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公猪去势手术时常遇到阴囊疝,多属先天性腹股沟管内环过大而致肠管从鼠蹊部进入阴囊内,当外科施术用精索、总鞘膜结扎法时也常发现精索、总鞘膜粘连在外环处,严重时肠管也会与总鞘膜粘连在一起。笔者曾对10余例患阴囊疝病猪进行外科手术去势时,采用把总鞘膜和精索分开结扎后将结扎好的总鞘膜固定在腹壁肌上,效果很好。方法 术部常规外科处理,皮肤用湖南资江氮肥厂消毒剂分厂生产的100g/L络合碘消毒,使猪侧卧,先将正常一侧睾丸去势掉,然后再用手固定好患侧睾丸并切开皮肤和总鞘膜,用止血钳固定住睾丸及总鞘膜,手握住睾…  相似文献   

2.
马、骡去势术后出现肠脱出者并不多见 ,笔者等在临床上对3头公骡去势后发生肠脱出进行了治疗 ,1头公骡由于肠脱出时间较长 ,肠管被后蹄踩破发生死亡 ,其余 2头治愈。病例  1996年 4月 5日 ,去势的 6头公骡在术后 3 0min未发生出血和其他不良情况 ;其中 1头公骡发生肠脱出 ,脱出的肠管有 6~ 7m ,严重污染 ,其中部分肠管被后蹄踩破 ,出血严重 ,发生死亡。 1996年 4月 12日和 1997年 4月 2 0日有 2头 4岁去势公骡分别发生肠脱出 ,去势手术顺利 ,止血充分 ;该 2头骡在术后牵遛约 3 0m发现有腹痛症状 ,不断有腹水从切口流出 ,随后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于小公猪先天性的阴囊赫尔尼亚,在去势的同时,采取对阴囊外壁紧靠基部的二层皮肤(即紧靠近腹股沟外环口的部位)进行一次连续缝合,经过百余例试验,证明手术简便,安全可靠。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1978年以来,收治猪腹壁结肠瘘9例,均获痊愈。 病因与症状 9例全系母猪,行大挑花去势时,因腹膜切口过大,肠管脱出于腹膜外,形成腹壁疝而坏死溃破,受损部肠管夹在腹壁创口内与腹壁创口粘连,日久而形成肠瘘。创口周围皮肤增厚,可伸进一指,从孔内不断流出粪便。 手术方法 横卧保定,堵塞瘘孔,术部消毒,局麻,围绕瘘孔菱形切开皮肤和肌肉约5~7厘米,并于瘘孔后方切透腹壁,缩性剥离肠管与腹壁粘连的结缔组织(加剥离不开,可将瘘孔连同部分结缔组织一起切  相似文献   

5.
肠吻合术,是将一部分肠管切除后,再把两断端连接起来的治疗技术。在兽医临床上,多见于大家畜的肠套叠、肠扭转、肠脱出、疝气、肠臌气以及某种原因致使某段肠管坏死不能治愈时,常采用切除吻合术。由于猪的肠管壁薄细嫩,不易缝合,则少闻施术和报道。究其常规施术,需用肠钳分别夹住两断端肠管拼拢进行缝合,而笔者改用黄瓜套入肠道,托起肠管进行吻合,效果甚佳。现介绍于后:(一)方法步骤 先按需要切除进行吻合的肠管粗细,选好大小适中的黄瓜,削光表皮,切去两头,保  相似文献   

6.
公马去势后肠脱出并不多见,笔者曾治愈一冽,现将个人体会简介如下: (一)病例 院实习牧场青色伊犁马,开放式去势法摘除两侧睾丸。手术顺利,止血充分。牵遛运动40分钟后,发现该马右侧阴囊切口内有白色球状物突出并逐渐增大,返回术地已有尺许小肠肠攀从切口脱出,该马全身大汗,急起急卧,并欲打滚,此时肠攀脱出米许,其颜色由白变红、发紫已成钳闭。  相似文献   

7.
泰县大泗乡红星村一头12岁黄牛,营养中等,因阴道底壁尿道开口的左前方破裂3~4厘米,膀胱从阴道脱出阴门之外,经手术治疗而痊愈。 手术方法 首先整复膀胱,先用清洁温水洗涤膀胱及外阴部,除去污染物,再用自配的生理盐水冲洗数次,将膀胱还纳骨盆腔内,并注入青霉素水剂80万单位,连续缝合浆膜及肌肉层,再内翻连续缝合粘膜层,涂布青霉素粉及植物油。对脱出的直肠,用温水及自配的生理盐水冲洗除去附着的污染物,对水肿的粘膜用注射针头乱刺放液,再次冲洗后,进行整复。  相似文献   

8.
猪嵌闭性腹股沟阴囊疝,多见于阉后的克郎猪和架子猪。临床所见:体温升高,呼吸、心跳加快,不食,疼痛不安,喜卧,阴囊肿大似球,硬固如木,多有发热。过去对本病采取手术切开梗阻肠管取出结粪然后缝合肠管还纳入腹腔,纵向捻转并结扎切除总鞘膜,闭锁疝环,最后缝合筋膜与皮肤。这样虽也可取得多数成功,但由于肠管切开的损伤,污染和缝合后形成的狭窄,对术后愈合和机能恢复有一定影响,有的甚至因肠管切口与腹膜或邻近肠管发生粘连而致失败。为了克服以上弊病,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闭合腹腔缝合法在手术治疗腹膜赫尔尼亚中较其通常的分层(腹膜、腹壁肌、皮肤等)缝合法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其具体操作: 1.闭合腹腔(指腹膜破裂后,肠管进入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问所形成的腔隙)。整复肠管后,沿着破裂的腹膜缘,将其缝合在同侧的腹横筋膜和腹壁肌上。 2.创缘缝合。将切口处的腹膜、腹横筋膜、腹壁肌、腹黄筋膜一次连续缝合对吻,再皮肤连续缝合对吻即可。如能在手术猪的腹部加一腹带更好。  相似文献   

10.
猪腹股沟阴囊疝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内环先天性过大,腹内压增加使腹股沟管被扩张,以及去势手术中保定不当等引起的临床常见病,且多发生于仔猪。笔者对可复性阴囊疝采用皮外缝合法治疗,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患侧阴囊增大下垂,触诊柔软带音响,有可复性,听诊阴囊部有肠蠕动...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校兽医院收治猫直肠脱病1例,病程8天,直肠脱出肛门外7cm。因脱出时间较久,直肠粘膜水肿、干裂并部分坏死。采用整复手术法治疗。将病猫后肢提起,用温肥皂水清洗脱出肠管,然后用1%普鲁卡因进行后海穴阴部神经传导麻醉。再用清水将脱出肠管洗净,后用1‰的新洁尔灭溶液洗涤消毒,清除脱出肠管上的污物及坏死组织,再用温生理盐水纱布兜住脱出肠管,从肠腔口开始,谨慎地将脱出的肠管内翻入肛门内,在送入肠管时用小导尿管细心地伸入肛门内,使直肠完全复位,以防套叠。整复后猫仍尖叫努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牛子宫脱出4例,牛阴道脱出7例,猪子宫脱出2例,全部治愈。 治疗方法 用干净的塑料布铺在脱出子宫的下面,微温水冲洗粘在子宫上的污物,再用10%盐水冲洗2次,在脱出的子宫上撒10g云南白药或消炎粉,然后将病牛赶起,令前低后高站立,由数人保定。一助手不断捏压病牛的百会穴,以防卧地。术者利用病牛的努责间隙将子宫缓慢地推送至阴道深处复位,阴门做内翻缝合后肌注240万单位青霉素,200万单位链霉素,每日2次,连用2天。同时灌服补中益气散,方剂:黄芪60g,党参40g,柴胡30g,  相似文献   

13.
猪肠管吻合术常需要助手和一定的手术器械。现介绍一种不需助手和常规手术器械的简易操作法。 (一)操作方法 按肠吻合术的常规操作法,切除坏死肠段,修齐两端肠管及肠系膜,然后用一根长5~7厘米,直径与肠腔一致的物体,塞进两断端肠内,使两断端连接对齐,右手的食、拇两指钳压住肠内物体两端,即可进行缝合。缝合完毕,将内物体压碎,送离术部。 (二)物体的选择 选用质软空心或质软易碎的实心植物。如辣椒、南瓜及块瓜的叶柄、白瓜或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造成去势马骡骨折或腹股沟肠脱的原因,不仅在于保定不牢,更主要的是未能坚决执行术前绝食的规定所造成的。因而我们在每次给马骡去势时,都详细询问昨夜是否饲喂过,并注意观察腹围,如已饲喂或腹围稍满,就改日去势。从而避免  相似文献   

15.
母猪子宫脱出的手术整复法作者自1990年以来,对12例母猪的子宫脱出进行了阴道上侧壁手术整复,均获成功。保定及清洗消毒用干净塑料袋将脱出的子宫套住,将母猪赶至一斜坡,左侧横卧,头部朝下,固定头部和保定四肢(室内操作可将后躯垫高),行腰椎麻醉后用0.1...  相似文献   

16.
发病情况及症状 1986年7月2日,一匹母马产驹时因胎儿姿势不正强行托拉而造成阴道破裂,引起肠管脱出来诊。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全身大汗,颤抖,不能站立。阴门外脱出肠管一段。 治疗 先将肠管用生理盐水洗干净送入阴道内,再将阴门连续缝合数针以防再脱出,将患畜抬起牵入四柱栏内保定。拆除缝线,右手伸入阴道把肠管慢慢送入腹腔,并确诊损伤部位在阴前壁,长度约7~8cm。  相似文献   

17.
隐睾病是指一侧或两侧睾丸位于阴囊以外的部位。如果睾丸通过鞘膜环,但未达到阴囊,则认为该马是腹股沟隐睾者(高胁腹者)。腹股沟睾丸,可以位于腹股沟管内或者下降通过腹股沟管腹环(外环)而位于皮下。皮下睾丸,通常能从外部触摸到;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以此法一般不能辨别。  相似文献   

18.
单切口双结扎缝一针公驼去势法公驼去势多沿用双切口不缝合的夹板骟及烧烙骟,其创口易感染、愈合慢,术后出血及阴囊内容物脱出常有发生。为克服上述缺点,笔者采用单切口、双结扎、缝一针的方法对118峰公驼去势,均收到较好效果。手术方法驼左侧卧保定,术部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19.
大家畜直肠穿孔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难医之症。目前多通过各种手术通路,如下腹部切口、坐骨大孔切口、肛门旁切口、直肠内单手缝合术等,来缝合修补破裂之肠孔。虽可使一些病例得到治愈,但存在手术时间较长、术式复杂、组织损伤和术后并发症较多等缺点。我院自1974年以来研究了后海穴普鲁卡因局麻,体外脱出缝合的方法,共试治8头,其中试验牲畜6头,临床病例2头,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缝合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在脐孔根部直接缝合疝孔,缩短了疗程,方法简便,用此法治疗300余例,疗效达100%。 手术方法 将猪绝食1天,仰卧保定,将前后肢分别捆牢,术部剪毛消毒、局部麻醉,由于仰卧使腹内压减低,腹壁松弛,这时疝囊内的内容物大多能自行进入腹腔,术者用手检查脐孔大小,有无肠管粘连现象,如果是粘连性脐疝,不宜使用此法,要采取开放性(切开疝囊)手术。 助手将疝囊皮肤提起,促使疝轮皮肤合拢,在距疝轮边缘根基部0.5~1cm处,用皮肤缝合针和16号缝合线,将皮肤和轮孔作两次荷包式缝合,使疝轮紧紧闭锁。一定要缝合牢固可靠,避免缝合肠管或其它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