理、刑事案件现场摄影用光方法和各类痕迹的摄影用光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书中融入了作者二十几年的刑事摄影实践经验和最新的公安科技成果,详细介绍了多波段光源、数码分色、紫外图像观察摄影系统等各种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列举了多种疑难痕迹的光学显现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书中有许多插图、表格和照片,形象直观、生动易懂,是专业刑事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刑事摄影工作者的理想工具用书…  相似文献   

8.
正年轻的时候,曾经玩过相机。但真正迈入摄影艺术的殿堂,应该是几十年以后在政协和几位朋友一起开始的。其中,风光摄影无疑是大家最经常接触、最喜爱的热门课题。一位摄影家曾说过:人像难在神情,风光难在意境。我在学习过程中也逐渐感悟到,风光摄影并非简单地记录客观的自然景象,它所追求的意境,很重要的是包罗  相似文献   

9.
根据形成过程和特点不同,水迹鞋印主要有GS、SS、ZS、等几种。照相法是提取水迹鞋鞋印的首选方法,本文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了低角度侧光配光摄影、定向反射光偏角摄影、掠入射偏振光摄影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平遥国际摄影节打出的是一张让世界了解山西、让山西走向世界的品牌。如何在这盛大的节日里让远道而来的中外嘉宾了解平遥,给他们暇留的几天日子里增添一些记忆深刻的乐趣?平遥县紧紧抓住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做文章,受到中外嘉宾的欢迎和好评。平遥国际摄影节是一次高品位的中西文化大交流。参与这次摄影节的有来自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顶尖的摄影大师,也有许多国内知名的摄影家。无论是国内外摄影精品展览,还是高级摄影编辑研讨,无论是通过大型幻灯、自助幻灯和文字图片进行的艺术交流,还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词已有了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摄影则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如以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公之于世算起,至今不过150年。而摄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进入艺术殿堂,则又要推迟几十年。但当人们把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来处理时,这门年轻的艺术形式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诗词与艺术摄影的关系,对于拓展创作思路,扩大欣赏诗词的视野,提高摄影的艺术水平,增强摄影作品的审美效果,都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母女三代:1913──1995阿娇这里有一个智力测验:两位母亲和两位女儿分三个苹果,每人分几个?答案很简单──每人分一个,因为这是三个女人:外祖母、母亲和女儿。下面我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三代女人的故事,她们是我姥姥、我妈和我。姥姥姥姥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富...  相似文献   

13.
对宗教圣地,我一向有一种特殊的好感,潜意识里总觉得真正的出家人都是有些仙气的人,有仙气的人选择的落脚点一定也充满着飘逸的意味。梵净山就显出了几分飘逸。它位  相似文献   

14.
年饭     
《小康》2016,(3)
正几十年过去,年逾古稀的我,江南塞北,吃过几十餐各式各样的年饭。想想年饭,颇有几分感慨:年饭、年饭,哪里仅仅是一顿饭啊,简直是一部历史一年中节日很多,不过,家乡人最重视的,是春节。而过春节的重中之重,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我曾经问过父亲,大家为什么把过年看得这么重。父亲说,种田的、扛活的、跑  相似文献   

15.
一位来自美国加州旧金山名叫卡拉·翁的先生在北京大学看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精品展后写下了一段留言,他说:我曾参加过许多摄影展览,但今天所看到的华美而高质量的照片,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中国,我所看到的照片都非常优美,人物与风光的拍摄自然而动人,非常喜欢这个展览,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在北大看到这样伟大的艺术。留言最后他用大字写到:确实:非常好!卡拉·翁的赞誉代表了众多参观者的心声,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和北大展出的12天中,有近1.5万人参观了展览。展览效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结果。中外摄影人和观众对摄影展的青睐是我…  相似文献   

16.
黄宏 《今日民族》2016,(11):13-16
正2008年,一场高考,马超结束了自己的高中学习,587分的成绩,对于想学新闻摄影的他来说,有4个地方进入了他的选择范围:北京、上海、四川、云南。究竟选择哪个地方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涯,他难以抉择。为了缓解压力,父母决定让他出去旅行。这位在浙江沿海地区长大的年轻人,因为旅行社的一张旅游宣传册,最终爽快地将旅行地和求学地都选择在了云南。"看到宣传册上介绍云南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酷爱摄影的我当时就痴迷了,但更为吸  相似文献   

17.
从鲜花盛开的五月到硕果累累的十月,开展“美丽乡村”摄影比赛,是我们政协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也是纪念人民政协成立六十五周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把省政协办公厅联合省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摄影比赛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在座的各位布置下去、传达下去、传播出去,动员全省各级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和政协委员都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把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搞好这次摄影比赛,我们还邀请摄影界的专家同绕“美丽乡村”主题摄影如何构图、如何呈现,以及如何评价作品等各方面为同志们作专业的辅导,相信大家的收获和启迪会很丰富。借此机会,我就开展好这次摄影比赛活动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家国难以兼顾。我认识一位老同志,几十年来忙于工作,很少管孩子。1977年恢复高考,他有一个孩子只差4分没有被录取。有的领导干部的孩子差几十分,经过“找分”(即利用职权,以错判分数为名,把分加上去)达到录取的目的。但他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见到阿兰先生是在《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先生的办公室里。身着土黄色休闲裤,灰色马夹的他,有着欧洲人典型的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尤其是那一抹“恩格斯”式的大胡子,使他看上去象一位英俊而潇洒的艺术家。阿兰·朱利安先生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摄影工作者。因受其舅舅马克·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家)的影响,从小便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把摄影事业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辛勤耕耘。他曾作过世界许多著名杂志的图片编辑,也曾为举办各种类型摄影展览而奔波于美国、法国之间。这次,他接受《人民摄影报》的邀请,带着世界各国许多著名摄影家的作品,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山西平遥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阿兰对于平遥的热爱,连我这土生土长的平遥人都自叹不如。曾有一位记者问到:“无论这次摄影节成功与否,您下次的国际摄影节会在哪里举行?”阿兰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在平遥。”确实,平遥这座精美无比的古城给阿兰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城墙,这里的民居,这里的街道,这里的人民无一不让他感到惊讶。也正是这座古城,架起了中外摄影的桥梁,开启了全世界摄影工作者的盛会。做为一名翻译,我在与阿兰一起工作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作...  相似文献   

20.
清水潭     
小时候,我常到外婆家做客。外婆家后面有几座不算高的山,山峰相连,碧草满坡,苍松翠绿,青竹玉立,牛羊遍地,颇有几分壮观之美。一条涓涓小溪沿着山脚蜿蜒流过外婆家的小屋。小溪的北面是山坡,南边是小道和田畴。溪流在离外婆屋子几十米处聚成一个水潭,水面约十几平方米,一米多深,潭水清澈见底。阳光照耀,微风拂过,潭水荡漾,波光粼粼,偶尔还有几条鱼上下窜动,涟漪不断。关于小潭的由来,有几种美丽的传说。一种传说是远古时代,我们的祖辈曾在此挖掘过金石,留下的深坑;另一种传说是穿山甲在山洞中修炼成仙后,洞就塌了,只留下洞口这个坑。我喜欢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