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前不久,笔者随贵港市生态乡村工作调研队来到覃塘区蒙公乡蒙公村高禁屯,放眼望去,只见屯中水泥路四通八达,干干净净,几乎见不到一点垃圾,看来作为清洁乡村示范屯,高禁屯当之无愧。正当我们为高禁屯出色的保洁工作而啧啧称赞的时候,突然,有人指着路边草丛里的一小块东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叫起来:"看,那不是牛屎吗?"大家纷纷凑上前去,经一番仔细辨认之后,都频频点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笔者走进田东县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但见入屯水泥路宽敞、干净、路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口放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屯中央的革命村史馆、凉亭、综合广场错落有致……自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那恒屯全面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被评为广西"绿色村屯"。基础设施"亮"起来"右江河畔看那恒,红军码头浪翻腾;新村建设结合好,美丽乡村最迷人。"那恒是坐落在田东县右江河畔的一个自然屯,  相似文献   

3.
生态巴鲁屯     
正这里,依山傍水,村前村后果树翠绿,清澈的灵岐河绕村流淌;这里,村容整洁,一条条洁净的硬化路贯穿全村;这里,民风纯朴,村民亲如一家般其乐融融。这就是田东县北部山区的朔良镇巴鲁村巴鲁屯。巴鲁屯位于朔良镇西部,全屯共25户128人,板栗是主导产业之一,全屯发展600多亩,2015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2万元,是大山里的富裕屯。近年来,富起来的巴鲁群众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按照生态  相似文献   

4.
农惠波 《当代广西》2013,(17):34-34
近年来,那坡县提出了"绿满那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路,大力倡导"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现代农业发展意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工作相得益彰。2012年,百合乡清华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其中者兵屯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树立了生态产业富村的成功典型。从者兵屯20多年的发展路子中,我们真切看到生态怎样富美了一个曾经光秃秃的村屯。  相似文献   

5.
<正>融安县沙子乡三睦村石岩屯地处融安县桂东南的"四十八弄",是一个典型的大石山区古村寨,常住人口300人。2007年,石岩屯先后获得了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和"柳州市卫生村"荣誉称号;2014年11月,又荣获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荣誉称号;如今,石岩屯正热火朝天地争创国家AAA级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努力实现生态乡村向生态乡村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是  相似文献   

6.
正青山、绿水、彩绘、葱园……走进柳州市柳江区三都镇觉山村中觉屯,彩绘在墙上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大字便映入眼帘,让人印象深刻。沿村道慢行,满园葱香扑鼻而来,"人"字形屋顶轮廓清晰,文明乡风随处可见,优美环境让人流连忘返。2017年3月,中觉屯被确定为"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综合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后,三都镇精心编制建设规划,拉开了综合示范村创建的序幕,通路工程、文化工程、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各项建  相似文献   

7.
<正>1月27日,在河池网公布的河池市首届"最美乡村"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罗东村崖宜屯榜上有名。崖宜屯位于罗城县小长安镇西北部。"几年前,屯里的路面坑坑洼洼,破旧的瓦房参差不齐,卫生环境非常糟糕。"崖宜屯村民黎水成谈起家乡的变化时说道,"在城乡风貌改造后,全屯早已焕然一新,不仅房屋变漂亮了,还添加了社庙广场、文化楼、篮球场、图书室等设施,日子过得舒服多了。同时,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正融水苗族自治县近年来积极构建以支委会为核心,理事会、监事会、调解会、产业发展协会为支柱的"五会治屯"村民自治新模式,改变过去村"两委"单一自治模式下的"大包大揽",屯级支委会真正发挥基础组织功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当地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屯级公共事务理事会的作用,通过  相似文献   

9.
"现在,任何时候任何人到仙桥屯参观清洁乡村工作,都可以见到干净整洁的村貌。"天等县上映乡党委书记李日泽谈起该乡桃永村仙桥屯清洁家园的成效,满面笑容,"群众主动性非常强。"仙桥屯有42户195人口,采取"一联十"的做法推进清洁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都安瑶族自治县申报的5个自治区级生态村已通过初审。目前,都安县树立示范榜样,打造生态名镇名村,重点打造大兴乡池花村花康屯、地苏镇兴利村头亮屯和下坳镇板旺村大旺屯等示范点。这些示范点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最美乡村"花康屯"在我们村里,庄头村尾到处绿树荫浓,错落有致的居民楼房,令人赏心悦目的花圃,还有水泥硬化的篮球场和戏台……"大兴乡池花村花康瑶族新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11.
<正>村前小河清清,两岸绿树成荫,远处青山如黛,近处鸟语花香,村道干净整洁,来往游人络绎不绝……这是笔者在忻城县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看到的景象。内城屯的美丽变化,正是忻城县实施"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忻城县积极开展"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活动,重点对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泮水村下才屯,大塘镇龙安村那赖屯、寨南村三寨屯,马泗乡马泗村果  相似文献   

12.
一屯两猛将     
正在河池东兰县大同区板坡村弄肖屯,养育了壮族开国中将覃健和游击队猛将韦汉超两位时代民族英雄。"一屯两猛将",至今仍被传为佳话。开国中将覃健被刘震上将称为"一代名将"的覃健,1911年生于东兰县大同区板坡村弄肖屯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受革命思想影响和军事斗争洗礼。1929年12月11日,覃健参加了邓小平等发动领导的百色起义和在起义中成立的中国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他与东兰县农民自卫军一起被编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29日,田阳县洞靖镇念堂村陇吓屯组长鄂元祥在自家厨房里拧开水龙头,"哗哗哗……"清亮的水一泻而出。"我们屯2015年9月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1座容量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现在已经竣工,全屯220名群众都喝上了放心水,大家都很高兴。"鄂元祥自豪地说。自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以来,按照"饮水净化"的目标要求,田阳县洞靖镇全镇上下掀起了一场水源净化行动。据了解,洞靖镇2015年实施的靖安村甫安屯、雪平村甫平屯、多感村多感屯等9  相似文献   

14.
灰瓦白墙的新楼掩映在群山叠翠中,宛如乡村"别墅";甘甜澄净的山泉水引到了家里,瑶民称之为"幸福泉";活蹦乱跳的小豚狸啃着青草……好一幅美丽的山村画卷。这里是凌云县沙里村弄怀屯,一个纯瑶族屯。曾经,这里"无水无路无土地,木房四面透寒风。"2011年,全屯30户156名瑶胞还"蜗居"在山沟沟的破瓦房里,人均年纯收入仅1500元。缺粮食、住房差、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求医难是弄怀屯  相似文献   

15.
昔日混日子成风的金城江区保平乡古帝村古帝屯,如今在屯党支部的带领下创业致富,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和谐屯。  相似文献   

16.
正"哇,这个村子真漂亮啊!要是我们村子也搞得这么漂亮,估计娶媳妇都不愁啦。"3月5日,在大新县恩城乡陆榜村苏屯,来自该县桃城镇宝新村新屯的村民冯梅凤高兴地说。"苏屯是生态乡村建设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屯,今年1月份的‘美丽崇左’生态乡村示范带建设现场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今天我们桃城镇宝新村新屯的22位村民代表来这里学习取经。"桃城镇镇长周瑞伟对前来迎接的恩城乡副乡长杨兰平说。  相似文献   

17.
刘慧 《当代广西》2011,(20):9-9
9月26日,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援建顶茂村纳岜屯新农村示范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天峨县三堡乡顶茂村纳岜屯举行。 出席启动仪式的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指出:龙滩公司援建纳岜屯新农村示范点是一个惠百姓、利群众的工程,体现了龙滩公司心系贫困地区、情牵困难群众、关注民生、回馈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难忘两所屯     
正我家住顾府街"两所屯",一"所"是曾经生意红火后来却"自取灭亡"的工人诊所;另一"所"是臭名昭著的公共厕所,不过现在,它已经干净无臭、堪称星级了。经常会有人问我:你家住在哪里?我绕来绕去讲不清楚,直到有一次开了窍,灵机一动,便说:我家住顾府街"两所屯"。这下好了,别人一听就明白了。以后,我就沿用了这样的说法。这里说的"两所屯",一个是工  相似文献   

19.
<正>6月15日,鹿寨县四排镇和木村木料屯的梁军站在本屯的抗日纪念碑旁,抚摸碑身刻写的《击寇雪耻篇》29个自卫队员名字,他的手停在爷爷梁启承名字上,激动地说:"我爷爷当自卫队员的时候,杀死一名鬼子缴获一挺机关枪……"尽管自卫队抗敌故事听了无数次,但每复述一次,梁军还是非常激动:打鬼子前夕,木料屯来了韦国正(韦纯束,后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李明两位中共党员,他们在十锦乡(今鹿寨县四排镇的木料屯、鹅颈屯、中平屯和本山屯)以教师公开身份,边教书边组织群众自卫队  相似文献   

20.
<正>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村前小河清清,游人如织……最近,笔者来到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瑶乡的美丽蜕变令人欣喜。那平屯的变化正是田林县实施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今年来,田林县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宜居乡村活动,重点对旧州镇者务屯和平满屯、乐里镇田平村新寨屯、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潞城瑶族乡旺吉村俄外屯等5个广西"绿色村屯"进行建设,让绿色资源真正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