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斌 《政治学研究》2023,(5):154-168+211
一百多年来,中国政治学学科与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之间一直存在或隐或现的紧张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学方法论具有塑造史观的功能,而外源性史观与具有高度历史连续性的中国政治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政治学的传统的“三大方法”致力于“求变”:制度主义方法论和理性选择主义方法论塑造的史观试图改变“中国性”,阶级分析方法论起到拯救中国的作用但因放大其冲突论而曾招致政治动荡。“中国之治”是固本革新的产物,如何解释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政治学的当务之急。本文主张在“找回阶级分析”并弘扬其整合性功能的同时,发掘基于中国历史文明和政治实践的“中国性方法”的历史政治学,以此在研究重大议程中重塑史观,回归政治学的“求治”之道。  相似文献   

2.
一百多年来,中国政治学学科与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之间一直存在或隐或现的紧张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学方法论具有塑造史观的功能,而外源性史观与具有高度历史连续性的中国政治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政治学的传统的“三大方法”致力于“求变”:制度主义方法论和理性选择主义方法论塑造的史观试图改变“中国性”,阶级分析方法论起到拯救中国的作用但因放大其冲突论而曾招致政治动荡。“中国之治”是固本革新的产物,如何解释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政治学的当务之急。本文主张在“找回阶级分析”并弘扬其整合性功能的同时,发掘基于中国历史文明和政治实践的“中国性方法”的历史政治学,以此在研究重大议程中重塑史观,回归政治学的“求治”之道。  相似文献   

3.
王一帆 《团结》2009,(5):48-50
政治生活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政治学研究如果离开了现实,缺乏对政治现实的回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政治学学者更应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出发,创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只有建立在中国历史和现实基础上的政治学理论。才有可能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才有可能对现实的政治发展起到理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尚明轩 《团结》2009,(1):52-53,64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的革命家。他站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起点.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剧变.开拓了中国社会前进之路。并在政治思想、理论方面留给后人许多值得回味与思考的历史遗产。他以丰功伟绩和杰出思想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其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期以后,在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发展的这一背景下,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地缘政治理论。在国际关系学说里出现了"地缘政治学"这个词和这一学科。中国从其地缘要素来讲是一个多元地缘政治国家,但纵观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被一直搁置。随着新大陆的开辟和融合,中国已经错过了"大融合"号的这一末班车,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1世纪下的新全球竞赛中,中国应重新审视海权和陆权的关系,做到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移。  相似文献   

6.
刘强 《民主》2011,(8):13-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及领导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历史.充分证明了这种政治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非常符合我国国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在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了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1,(5)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具有伟大思想启蒙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研究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首先要认识其作为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本身的历史意义,还要把握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做出的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影响,既体现在无形中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进程,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促动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提供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0,(40)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丰富的饮食保健文化积累,香港虽然被英国统治了一百多年,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仍然根深蒂固。重视饮食滋补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在英国统治期间,各种外国保健品充斥港岛,但是,大部分香港人还是遵循传统,身体疲劳虚弱时喜欢喝补酒,或者用滋补品烫汤、偎粥,所以大陆的补酒在香港一直很受欢迎,其中最有名气莫过于张裕集团公司出口的至宝三鞭酒。在香港的许多商场都可见到这种装在古色古香,看似并不高档的红包装盒内的补酒,作为酒类,其知名度和消费量胜过其他一些名酒,作为保健品,它是大陆出口香港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协商”的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并坚持的政治发展道路的组成部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的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人民政协制度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3)
张学良在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政治生涯中许多做法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本文拟对他"九一八"事变"不抵抗"表现,做一考察分析,从侧面追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阴谋历史,使我们对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表现有更多了解,这不但有助于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也会引领后人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思索,审视历史,警策未来。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史的视角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同春秋战国时代一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时不仅民族主义成为主宰中国政治外交的洪流,“外交政策群体”也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这个群体不仅包括精英,还有许多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成为政治力量、成为外交政策群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中国的华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玉菡 《各界》2010,(1):87-90
20世纪的中国,群星闪耀。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史称“宋氏三姐妹”,可谓是这个世纪的璀璨明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舞台上,“宋氏三姐妹”随同她们的丈夫,以个人的突出才华和贡献改变了中国历史,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对中国妇女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值得称颂的是,“宋氏三姐妹”作为女性而言,她们出生伊始,便走在时代前列,在多方面开创了“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的首要目标就是民主政治的实现。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现状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并留下了历史的深深印痕。因此,在中国迈入全面实行民主政治之路的21世纪,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和实践,于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香港、澳门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中国大陆与港澳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制度比较有哪些异同,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认为无论大陆或是港澳,公务员制度还是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公务员都要严守纪律,忠于职守,服从上司,清正廉洁,提倡公平竞争,依法办事,岗位轮换,晋升唯功等等。本文着重探讨今后中国大陆与港澳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制度比较有哪些特点。一、在政治上,中国大陆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而港澳公务员将坚持“政治中立”,对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中国(国家公务…  相似文献   

15.
环境政治是洞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理论和时间理论,为中国环境政治构建“理念创设—制度供给—实践探索”的分析框架并运用“理念—制度—实践”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环境政治建构过程是一个以理念变革引领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变革,进而迈向环境治理理念、制度和实践“同频共振”的现代化过程。中国环境政治经历了“短暂间歇”“密集调适”“稳中有序”的演变历程,理念、制度与实践这三重要素在不同阶段的组合叠加及其作用强弱,共同塑造了建构中国环境政治的实然结果。同时,责任政治逻辑、注意力配置逻辑和场域构造逻辑,分别扮演着维持中国环境治理理念创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接续性、治理实践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独特角色,共同形塑了中国环境政治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16.
方芳 《学理论》2010,(23):169-170
吴稚晖作为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抨击清预备立宪等方面。因此,研究其思想,不仅对于探索他早期政治思想的演变,正确评价他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准确把握其日后的政治流向十分必要,而且也有助于认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便人们更好地总结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以至世界历史上也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革命史上,长征发挥了打通门径、扭转时局、推动历史的关键作用,也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资源,并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举行了一系列长征纪念活动,总体而言纪念规格越来越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内容日趋丰富,社会功能愈加彰显。长征纪念活动既是带有很强政治属性的一种仪式和象征,也是新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一个窗口和缩影。通过对长征纪念活动的考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扪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脉动,更深刻地认识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一位英国记者亲身经历了辛亥巨变,他第一时间采访了黎元洪、孙中山、萨镇冰、张彪、胡瑛等辛亥风云人物,采写了从政治幕后到战争以及和谈期间的许多独家新闻。他对当时时局的实地观察与切身感受,真实客观,最接近本来面目的历史。本文摘自((亲历中国革命》(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埃德温·丁格尔)。  相似文献   

19.
考察建国以后特别是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二十几年的历史,接连不断地开展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工作,针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政治运动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最大特征。其次是这些政治运动都带有很强烈的群众运动的特点,其极端的表现就是文革期间的踢开党委闹革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毛泽东将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国共产党放在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的位置?并对群众运动是如此的情有独钟?在众多的原因中,毛泽东独特的民主思想和民主观念也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毛泽东在成为一个马克…  相似文献   

20.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刘彻十六岁登基,在位54年。他执政期间,西汉国内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对外通过一次次大的战役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疆的威胁,并开启了与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一跃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多民族国家之一。然而,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汉武帝同许多长期执政的政治家一样,也无法摆脱“晚年错误”的阴影。执政后期,做了许多错事与坏事。如为祈求长生不老,把神求他,信用方士,大搞劳民伤财的封禅活动;滥杀无事,挥霍无度,摇役繁重。人祸再加上水旱天灾,使大批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