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创造》2005,(10)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地方工作时强调,“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确定“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首先要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胡锦涛同…  相似文献   

2.
依靠人才加快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人才是关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社会,土地和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工业社会,资本和劳动以及自然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进入信息化的知识经济社会,人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3.
指点八桂     
胡锦涛: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最近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胡锦涛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  相似文献   

4.
软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条件,主要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健康的非经济因素,它包括先进的思想与观念、政治与文化、法律与政策、体制与机制、管理与服务等内容。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因素作用下,软环境决定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是—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地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加强软环境  相似文献   

5.
一、妥善处理好协调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保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在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几个重大关系。(一)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既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协调发展的价值基础;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和能动性的重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集中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使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发展活动的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  相似文献   

6.
论和谐文摘     
和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0,(23):19-19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才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科技知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种资源 ,已经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掌握并运用着先进的科技知识的各种人才 ,无疑是这种决定性力量中的核心部分。传递知识 ,培养人才 ,发现真理的教育是各种人才赖以产生的土壤。所以 ,从事人才、知识的生产和再生的教育 ,必然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产业。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内蒙古科技教育发展落后 ,劳动生产率中科技知识含量低下 ,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使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上一个…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是决策者,决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向与方式的科学与否.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沿着科学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建研究》2006,(4):6-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这既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应当深化认识,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1.
刘玉堂  北辰 《政策》2012,(6):69-71
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它不仅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规范和调控作用,而且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导向和驱动作用。引领、推动发展,本来就是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当前湖北大力倡导的发展文化,是符合湖北人民期待,顺应湖北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是推动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永续发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的历史时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是实现社会系统各部分、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其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整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加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加快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理论"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做出了重要发展,主要贡献是把搞好经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中心,进而带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全面发展;坚持经济建设同社会各项事业相结合,推动整个社会协调、全面发展;对邓小平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这些实践上和理论上的贡献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大趋势,也是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十四五”时期,追求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人口将步入中度老龄化的新发展阶段,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也迎来开局时期。在新发展阶段,树立积极老龄观、摒弃对老龄化社会的各种认识偏差,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的适老化转型,对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真正主要的原因是边缘化问题。要想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就必须从着力解决边缘化入手,坚持走生态发展、大中城市发展带动、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16.
万县市位于三峡水库的腹心地带,是整个三峡库区淹没损失最大、移民迂建任务最重的地区。可以说在全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没有一种外在的力量比三峡工程带来的影响更巨大。本文将分析三峡工程对万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探讨全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迁建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有关的对策建议。一、万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移民迁建概述1、万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万县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三峡西段山区,下辖三  相似文献   

17.
刘鹤 《政策》2006,(1):22-2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总纲,是贯穿《建议》全篇的一条红线,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度过“十一五”时期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进而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提出的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发展和科学发展发展观是对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路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命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遵义县举全县之力,聚万众之心,动大手笔办大交通,使全县公路交通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又带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容平 《创造》2007,(11):80-82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历代历朝、各个国家交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欠发达的省份。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由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云南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地区的偏远、认识的落后,使云南省高速公路起步晚于内地许多省份,“八五”期间高速公路甚至为零,公路的不通畅,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瓶颈。高等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有效缓解了交通紧张状况,有力促进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质变的阶段是事物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将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跨越期,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充分尊重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保持海南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