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汇率问题日渐凸显,美国政府的汇率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美国的汇率政治不断发展。这种汇率政治在弱势美元政策时期成为导致汇率保护主义加剧的重要原因。在中美两国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之争的背后,是这种汇率政治,即不同的政策主体或角色之间围绕汇率政策的出台所进行的博弈、斗争、折冲樽俎以及妥协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最近十多年来的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既不是货币金融问题,也不是贸易问题,而是汇率政治问题。尽管中国在短期内难以摆脱这种汇率政治的影响,但是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并加强与美国政府部门的磋商、协调以及合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美国的汇率政治在客观上推动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一机制的建立;而这一对话机制则为两国之间开展金融合作提供了平台。虽然特朗普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受到美国汇率政治的制约,但是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有效地抑制了美国的汇率政治对中国的施压。更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合作是进一步推动双边金融合作的重要契机。中美两国政府应该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达成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及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准入,以在微观层面上扩大双边金融合作的市场基础。从长远来看,中美金融合作的实质性进展也将是抑制美国汇率政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从国内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主动、可控、渐进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尤其是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呈现持续升值态势。随着全球经济危机阴霾逐步散去.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回升迹象,但仍面临就业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人再次拾起人民币升值问题大做文章。然而,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哪个国家贸易、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人民币升值及人民币汇率改革也不会选择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推进。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执政后的中美贸易摩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华频频发起规模较大的贸易救济调查,并首次启用了特保措施,从而引发中关之间的贸易摩擦。当前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是美国国内贸易政治多方博弈的结果,其中工会利益集团是保护主义最积极的推动者。因此,要缓解中关之间因贸易摩擦而形成的困局,应该关注美国国内贸易政治的因素,重视工会利益集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 ,有关人民币汇率之争被海内外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压人民币升值之势一浪高过一浪。然而 ,围绕人民币汇率是否调整、何时调整、多大幅度调整等焦点问题 ,专家学者与巨商政要莫衷一是。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应有的弹性 ,而汇率调整又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因此不论汇率调整与否 ,人民币都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美国花旗集团董事长等外宾时特别强调 ,“中国要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鉴于此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与《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 1 0月 1 3日 ,就“国际金融局势与人民币汇率机制”这一主题 ,邀请多方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讨。 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益集团与美国知识产权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个利益集团高度发达的国家,利益集团在其政治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利益集团既是美国多元参政的民主制衡机制中的重要角色,也是美国政府制定内外政策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国内因素之一。同样,美国知识产权政策的制订也受到利益集团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纺织品贸易历来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表面上是经贸问题,实际上是美国选举政治、利益集团、贸易保护主义、对华贸易歧视政策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美经贸争端对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因此,解决包括纺织品贸易在内的中美贸易争端,通过政治解决或借助国际贸易的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中国的利益,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人民币汇率水平通过影响对外贸易和国内外资本流动从而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目前我国所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从制度安排上符合今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汇率政策的目标取向 ,但从长远角度看 ,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快 ,人民币汇率政策手段的单一化将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目标冲突也将更加显现出来。因此 ,我国应制定适当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并注意汇率政策与其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 ,以达到国民经济内外部平衡 ,以实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期,“人民币升值”成为中外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美国财政部长斯诺的“汇率之旅”把这一问题引向高潮。但随着斯诺的无功而返,人们对于“人民币升值”的热情似乎开始冷却下来。但这并不代表“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此完结了。实际上,以美日为代表的希望人民币升值的一些人决不会就此罢手,而且中国面临着的国内“热钱”的投资压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是我国政府的一项艰苦的工作。侨务工作表面上看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没有丝毫联系,可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作为涉侨经济工作中重要的“引进来、走出去”,其实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也有着…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石油价格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同一时期的另一热点问题是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从理论角度分析,这两个经济变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国际石油价格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渠道和国内经济渠道,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将引起人民币汇率反方向变动;而人民币汇率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石油贸易途径,但影响并不显著.运用ECM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一个长期均衡关系,而通过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人民币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之间存在的是单向因果关系,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将引起人民币汇率的同方向变动,与理论分析结论相反;而人民币汇率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显著,与理论分析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迅猛发展的经贸关系对东亚经济合作、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在中日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我国却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国总价格贸易条件和中日双要素贸易条件将得到改善、比较价格水平将得到提升,同时也将促进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从而改善我国在中日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但也应积极防御汇率双向浮动给中日贸易利益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保建云 《国际观察》2008,26(2):33-40
本文以相关文献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贸易保护主义与政治商业周期传播及国际治理机制构建问题。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出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集团的动态博弈过程,显示出一定的政治商业周期(PBC)特征。一个开放国家的时间贴现系数越高则由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政治商业周期越可能发生。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治理机制要具有可行性,必须满足参与性约束、激励兼容约束与帕累托改进条件。为了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及政治商业周期的全球恶性传播,需要以现有国际贸易机制与区域性贸易安排为基础,构建与完善相应的国际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实体经济上看, 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小幅度调整并未给中国经济的总需求水平带来显著影响, 汇 改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是进出口、就业、消费、投资、经济增长等多项宏观经济重要指标都表现良好。从国际政治 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情况两个角度来看, 我国目前应当恰当地调整汇率和进一步完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4.
贸易问题引发社会分化和政治分歧,利益集团在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选和国会选举是国内政治结构变化的基本面,为因贸易受损的利益集团提供了有效的政治通道。大选中的贸易政策分歧,是利益集团之争,而非国家利益之争,政策分歧将会通过国内的政治进程加以解决。为赢得劳工组织和拉美裔的选票,奥巴马在贸易问题上采取了较灵活的策略。奥巴马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是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策略,也是不同利益集团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美国制定贸易政策的国内政治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政治分裂和党派分化日趋严重,政治进程越来越为少数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面对各种政治思潮和利益集团的掣肘,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目标同实际政策严重脱轨:一方面倡导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市场化和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却强化保护主义措施。这种二重性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美国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严重失衡,表明美国按自己的利益取向塑造世界经济秩序的能力在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相比于里根政府时期,特朗普政府本轮税改所面临的债务上限和经济下行空间都十分有限。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和主要贸易逆差来源国,短期内,中国面临资本外流和资产价格的下行压力;长期内,中国将面临人民币汇率调整、资产价格上涨和贸易结构调整的压力。为此,中国应着力营造良好的国内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合理区间内上下波动,适度转换美元债权的持有形式,建立开放合作新格局,提高对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以自身的经济增长潜能、稳定高效的金融体系和持久强劲的内需吸引资本流入。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掀起新一轮施压浪潮,汇率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博弈的一个新焦点,并将长期影响两国关系。但美国内各界立场并不一致,政府、国会和学界主流要求人民币升值,并提出各种施压方案,而另一些学者、经济分析师和离任官员则对此持谨慎态度,有的甚至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金融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和贸易问题的争论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定量分析中运用到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人均GDP、贸易距离等基本变量的贸易引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人民币对东盟6国的加权汇率这一变量,得到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然后运用得到的模型来评价在人民币全球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东盟各国贸易量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及时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必要性 由于几方面的因素,人民币汇率事实上盯住美元的形成机制越来越难以持续。第一,GDP同比增长速度已经快速回升到10.7%,今年一季度很可能接近12%,届时经济将进入明显过热的状态。第二,CPI同比增长已经在去年12月份达到1.9%,在年中估计会上升到4%-5%,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是行政部门和立法机构之外的第三大权力中心。1990年代,围绕中国最惠国待遇和永久正常贸易关系问题,相互竞争的两大涉华利益集团各自结成联盟,进行了纵横捭阖、声势浩大的游说活动,曾极大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决策。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涉华利益集团在中美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利益发生了变化,原有两大利益集团联盟出现分化重组,对华持负面态度的利益集团联盟有所扩大,而对华鸽派利益集团活动虽然较为低调,但实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