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心为民动真情,五年政委民满意”这是湖北省谷城县人民送给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肖初良上校的一副对联。肖初良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关键是他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看问题、办事情,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应时常想着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2.
公仆意识,就是指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内在的意愿倾向,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愿望和要求,是党员干部为官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只有牢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向人民负责,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如何强化公仆意识?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近几年,主与仆、公与私、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被一些人搞乱了,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教育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向党员干部灌输公仆意识,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3.
杨小平 《共产党人》2005,(11):20-21
党的最高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的经济意识有所强化,但政治意识却出现弱化倾向,特别是有些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较差,在群众中反响很大,引发群众对干部作风的不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党员干部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党的群众路线中,核心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它是立党为公的一种根本理念。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它就是党员干部指导、支配自己的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思想依据。因为,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观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自觉地努力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一切为了群众”六个字言简意赅,包含着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自己和正确看待群众,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身份意识和价值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党员干部若要真正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理念,其一是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身份意识:自己在社会中乃是亦“官”亦民;其二是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意识: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工具,必须勤奋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前线》2012,(10):55-55
党员干部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时下最受群众欢迎之事。生活越发幸福,群众盼望已久,谁不高兴。  相似文献   

6.
面对换届,大多数干部能够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也有少数干部产生了了一些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有的四处活动,跑上级领导,跑有推荐权、选举权的同志;有的挖空心思把自己装扮成“团结群众的干部”、“联系人民的公仆”,今天征求意见,明天开会座谈,后天组织“送温暖”;有的感到提拔尤望,精神不振,该抓的工作不抓了;有的对职务安排不满意,向组织讲条件,对群众发牢骚;极个别的甚至无视党的组织原则和干部工作纪律,拉票贿选,行贿买官,违规提拔,突击花钱。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正常工作的开展,也会损害党员干部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微观     
《廉政瞭望》2011,(11):8-8
也是“公益广告” 江苏宿迁市日前推出了“群众不满意的事”大征集。市民可通过当地的政府网站,“说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不满意的事;还可以用鼠标轻轻一点,把“不满意”的部门挑出来。短短20天,政府就征集到651件“群众不满意的事”。宿迁此法一宣布,立即引发关注。  相似文献   

8.
继承和创新理念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传统优势。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进一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当前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持续面临许多复杂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就必须使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理念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群众的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的需要是第一选择,群众的利益是第一考虑,群众是否满意是第一标准。”这是四川省开江县的党员干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中提出的口号,也是他们衡量自己工作的准则。他们按照“三个代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一片片真情送到了老百姓的心窝里。心中装着贫困户开江县委的主要领导除抓好全面工作以外,星期天和节假日基本都去了自己的联系村、镇,给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群众遇到困难,首先见到的是县领导。2…  相似文献   

10.
本期“舟与水写真”编发了一组文章,集中反映在我省陕南、陕北的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感人事迹。从这组文章中可以看出,在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是党员干部;在公与私的考验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是党员干部。哪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奔向哪里,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为救助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是他们一声高喊:“不怕死的跟我来。”他们用豪情感荡众人,用义举震慑洪魔,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带领灾区人民群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襟怀和舍己爱民的共产主义品质。虽然洪水能冲毁灾区的房屋校舍,却冲不毁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建立起的牢固的党群干群关系。党心民情相映照,众志成城抗洪魔,“三个代表”见行动,危难时刻显精神。这正是我们编发这组文章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本期“舟与水写真”编发了一组文章,集中反映在我省陕南、陕北的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感人事迹。从这组文章中可以看出,在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是党员干部;在公与私的考验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是党员干部。哪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奔向哪里,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为救助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是他们一声高喊:“不怕死的跟我来。”他们用豪情感荡众人,用义举震慑洪魔,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带领灾区人民群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襟怀和舍己爱民的共产主义品质。虽然洪水能冲毁灾区的房屋校舍,却冲不毁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建立起的牢固的党群干群关系。党心民情相映照,众志成城抗洪魔,“三个代表”见行动,危难时刻显精神。这正是我们编发这组文章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在与一些基层干部交流中了解到:一些党员干部感觉到做群众工作枯燥、乏味,提不起神、攥不住劲;一些党员干部感觉到做群众工作没有进步,密切联系群众不如密切联系领导;一些党员干部搞不清楚对象,不明白做群众工作其实就是做具体人的工作,把群众工作简单等同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些党员干部还不习惯于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习惯于对群众发号施令或以主人自居;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把为群众做工作和为党做工作对立起来,不明白做好  相似文献   

13.
不少基层干部抱怨群众不理解政策不支持工作,总和自己"唱反调"。有时候往群众家里跑一个星期,解释得口干舌燥也未必能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这在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中更为多见。对此,笔者认为,群众"唱反调",是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执行力和创新力的考验,也是锤炼和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来一系列问题,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不认可,不是刁难我们,而是信任我  相似文献   

14.
毋庸讳言,当前在党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少数高高在上、对群众缺乏感情、不了解群众实际需要的党员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的意见看做是废话,把群众当做“刁民”;有的党员干部漠视群众疾苦,“嫌贫爱富”。某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腐败案件中落马,  相似文献   

15.
本期“舟与水写真”编发了一组文章,集中反映在我省陕南、陕北的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感人事迹。从这组文章中可以看出,在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是党员干部;在公与私的考验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是党员干部。哪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奔向哪里,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为救助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是他们一声高喊:“不怕死的跟我来。”他们用豪情感荡众人,用义举震慑洪魔,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带领灾区人民群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襟怀和舍己爱民的共产主义品质。虽然洪水能冲毁灾区的房屋校舍,却冲不毁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建立起的牢固的党群干群关系。党心民情相映照,众志成城抗洪魔,“三个代表”见行动,危难时刻显精神。这正是我们编发这组文章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期“舟与水写真”编发了一组文章,集中反映在我省陕南、陕北的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感人事迹。从这组文章中可以看出,在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是党员干部;在公与私的考验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是党员干部。哪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奔向哪里,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为救助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是他们一声高喊:“不怕死的跟我来。”他们用豪情感荡众人,用义举震慑洪魔,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带领灾区人民群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襟怀和舍己爱民的共产主义品质。虽然洪水能冲毁灾区的房屋校舍,却冲不毁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建立起的牢固的党群干群关系。党心民情相映照,众志成城抗洪魔,“三个代表”见行动,危难时刻显精神。这正是我们编发这组文章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期“舟与水写真”编发了一组文章,集中反映在我省陕南、陕北的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感人事迹。从这组文章中可以看出,在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是党员干部;在公与私的考验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是党员干部。哪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奔向哪里,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为救助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是他们一声高喊:“不怕死的跟我来。”他们用豪情感荡众人,用义举震慑洪魔,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带领灾区人民群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襟怀和舍己爱民的共产主义品质。虽然洪水能冲毁灾区的房屋校舍,却冲不毁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建立起的牢固的党群干群关系。党心民情相映照,众志成城抗洪魔,“三个代表”见行动,危难时刻显精神。这正是我们编发这组文章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8.
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一种人格要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群众意识淡薄,缺少对群众的真挚情感;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不够,服务不够;自身人格形象不佳。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加强理论学习教育;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崇高风范;积极主动与群众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19.
张云翼 《实践》2013,(11):19-19
包头市昆都仑区以开展“转作风、惠民生、解难题、促发展”的干部下基层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宽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渠道,构建“3+2+1”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党员干部作风形象明显改善,服务科学发展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党员干部,应切实把群众呼声和情绪当作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信号”,慎重对待,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