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实践中,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等程序之前,酝酿提出干部调整动议包括提出意向性人选的过程。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基础。规范初始提名行为。是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课题,也是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浙江省上虞市围绕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这一难点,探索实施以多元主体提名荐优、综合量化比选择优、差额提名考察定优为内容的副职提任人选提名任用“三优”工作法,规范副职提任人选推荐提名机制,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提高了提名任用质量。  相似文献   

3.
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启动程序,也是决定干部任用质量的首要环节。近年来,敦煌市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关,不断规范初始提名程序,落实初始提名责任,着力推进初始提名环节的民主化、公开化和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工作必须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这说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已经成为党的干部工作中一项经常和重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丹江口市按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和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新期待,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并实行了提名主体、提名方式、提名程序多元结合的模式,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准确性和公信度,较好地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干部选任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启动程序,也是决定干部工作质量的首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之后各地对提名工作的程序、办法等不断探索,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如何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科学规范提名工作,促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笔者认为要把握和处理好五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部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研究提出拟提任或交流干部人选进入考察、酝酿、决定等环节之前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这对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源头上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建立健全和规范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度,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程序,也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干部任用提名缺乏规范的制度措施、缺少详细的程序规定和有效的监督制约、存在具体操作不好把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个人权力运作空间较大、容易产生用人上不正之风等问题,临泽县委开展了规范干部提名程序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临泽县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办法(试行)》,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初始程序和启动环节的“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干部选拔任用中问题相对集中、争议较多的环节,在操作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最后选人用人的失败。如何从理性上扩大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民主,完善干部选任初始提名程序,科学合理地规范初始提名权,提高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和准确性,是当前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庄浪县积极探索提名规范化、选任程序化、决策科学化、信息公开化和考核经常化的干部选用“五化”机制,破解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使选人用人公信度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推进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乳山市结合承担省委组织部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两公开四差额选任干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等试点工作,综合运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胡凡 《党政论坛》2011,(23):48-48
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启动程序,也是决定干部工作质量的首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以来,各地对提名工作的程序、办法等不断探索,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3.
董鹏 《团结》2013,(6):43-47
“初始提名”制度是目前我国党政干部选拔制度的子系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阶段,是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首要环节,在等额选举的前提下,更是选拔和任用干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干部选拔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是指对干部的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监察和制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预防和纠正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也是选准用好干部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落实群众对干部选任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就是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让群众了解、参与、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这是提高我们选人用人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 ,也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干部监督制度,是中央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成果,为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武器。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这四项监督制度,对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0,(2):4-4
《学习时报》11月30日刊发了题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专访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就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答该报记者问时强调指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方式,重点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提名行为。全面分析民主推荐结果,不简单以票数决定干部任用,防止误用不讲原则、不负责任的“老好人”。  相似文献   

18.
干部考察工作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程序和基础性工作,也是防止选人用人失误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把握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干部考察工作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各级党组织正确任用干部提供了比较科学可靠的依据。但是,从当前一些干部暴露出来的问题看,考  相似文献   

19.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方向和最终结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近年来,各地在提名内涵的深度、提名主体的广度、提名范围的宽度、提名方式的维度、提名责任的力度等方面都作了一些积极探索,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多个不同样本,也为我们继续深化探索特别是从向度上予以规范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干部评价选拔中进行民主推荐和测评,是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成果,并被确定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一个必经程序。干部民主推荐和测评的制度、程序、做法日趋完善。随着改革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笔者认为,在干部推荐测评中如何扩大民主,应当把握好“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