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7日至9日,史敏所长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了由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JIIA)和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ISIS)联合召开的题为《东亚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稳定》的国际研讨会。3月11日,董文杰副所长等出席了以色列驻华使馆为希伯莱大学沙萨研究所所长科亨教授访华举办的当前中东形势讨论会。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4日,本刊编辑部邀请几位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来我所,回顾和展望亚非地区形势的发展,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亚非地区当前一些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我所史敏所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程瑞声、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陆庭恩、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赵国忠、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编辑李长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东南亚和南亚研究室副主任刀书林等出席,随后提供了书面发言稿,本期《亚非纵横》特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杜攻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于7月8—18日访问了苏联,这是对苏联远东问题研究所去年12月应我所邀请访华进行的回访。访问期间,代表团同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博士及该所亚太问题专家就建立国际新秩序、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形势等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时,代表团还访问了苏联科学  相似文献   

4.
<正>4月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蓝皮书(2015)》发布会,来自外交部、在京学术机构、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中外媒体等近120人出席P阮宗泽副院介绍了蓝皮书的主要内容和架构,并对国际关系总体态势和中国外交特色进行梳理总结。董漫远副院长、世界经济研究所姜跃春所长、欧M研究所陈玉荣所长、国际战略研究所陈须隆所长分别就蓝皮书概况、世界  相似文献   

5.
一、双边学术讨论会4月23-28日杨成绪所长率我所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13次中日双边国际问题研讨会暨第2次中日韩三边讨论会。这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际形势的特点、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经济形势和东北亚地区政治形势等。4月26-30日石泽等3人赴伊朗与伊国际问...  相似文献   

6.
前南斯拉夫领导人根据民族平等原则创建的联邦国家,为缓解民族矛盾和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前南斯拉夫领导人在民族理论和政策上存在严重失误,而在实行“自治”中又片面强调“权力分散”、“权力下放”和党的“联邦化”,忽视了必要的集中与统一,削弱了党的领导作用,以至后来发展到放弃南共联盟领导,把多党制模式引进南的政治生活,从而导致各种民族主义恶性膨胀、民族冲突和战火蔓延,进而引起联邦解体. 南斯拉夫解体反映了前南斯拉夫各民族的历史特点和实际状况,但也带来以领土纠纷为中心的诸多遗留问题.通过和平方式和政治谈判手段解决这些难题,是南各族人民的人心所向,也是国际社会关注所在.人们希望,在联合国和欧共体等国际组织推动下,前南斯拉夫的冲突各方终将克服各种民族主义的干扰和排除一切外来干涉,早日结束武装冲突和内战,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斯拉夫危机.  相似文献   

7.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于5月中旬举办了“当前的西欧形势”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近四十位在京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他们分别来自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欧研究所和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北京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外交学会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光明日报社的国际部等单位。会议由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柳瑟青所长主持,西欧所李琮所长和陈乐民副所长以及各单位的学者专家冉隆勃、苏惠民、吴天波、裘天伦、王书中、王庆中、李树勋、李肇东、吴方桂、黄永久、王燕阁等先后在会上就西欧当前的经济、政治形势,西欧联合的现状与前景,以及西欧的安全和对外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0年国际形势研讨会于11月20-21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主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德广致开幕词,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作形势报告。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闭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中央外办副主任裘援平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23日,《亚非纵横》编辑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就2012年度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及改进编辑部工作,提高办刊水平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邀请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外交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与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徐伟所长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一、双边及多边学术讨论会5月14-15日,我所与金交圭院长为首的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了“第六次中韩国际问题研讨会”。会议就“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亚太地区的政治及安全形势”、‘’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及其前景”、‘’朝鲜半岛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和“中韩关系展望”等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会后,韩国代表团到重庆、三峡、桂林、上海等地参观访问。7月7-8日,我所与松水情雄所长率领的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了“第12次中日双边国际问题讨论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和…  相似文献   

11.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联合举办“国际能源形势和中国能源战略”研讨会。会议由基金会会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朱启祯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中国驻比利时兼驻欧盟大使宋明江主持。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古昌出席会议,并作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的报告。73位能源问题、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代表及外交部有关司负责人与前驻有关国家的大使参加了会议。27位与会代表作了发言,大家就当前世界能源形势及走向和中国能源战略及能源外交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与中亚:发展与合作》国际研讨会8月9—10日在北京举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学者和官员以及中国学者、官员、企业家等近40人出席了会议。为便于读者了解有关情况,现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徐淡所作的主旨讲话,哈萨克斯坦直属总统的战略研究所所长卡先诺夫、副所长阿雷诺夫的重要发言,以及内蒙古东北亚研究所赵纯光的论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29日,由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在拉美所召开,论坛的主题是“两大地区的互动:欧洲经验背景下的东亚和拉美比较”。来自外交部,中联部,人民日报,中国社科院拉美所、世经政所、亚太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德国美因茨大学,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智利帕尔帕莱索天主教大学的学者、官员和记者,以及墨西哥和格林纳达驻华大使、巴西和智利驻华官员等参加了此次论坛。拉美所所长郑秉文研究员、阿登纳基金会驻新加坡代表科林.杜…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1月25日—26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1999年国际形势研讨会。来自外交部、总参谋部、中联部、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30多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成绪作了总结发言。与会专家和学者就科索沃战争后国际形势的新特点、“人权高于主权”论、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估计和预测、发展中国家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种大型研讨会将每年举行一次。1999年国际…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外关系也正处于重要调整之中。为此,本刊特组织专题文章,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助理吴国平,政治室主任袁东振,所长助理、经济室主任柴瑜,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和郭存海博士,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以及国防大学李卫国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拉美地区过去一年的热点问题,并深入分析拉美地区当前形势变化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21日—22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00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就2000年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世界经济形势、大国关系、全球化以及“软国力”竞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一  关于2000年世界形势的特点,大家取得了以下共识:从总体上说,2000年的世界形势相对平稳与缓和,表现在:第一、一些主要的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逐步降温和平息,巴尔干以至整个欧洲的局势逐渐趋向稳定。尽管科索沃未来的发展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在这一问题上,南斯拉夫与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 5月13-15日 宋明江所长率代表团赴汉城与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共同举办第十一次中韩学术研讨会,会议就“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东北亚及朝鲜半岛形势、东亚地区合作和中韩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5月27—28日 我所与阿拉伯思想论坛在北京共同举办“面向21世纪的中阿关系”研讨会,会议对“9·11”后国际和中东、亚太地区形势变化及中阿政治、经贸和文化领域合作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2月15日,苏格院长会见了由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院长辛彦率领的访华代表团。双方就中韩关系、东北亚地区形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荣鹰副院长、亚太研究所刘卿所长等参加会见。  相似文献   

19.
1994年3月4日和11日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了关于俄罗斯经济形势及中俄边境贸易问题的专家讨论会。会议由黑龙江省东北亚研究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西伯利亚研究所召集。由中心主任兼西伯利亚所所长徐景学教授主持。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远东经贸导报》、省计划委员会、省边贸局、省外联办及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的部分俄国问题专家和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于2006年1月9日召开了2005年学术年会。俄罗斯研究所科研人员及院科研处高桂梅处长、经济所所长张新颖研究员,人生所石方研究员,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戚文海副教授,院俄国史专业部分研究生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俄罗斯经济社会形势及中俄合作问题。俄罗斯研究所六位年轻同志做了重点发言。(一)马友君在题为《俄罗斯外贸发展战略》的发言中,对俄罗斯外贸战略的特点和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马友君认为,俄罗斯的外贸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复杂国际经济形势和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的影响。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