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在农八师一四四团活跃着一大批依靠科技、大胆管理、善于经营的能人,他们成了职工增收致富的"领头羊"。该团十五连职工陈汉兴,喂养了50多头繁育母猪,每年的养猪收入在七八万  相似文献   

2.
在农二师二二三团农六连,有这样一位善经营、懂管理、能吃苦的人,他就是令人刮目相看的职工丁富堂.在团场优惠政策的引领下,他走种养结合的致富路,几年来,丁富堂一边承包大田作物,一边发展庭院养殖业,每年的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成为该连科技致富的标兵,也成了大伙心中顶呱呱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四师六十二团职工围绕团场城镇化建设,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唱"活了增收致富戏。这几年,该团种籽公司大棚种植户徐建军每年种菜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前不久,大棚种植的毛芹菜卖完,他又赶紧种上了黄瓜、西红柿苗。和徐建军一样,程强等人也靠大棚种植鼓起了"钱袋子",促进了团场职工家庭多元增收。  相似文献   

4.
<正>段德华,男,汉族,1964年出生,西山农牧场二连职工。他踏实肯干,在农业种植上谦虚好学,勤奋钻研农业科技,大胆试种新品种、运用新技术,从一名普通职工发展到现在的致富能手,近3年每年纯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成为全场干部职工学习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正七师一二六团一连职工周玉兵总投资500多万元,在该团办起了第一家大型养殖合作社,1年来,周玉兵吸纳了20名职工群众参与这个养殖合作社,走共同致富道路,并解决了10名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周玉兵在该团一连承包了2000亩土地。近几年,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再加上棉花市场价格上涨,他每年种地经济收入在150万元以上。虽然在种地上已经发家致富了,但周玉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二师二十九团的果园连续遭受冻害,致使果农的收入降低。团党委、工会为使果农增加收入,鼓励和引导职工发展大棚种植业和果园养殖业,使职工实现多元化增收。该团职工毛章云在自家的果园空地上建两座占地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已3年了,每年收入就可达到3万元以上。职工华山连  相似文献   

7.
5月以来,农二师三十四团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土专家田秀才在传授技术。今年以来,该团有2000多名职工受惠于这种农家课堂。近年,该团涌现了一大批经济能人和种养大户,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可观收入激励着收入不高的职工奋进。许多职工在主动接受每年常规科技培训的同时,纷纷与身边的致富能手交朋友,向他们学经验,讨点子。今年,该  相似文献   

8.
普普通通的衣着,白里透红的脸颊,温柔中透着精明能干的眼神,说起农二师三十三团十二连养猪大户黎远秀,职工都说这是个女能人,种植养殖样样在行,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家庭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赵学义,在农九师一六一团俨然已是一个名人,他去年仅羊毛收入就达3万元,养羊业纯收入达12万元。赵学义是一六一团十三连的一名普通牧工,今年43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依靠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在团场自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自营经济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他多次评为团先进生产者、青年致富能手等;2007年,他被评为兵团职工自营经济百佳示范户。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杨维民带着妻儿从四川来到新疆,夫妻俩一边承包大田作物,一边发展庭院养殖,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成为农场科技致富的标兵。农场为鼓励扶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七连职工杨维民在考察过内地养殖珍珠鸡  相似文献   

11.
伽师总场九连职工阿迪里·卡德尔,依靠多种经营率先脱贫致富,他两次被总场党委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被农三师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任何荣誉的背后,都是努力和艰辛。对于阿迪里·卡德尔而言同样如此。记得在那些艰苦岁月里,他每天起早贪黑忙碌在地里,每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有一家名闻世界的大饭店,职工的年收入在万元以上。这家饭店的党委、工会却号召职工学会第二技能,并且在职工的业余学校中开设各种专业班,帮助职工实现这种愿望。 他们是怎样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他们认为:职工当前收入虽然不低,但大部分职工很难在饭店干一辈子。饭店需要用更年轻的职工来代替他们,职工也需要为自己的将来谋出路。饭店开展了多种经营,集团设立了许多新的企业,为职工的就业创设了条件。但这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独立自主的经营实体,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农六师芳草湖农场不断涌现出一批多业并举的"三栖"职工,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该场职工代军夫妇,开商店、粮店、修理店、经营机车,开展多项经营,每年的收入都在14万元以上;一连职工丁子洋,在种植土地的同时,又经营机车,他的妻子同时又搞养殖,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六连职工李玉兵,他不仅种地、开商店,还利用闲暇时间跑出租车,这样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在10万元左右。还有三连职工王勇一边经营机车,一边种地,又开了手机专卖店。还有的职工积极参加劳务队,每天出去打工当"钟点保姆",通过打工方式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4.
<正>3月29日,对于农六师军户农场一连职工马洪喜来说是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天他不仅搬进了新楼房,而且与该场373户各族职工家庭在同一天被农场党委授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马洪喜是军户农场一连的一名职工,这几年来,他承包种植了几十亩地的酿酒葡萄,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小日子不仅过得红红火火,而且夫妻俩乐于助人与邻里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去年农场在场部兴建保障性住  相似文献   

15.
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十分重视职工素质培训,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科技之冬等一系列旨在提高职工养殖技能和种植技能的职工素质培训工作,并收到了明显成效,职工们  相似文献   

16.
我叫杨文中,是乐山市中区牟子镇菜利村原党支部书记.近几年来,我瞄准市场需求,依靠科技,每年种菜2.8亩,纯收入1.2万元以上.今年,种植番茄、茄子、黄瓜等,目前已收入7850元,纯收入6350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职均收入每年保持两位数地增长。在这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批的致富能手,刘保明、赫东升就是其中的典型,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致富的答案。科技种植引领致富:刘保明是该场农二连职工,1989年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二连承包土地。他在科学种地上舍得下功  相似文献   

18.
农九师一六二团农一连党员蔡大刚,自1994年被职工选为连队职代会职工代表,1998年被选为师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委员、团职代会职工代表以来,真诚为民,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及时把职工意见反映给上级领导,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蔡大刚,今年33岁,从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依靠科技,严格管理,承包土地一直都没有亏过。年收入高时达4万元,低时也在1.5万元以上,多次被评为团丰产攻关能手、青年科技致富状元、优秀党员等。他每年带头承包土地,带头把产品交公,带头推广新的种植方法,在职工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他有一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13,(12):7-7
阿里巴巴给“淘宝村”的定义是,全村有超过10%的家庭经营网店,且全村电子商务收入每年在1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致富女强人     
徐翠枝自1996年在西山农牧场五连承包土地以来,善经营、会管理,从未亏损过,特别是近3年来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只有初中文化的徐翠枝,自身文化基础差,为了搞好生产,她拼命看书,连队阅览室里有关农业科技方面的书几乎她都看过。徐翠枝啥时候身边都带着一个小本子,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对种田有用的技术资料,他就认真地记录下来,没事的时候,她就喜欢仔细琢磨,并将这些技术大胆地运用到自己的承包田里。一年下来,光小本子就记满了三四本。冬天,别人都在打牌看电视,她却一有时间就请教技术员和有经验的老职工,向他们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