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各级政府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我国保持了多年的低生育水平,有的地区已逐步过渡到零增长,但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出生缺陷人口累积增加、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以及人口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十分突出。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给人口工作带来的新变化,与时俱进,转…  相似文献   

2.
李萍 《今日海南》2007,(7):40-40
构建和谐海南必须注重人口安全问题,使人口发展及其相关领域各种风险因素得到相对控制,避免或化解可能出现的危机。海南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以往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海南的人口问题也正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迁移、  相似文献   

3.
1973年起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而后独生子女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相继出台并全面实施至今的30年内,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发生了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相似文献   

4.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草案)》作说明。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基本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  相似文献   

5.
何劳 《传承》2000,(Z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因此,我们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研究和解决如何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意义及其艰巨性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和全国一样实现了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实…  相似文献   

6.
中发[2000]8号(二○○○年三月二日)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一、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江西省的计划生育工作,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取得了明显成绩:出生率逐年下降,已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妇女总和生育率已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保持较高水平,长效措施比重很大。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江西省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率有较大的提高,从1982年的75.42%提高到1999年的89.76%。其中,结扎率为55.26%,上环率为28.85%。这为有效防止计划外怀孕和出生,尤其是多孩出生,降…  相似文献   

8.
张渝民 《福建通讯》2002,(12):23-24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以来,经过20年的工作,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已实现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降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做出了积极贡献。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江津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累计少生人口100万,人口从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进入了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江津的计划生育工作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在多次被命名为省、市、全国先进集体基础上,2001年江津市又被中央宣传部、国家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被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最佳文明单位”。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工程世纪之交,新一届计生委班子面对过去的成绩和荣誉,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和盲目乐观的情绪。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张永宏在领导班子会上提出了“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  相似文献   

10.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安居乐业,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再生产进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类型。中国同时错过了在1949年后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期间解决人口过快增长问题的时机。  相似文献   

11.
以“融入上海”为主题进行了记实调研和理论思考,展示出上海城市发展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不断加剧,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吸纳移民实现城市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从1970年代以来,上海就基本完成了人口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生产类型转变,特别是上世  相似文献   

12.
2022年1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首次达到千万级,人口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为0.34‰。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组数据表明:我国正处于从人口正增长向人口负增长的转换时期。2022年,我国人口能否避免负增长?“三孩政策”的实施成效备受期待。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少生1700多万人,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高增长到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省人口计生工作在"十五"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十一五"继续保持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多项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2008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6.72%,省人口计生委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4.
人口惯性增长在低生育水平下,人口总量增长速度趋缓、逐渐走向停滞的状态。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后,由于过去的高生育率导致总人口中年轻人口占很大比重,当这些年轻人处于育龄时期时,出生人数超过死亡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劳力的隐性失业问题相当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控制人口基数。我国正处在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型阶段,人口规模庞大而且增长迅速。到2000年,我国人口比1980年增长了3亿左右。今后十年,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人口仍将增加近2亿。继续增长的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约束条件。古人曰:“一夫不  相似文献   

16.
从去年开始,学术界就开始对中国人口政策反思和自省。而1月6日的13亿人口日更以其强烈的象征意义,昭示着由国的人口政策到了一个总结和反思的阶段。中国人口从12亿增加到13亿的时间用了10年的时间,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这一时间可能会提前4年甚至5年时间到来。中国的人口已呈现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特点,并连续10年维持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丽丽 《人民论坛》2013,(7):130-131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户籍人口出生数和自然增长率迅速增加,形成人口出生高峰。文章围绕这一特殊的人口现象,分析朝阳区户籍人口出生和自然增长的原因,探索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对区域人口发展的影响,预测“十二五”期间朝阳区户籍人口出生和自然增长的趋势以及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文英 《创造》2012,(10):43-43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暨宁蒗县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的一年,紧紧围绕宁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增长,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世界人口统计学权威、国际人口科学研究协会主席、奥大利亚学者约翰·考德威尔指出:“过去20年的经历,使得结束人口不断增长成为可能,到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将呈下降趋势。”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其中包括欧洲大部分国家、加勒比海岸的许多国家、远东的6个国家。要保持世界人口长期稳定,平均每个妇女生孩子必须不超过两个。欧洲现在平均人口出生率是1.6%,已令一些东欧国家所担忧,保加利亚福利部长埃相思·马亭甘芜说,他的国家由于“高婴儿死亡率和低出生率”现象正使人口逐渐减少。乌克兰学者伊凡·科瓦斯挂出…  相似文献   

20.
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对其核心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变迁的需求 ,都受着人口问题的制约和影响。人口增长、老龄化、剩余劳动力、体能素质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问题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五大人口问题。因此 ,必须致力于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而最根本的则在于解放生产力 ,依靠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