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建》2016,(6)
正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父亲爱念"老理儿"。他说:"这是老百姓的规矩,要是啥都不讲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干啥就干啥,是要遭老天报应的。"父亲的一个战友在县土地局工作,很多人想通过父亲疏通关系。父亲板着脸,来者一概拒之。父亲说:"人家是公家的干部,不是为我当的官。我不图啥好处,也不管这些事。"不贪名利,生活简单,这是父亲的养生"理儿"。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8)
正从小我最怕的人是父亲,但最爱的人也是父亲。怕他,因为他对任何事都很严苛;爱他,因为他给予周围人润物细无声般的温暖。父亲致力于金融服务工作已经33年了,"忙"是我对父亲工作状态的唯一感受。记得上小学时,每天早上父亲骑着"大二八"送我上学,充满欢声笑语的十分钟路程成了我们父子二人每天最长的独处时间。再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一个情感是共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脚下的土地。"中华民族同样属于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凝聚我们这个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精神资源之一,同样是那永不衰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6,(6)
正儿时,我就爱听父亲讲革命故事。一个个英雄人物在我心中构筑起了光辉形象,让我对红色党旗充满了无限向往。读书时,我学习了党史。当我知道了在革命战争的血雨腥风、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中,一代代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奋斗不止,伟大的党便深深烙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正>父亲去世已经34年,这么多年来,他好像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古铜色的脸庞,花白的头发,黑色的布鞋,打着补丁的灰布中山装,这一切,是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父亲生前经常对我们几个子女说,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父亲把对家属、子女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4,(5):59-61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和许许多多普通的家长一样,疼爱子女,期望他们能够成才,将来有益于社会。毛泽东一共有过10个子女,为革命先后献出了7个。作为父亲,他的内心是沉痛的,所以他对幸存下来的孩子的爱更为热烈、深沉,因此,“爱”是贯穿在他教子思想中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而离开了我们,剩下母亲一个人孤单地拉扯我们。母亲的身影在我周围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送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母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4月30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任弼时同志诞辰110周年。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于2013年底采访了任弼时的小女儿任远芳,她向我讲述了体现父亲战友谊夫妻爱儿女情的那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大家亲切誉为"党内的母亲"父亲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坚定地维护党的团结,反对轻易搞"路线斗争",从不偏听偏信,倾力抵制各种"左"右倾错误,因而挽救和保护了许多革命同志免遭迫害  相似文献   

9.
李建贵 《先锋队》2012,(20):36-37
正我是一名矿工的儿子。当时,和父亲在一个队,他经常对我说:"要学会吃苦,要干一行爱一行。"父亲的话,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从此以后,无论从事井下工作,还是井上工作,我始终牢记父亲的话,用行动实践着他对我的教导。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爱岗敬业,人生才会幸福快乐!我参加工作32年,从事管理维修工作22年。在很多人眼里,管道维修工是又苦又累的工作,但我热爱我的工作。22年来,不知  相似文献   

10.
杨清 《湘潮》2011,(11):24-27
〉2011年,是我父亲杨奇清诞辰100周年。他出生于1911年农历十一月初六,逝世于1978年11月24日。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33年了,他那笑容可掬的慈祥面容,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父亲是一个性情开朗,永远与困难作斗争,在哪里都能找到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11.
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为此,父亲很是失望。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2,(14):26-27
左太北说,我是1940年5月生的,8月份就开始百团大战。所以我实际上跟父亲就呆了三个月,那时候我刚刚三个月大。我并不太了解父亲。到了1982年,母亲突然把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写的11封信给了我,这些信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觉得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3.
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  相似文献   

14.
善良的胜利     
当一个人尝试去做一件他做不了的事情并得到大家的帮助时,就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有场小联盟棒球比赛.这场比赛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很想打好这场比赛,其他队友也是,尽管我们都只有7岁.这是该赛季的最后一场赛事,我们都想以尽可能好的成绩结束整个赛季.随着比赛的推进,双方比分越来越接近.机会来了,轮到我击球.我向教练席那边看过去,教练正在与我父亲交谈.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父亲、伯伯和叔叔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说,我是在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教育和党的熏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着一些别人不曾有的优越感。但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为实现自己入党的愿望,我苦苦等待了多个年头。我老家在乡下,父亲是一名乡镇干部,很小的时候,我就随父亲到集镇上求学。父亲是个严肃且很有原则的人,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我们兄妹几个就更不用说了,近乎苛刻。他还时常教育我们要做个诚实守信、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叔叔是一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全村人的骄傲。父亲便拿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爱和痛苦的伟大的父亲。他的爱之博大。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人格魅力和传奇的故事中感受得到。但他内心深沉的痛苦却并不是我们常人所能体味的。毛泽东共有10个孩子。其中杨开慧生了3个男孩。即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贺子珍生了6个孩子。其中3个男孩,一个是下落不明的毛岸红(小毛),一个是在江西出生也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7.
今年农历三月初六是清明节,正是我母亲的百年生日。母亲享年80岁,这些天来,我格外怀念母亲。1952年初冬时节,我出生在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交界处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岁多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但她的家教是不可替代、万般珍贵的。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他们都长我10多岁,我记事时,哥哥、姐姐都长大成家了。这就使母亲对我特别地疼爱、呵护,走到哪把我带到哪。  相似文献   

18.
正父辈之爱似我们身上温暖的外衣和贴身的背心,如影随形,丝丝环绕。从父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尽孝的幸福,也汲取到了爱的力量。奶奶今年93岁,心智清明,健康和乐。爷爷于2010年才去世,享年91岁。初识我家的人,知道后都说:你家真是好福气,老爷子、老太太如此高寿,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熟悉我家的人都夸老太太真是福气好,儿子仁孝照顾周全,老人安享晚年。而对他人的议论,父亲却很淡然道:照顾好父母,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在父母有生之年,当儿女的能多陪伴一天,多尽孝一刻,就是他生活中最开心的时光。父亲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他今年已是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笔者母亲徐树英已经去世12年。母亲离开后,我曾数次用文字记录了她平凡而精彩的一生。但在这12年的时间里,每当我想起母亲,想起她入党后把一切都交给了党和国家,在战斗和工作中的无私奉献与舍己为人,以及在生活中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父亲和我们的点点滴滴,就觉得母亲伟大而无私与朴实无华一生的闪光点非常之多,  相似文献   

20.
我父亲跟闻一多、杨振声都是朋友。我母亲文学修养非常好,懂中医。我兄弟姐妹10个,6个是共产党员我的祖籍是山东蓬莱。1929年,我出生在北平。我父亲叫刘康甫,教中文的,写得一笔好字。当时,我父亲在清华大学工作,后来从清华到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时,齐白石那些人都在艺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