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旗帜鲜明地宣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辛的探索过程。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基本方略和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前,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道路自信,笃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理论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制度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林 《求是》2015,(3):11-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指引、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5.
有关法治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地位、内容和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问题,为我国的法制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新局面,深刻折射出人类社会一般意义上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制度、法治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特殊场域下所遵循的特殊性规律。本质观之,这些特殊性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全面依法治国工程中的自我展现和自我实现。历史观之,5年来的成就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规律性特征不仅对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良性的法治指引、增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贡献了创新性的法治思维,而且为世界各国法治道路建设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法治经验和法治智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思维层面遵循的是实践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仅形成了合乎自身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特质的法治理论、法治制度、法治文化,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法治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思维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逻辑起点和检验标准;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实践活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展现出来的实践思维形塑着其实践模式,包括领导模式、目标模式、制度模式和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宏 《奋斗》2022,(5):19-20
<正>2022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分析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9.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共同构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指引、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必须途径。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决定》强调指  相似文献   

11.
李树林  康媛璐 《实践》2015,(3):18-20
<正>核心观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突出亮点和重大创新,即新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列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等八大思想亮点;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关系——对六大关系的深刻阐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论述和新部署;新布局——"两个坚持"表明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及其内在关系;新方针——新十六字方针体现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与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命题,但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赢得最终胜利,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根本前提;基于我国国情探索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为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制度之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若干思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石;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的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因此说,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奠基者。  相似文献   

13.
正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法治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提出的一系列法治建设思想,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思想主要是:法治"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法治建设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引领和规范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法治建设要搞好顶层设计,既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目标、原则,又要切实管用;法治既要体现建设事业全局的要求,又要突出法治建设的关键;要与改革实践相衔接,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增强法治建设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要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来提高立法质量;注重通过法律的实施来体现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党和法治的关系。理解了这些思想,才能深刻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4,(22)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总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依法治国进程中一次重大飞跃和更高的目标追求。从党的十五大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4,(22)
<正>编者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相似文献   

18.
正道路是根本,关乎国家的命运,关乎民族的兴亡,关乎人民的福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是没有意义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贯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条红线,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四中全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施新州 《党课参考》2023,(Z1):170-179
<正>学原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从顶层设计为法治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步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首次提出的,什么是法治体系呢?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