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白艺术是指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启发诱导的指针指 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留有一定空白,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消化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空白的完形刺激物,就会情 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去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善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 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填补和完善它。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极为愉悦的感 受。笔者就政治课教学中的布白艺术做一浅谈。  一、布白艺术在教学中的实施 1.引言的布白艺术。 引言…  相似文献   

2.
选题之艺术与艺术之选题,是监狱学理论研究辩证思维的同一方面,是指作者将题怎样选好之技巧来撰写监狱学论文,以独特地表达其思想观点与其学术主旨的一种思维之法。选题新颖,则论文出新:选题得法,则论文得法;选题出色,则论文出彩,才能开启监狱学理论研究之门的“金钥匙”,才能写出思想有深度、理论有前瞻、观点有创新、风格有吸引和文风有新鲜的出彩论文。  相似文献   

3.
从本体论意义讲,“一画”乃是一根通贯宇宙——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从宇宙生成论和绘画创作论意义讲,“一画之法”乃是通贯宇宙——艺术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一画”论的产生,主要受到道家哲学和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一画”论将笔墨技法与绘画原理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本质,从理论上阐明了画家在创作中如何获得自由,将传统画论推向新的理论高峰。  相似文献   

4.
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下“空白” ,就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有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绘画讲究“布白”艺术,即画家将整幅画留点空白不着色,虚实映衬中使画意更浓郁,给人以独特的美学欣赏价值。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情感的“阴晴圆缺”,借鉴这一艺术手法,适时适度地来点“布白”,也就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打住话题,制造悬念,交由学生或思考,或讨论,或质疑,从而活化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布白”的运用得恰到好处,因此,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这么几点。一、“空白”不等于“不明不白”。“布白”应与前后知识体系、教学环节丝丝紧扣。教师给学生留下“空白”后,…  相似文献   

6.
当课堂上偶发事件出现时,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挥者或掌舵人──教师,应该如何妥善地处理或应变,使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下去呢?这就是应急艺术所研究和回答的问题。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的应急艺术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借题发挥法 当课堂教学超出“备”的范围,突然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且影响正常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借题发挥进行处理。也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之中,利用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意外情况,借题发挥做“文章”。比如,一位教师正在讲辩证法的矛盾观时,突然从门外飞进一个足球,在…  相似文献   

7.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的班主任老师规定:学生迟到或早退一次罚款一角,旷课一次罚款五角,上课说话或做小动作一次罚款两角,不交作业或考试不及格一次罚款三角,等等。教育学上谈到过对学生奖励和惩罚之法,其中所说的惩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作出评价,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某些不正确的、错误的思想行为,以期改正之。惩罚有批评、谴责、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等方式,而偏偏无“罚款”项,笔者认为,此“罚款”之法有好多不相宜之处。 1.“罚款”,把严肃、复杂的教书育人工作庸俗化、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8.
赵狄娜 《小康》2023,(12):72-74
<正>滕氏布糊画的第五代传承人郝如香,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创新探索。“中华百艳,华夏一绝”,形容的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丰宁滕氏布糊画。在20世纪90年代的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由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滕腾创作的滕氏布糊画一鸣惊人。“远看如绘画作品般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近看又像雕刻艺术般富有层次和立体感。”  相似文献   

9.
一幅字画,如果全部涂满,一点空隙不留,绝对成不了艺术品。在中国的绘画、书法艺术中,非常讲究留有余地,以求整幅字画错落有致、均衡和谐,即所谓布白。政治课的教学也应讲究布白的艺术。所谓政治课教学中的布白,是指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思维的特点,有目的地留出一段空白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思考、练习、回答、辩论等,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及教师在授课的具体过程中,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有断有续,有紧有松,通过对授课速度和节奏的控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新时代的地方立法工作者,应当做好“三种人”——加强全方位学习,努力做好“全科人”;树立问题导向,努力做好“有解人”;把握大局大势,努力做好“本地人”。只有做好“三种人”,立法才能立得住,立法才能行得通,立法才能真管用。地方立法工作者务必坚持人民至上,立人民需要之法;务必坚持守正创新,立地方特色之法;务必坚持问题导向,立务实管用之法。  相似文献   

11.
韩昌黎之“陈言务去”,前人已多有论述。有的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其语言的艺术创新;有的从文体学角度,探讨其散文或诗歌的艺术创新。但笔者对此等探索仍有意犹未尽之感。通过韩愈全集的阅读,结合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笔者认为“陈言务去”实乃一种革新精神贯穿于韩愈的整个文学创作及学术活动过程中。这一革新既是文学、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虽然“世界公民”不过是一个比性的提法———因并无“世界宪”,何来“世界公民”。然而这一词却隐含着“超越国家与文化的差,遵循人类文明之普世价值而行”的理念,而这种普世价值之于“世界公民”,与一个现代国家的宪法之于其公民,在逻辑上有一种大致的对应关系———只是前者遵循“无形之法”,而后者遵循“有形之法”。使我思考有关“世界公民”问题的由头,是去年的“9·11”事件。纽整,趋向理性,但这种第一反应,也不能不让人思考当今中国教育的人文缺失。当今的教育,有多少关于人性、人权、人的尊严、生命的可贵的内容?有…  相似文献   

13.
四川的壮族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壮族有“布壮”、“布依”、“布土”、“布僚”、“布偏”、“布越”、“布雅依”、“布板”等多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总少不了些“零言碎语”,或引入,或过渡,或提示,或插入,或总结。它们是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课堂主体教学语言,它们分散、零碎,可又不可或缺,少了它们,一堂课的教学就像做一件衣服,少了精心布局的细针密缕,就难以构成完美的艺术品。我们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零言碎语”的构思与设计。一、引入语要精粹。引入语或激情引趣,或联“旧”唤“新”,或设疑启思,或述文立“标”。如“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危机”的引入语可这样设计:资本主义经过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其生产关系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依然…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开头和结尾都是不可缺少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话固然有其道理。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讲课仅有好开头还不能说是“成功的一半”,还需要有好结尾相呼应。当一堂课快结束时,学生或久坐而显得精力困乏;或情绪被深奥知识和精湛教学艺术感染,这都要求结尾比开头和主体更吸引人。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令人钟情  相似文献   

16.
<正> 年关将至,街头一片洋洋喜气,你拿红包,我办年货,个个红光满面,人逢节日精神爽。然而,却有这样一些人,似乎还不急着回老家过年,依旧活跃在城市的闹市口、人群中,在路人毫不防备的情况下突然上前拦路“骚扰”,或行骗、或哭诉、或强索,用尽七十二变,使人不禁大倒胃口,避之而不及。跟踪聚焦街头此类人群,虽然“骚扰术”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中,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类版本及破招之法,过年上街也就不必再担心有这般“不期之遇”,遭遇各类“骚扰”均可轻易破解。  相似文献   

17.
宪政(constitutionalism)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它是宪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宪政的概念,西方学术界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1.认为宪政强调宪法的权威,承认宪法是“法之法”;2.宪政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人权;3.宪政权力来自于“合法”和“同意”;4.宪政是一种制度安排。宪政作为一种政治理想与制度安排,简单地说就是民主政治。具体来说,对于宪政可以这么理解,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中国人对宪政的追求从清末民初就已开始,但是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与…  相似文献   

18.
影响及思考“呆滞的思想”一词源于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他在其《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教育领域事实地存在着两类“呆滞的思想”:一类是“仅为大脑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另一类是“教育体制自身形成的僵化思想”。当前,学校德育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不在不重视,而在不实在;不在不突出,而在不渗透;不在不知情,而在不贴心;不在不活动,而在缺实效。产生这些问题原因的背后必然有其“呆滞的思想”,这种“呆滞的思想”影响着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客观地说,不剖析“呆滞的思想”在德育工…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美的事物总是热烈向往的,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如富有美感,就能大大增强学生听课的情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使课堂教学富有美感,不仅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精美,各教学环节科学合理;还要求教师仪表端庄,精神饱满;讲课的声音宏亮悦耳,抑扬顿挫;手势潇洒自如,启人心扉;板书新颖别致,简洁醒目。要注意避免上课时唾沫星子满天飞,前排学生遭“水灾”;黑板擦个不停,“雪花”飘悠悠,前排学生喊怨,“白”了少年头。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六美:内容组织美、环节安排美、自我形象美、语言艺术美、教态自然美、板书设计美。创设出具有美感的课堂“磁场”,使学生自然“磁化”,从而有效接受“道”的教育和熏陶。  相似文献   

20.
1月5日,2009亚洲艺术高端市场博览会(AATS)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开幕。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当代艺术市场也遭遇很大困难,艺术投资人对市场失去信心,2009AATS“迎难而上”在“拐点”制造“回冲”!其主题是反映“美、真、善”的严肃艺术,并力求建立“亚洲自主审美体系”,让世界文化市场对接中国。来白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