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读焦裕禄     
兰考工作二三事 艰苦奋斗 1963年8月,焦裕禄的小孩找爸爸要钱买新铅笔,焦裕禄看看铅笔头说还能用。过了几天,孩子又要新铅笔。焦裕禄看着笔头说,还能用。最后,铅笔用到像一粒花生米那样长了,孩子又要换新的。焦裕禄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帽往铅笔头上一套说:“这不是还可以用吗?”然后,焦裕禄又给孩子讲,生产一支铅笔多么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刘平 《学习月刊》2014,(9):15-16
近日,我怀着深切和缅怀钦敬之情,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细照焦裕禄这面镜子,在平时工作中如何笃行焦裕禄精神,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宣传干部,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五员”。  相似文献   

3.
杨保强 《廉政瞭望》2004,(12):51-52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患肝癌不幸在郑州逝世,年仅42岁。在焦裕禄的葬礼上,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手牵大大小小、高高低低6个孩子悲泣的情景令人心碎。这些孩子当时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2岁。40年过去了,焦裕禄的孩子们怎样了,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是许许多多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龚红果 《学习导报》2014,(15):55-55
今年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政声人去后,丰碑民心上。50年后的今天,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兰考讲话,以焦裕禄为镜,让我对焦裕禄和焦裕禄精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懂得如何更好地做官为人。  相似文献   

5.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作为新时期的市(县)级“一把手”,我们要以焦裕禄事迹为教材,以焦裕禄品质为镜鉴,以焦裕禄精神为标尺,向焦裕禄同志看齐,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经豫东兰考县境,多次泛滥改道,留下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1962年,正当“三害”严重威胁兰考人民生存的关键时刻,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书记。他深入调查研究后,立下雄心壮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在焦裕禄的倡议下,  相似文献   

7.
半个世纪以来,焦裕禄精神一直激励着亿万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焦裕禄作为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的楷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焦裕禄这幅照片也深深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但这幅传播最广,发行最多,生动刻画出焦裕禄真实形象的照片究竟是何人所拍?至今却无人知晓。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学习和重温焦裕禄精神对于当前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仍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焦裕禄精神中既有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爱民、为民,清正廉洁的精髓,同时又有新时代所独有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共产党人所独有的党性元素。学习焦裕禄精神是对焦裕禄同志最好的纪念方式,我们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以正衣冠,践行群众路线,做个清正廉洁合格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9.
田梦 《党史文苑》2004,(9):36-40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40周年纪念日。为了深切缅怀这位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笔者近日专程拜谒了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城北的焦裕禄烈士陵园,并从焦裕禄的亲人及早年与其一同工作过的老同志那里,了解到焦裕禄生前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现整理归纳成文,以飨读者。随部南下掂过枪矿机厂里是内行焦裕禄生于1922年8月16日,家住山东省淄博市北崮村。父亲焦方田、母亲李星英,都是贫苦农民。由于焦裕禄的爷爷不识字,被财主欺骗过,在焦裕禄6岁时,老人家力主全家勒紧裤带供孙子读书,焦裕禄这才勉强上了四年小学。1939年焦裕禄的父亲被财主逼债而死,同年,…  相似文献   

10.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发表后,一个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展开。这篇长篇通讯的第一作者,就是当时的新华社记者穆青。2003年10月11日,作为新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楷模,82岁的穆青辞别人世。在去世前夕,穆青才向世人透露了一个保守近40年的秘密:“曾经感动与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没能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同志生前却不让我们说这事,要求我们一直严守秘密。”穆青对真相的吐露,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回到40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前夜……  相似文献   

11.
夜晚,我一遍一遍拜读习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直到把这首词背下来。吟咏之中,我感到习总书记与焦裕禄同志的心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平津战役纪念馆举办的《人民公仆干部楷模——焦裕禄精神展》,让人们能够近距离学习焦裕禄这位党的优秀干部的生动事迹,再一次受到焦裕禄精神的教育和感召。  相似文献   

13.
对于焦裕禄,大家知道的是他任兰考县委书记最后病倒在岗位上的事迹,而他在兰考之外的经历,人们知晓甚少。其实,梳理一下他在去兰考之前的轨迹,或许更能让人认识到一个血肉丰满的焦裕禄。  相似文献   

14.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在面对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在焦裕禄同志去世5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共产党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焦裕禄精神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07,(2):14-14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学习大庆经验;杨靖宇牺牲;上海“二九”惨案;“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全国学习焦裕禄。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07,(12):F0002-F0002
焦裕禄烈士陵园位于兰考县城北、明末清初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始建于1966年2月,占地6公顷。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  相似文献   

18.
李治亭 《新湘评论》2014,(20):40-40
50年前,年仅42岁的焦裕禄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他又永远鲜活地活在我的记忆里,50年来似乎没有真正离开过。 我的家西高庄村距焦裕禄家乡北崮山村只有5华里路,仅隔一个山头。我的老姑、嫂子都是他们焦家人,多次听他们家人满怀深情地讲过焦裕禄的故事。我几次回家参观过北崮山焦裕禄纪念馆,每次看到纪念馆中那座汉白玉雕刻成的焦裕禄同志的半身像,我都会想起50多年前与他促膝交谈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13):38-39
焦裕禄精神:焦裕禄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在他身上体现出了鲜明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精神。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470多天,却给兰考找到了一条摆脱贫困的出路。这源于他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源于他亲自“嚼馍”感知“味道”的扎实作风。焦裕禄秉承全厶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20.
赵鹏 《学习论坛》2009,25(5):5-7
当前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以焦裕禄为榜样,弘扬焦裕禄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仆精神,坚持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激发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弘扬焦裕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求真务实精神,探索认识尊重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弘扬焦裕禄勇于突破传统、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与践行创新理念,增强发展活力;弘扬焦裕禄勤俭节约、苦干兴业、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顽强奋斗精神,切实转变作风,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