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程序,也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近年来,浙江省以推行党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重要干部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工作,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文娟 《共产党人》2008,(16):24-25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在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 公信度就是公众认同、群众信任的程度,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中切实贯彻群众公认原则,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一是扩大干部提名环节的民主。探索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名的条件、范围、方式、程序、责任等作出规范,防止暗箱操作和“程序空转”,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公认。要积极尝试全委会成员个人署名推荐和全委会集体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做到重要干部由党委全委会全体成员进行推荐提名,  相似文献   

3.
王永清 《奋斗》2010,(8):54-55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都对“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摆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2009年年初以来,绥化市委从规范选任县处级正职初始提名权入手,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是有效规范干部提拔使用的首要关口,是切实落实群众“四权”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关键性问题,事关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成败。当前迫切需要对干部初始提名工作进行有效规范,重点解决“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万生  龙胜坤 《党课》2013,(13):71-71
制度建设是保障干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宁夏石嘴山市建立了以“公平、公开、竞争、择优”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他们出台了干部遴选制度,要求机关一般干部空缺全部公开遴选,堵住干部调动的人情关;建立了后备干部库紧密衔接的多元化初始提名机制,  相似文献   

6.
魏建中 《学习月刊》2010,(20):110-110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区委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采取“三推一考”(领导推荐、群众推荐、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区管干部,在完善干部选任提名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围绕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权不断思考和实践,切实坚持“凭素质立身、凭品德服众、凭实绩进步”的选人用人导向,有效实行“民主提名常态化、组织提名制度化、领导干部个人提名规范化”,探索建立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公开提名+差额提名+带责提名”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干部选任提名制度,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扩大了干部群众的参与度、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让干部选拔始终在阳光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13,(13):15
正海原县委组织部通过开展创机制、树形象、求满意活动,切实提高了组织工作满意度。抓改革创机制。一是探索和规范干部提名制度,扩大提名民主范围。通过采取党委集体提名、组织人事部门建议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推荐提名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干部的公认度,初步规范了干部选拔初始提名。二是  相似文献   

9.
孟凡庭 《新长征》2009,(2):40-40
公主岭市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注重提高干部工作的民主质量,不断增强干部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一是有效规范初始提名的民主程序。完善干部的初始提名程序,实行空岗预告制。在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对拟选任的空缺职位、  相似文献   

10.
鲁立波 《先锋队》2011,(9):25-26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环节和"第一道关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导向和公信度。然而,由于以往提名方式单一,党委对干部的任用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或形成的意见与群众的实际反映不完全一致,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洪洞县积极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拓宽初始提名渠道,在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调整配备方面,创新和探索实践了"八要素"干部提名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仪陇县严把“初始提名”这一干部选任工作的起步环节,针对不同岗位类型探索推行了分类提名方式,有效规范了干部初始提名权,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2.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任的初始程序和首要环节,是选人用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敦煌市不断改革创新初始提名方法,规范初始提名程序,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落实"四权"在拓展提名主体上体现公信度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敦煌市逐步建立起了组织推荐提名、个人推荐提名和公选推荐提名"三种模式"及党组  相似文献   

13.
提名是干部选任中的关键环节,规范、科学的提名是建立一支良好干部队伍的基本前提。而"初始提名"是候选人产生的第一环节,没有良好的"初始提名",干部选拔的后续工作必然是"空转"。因此,正确把握"初始提名"的由来及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问题解决的思路及对策,对于规范"初始提名"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9,(7):8-9
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要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治本就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治标就是从严查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当前,选人用人上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完善有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是遏制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尤其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与监督,防止实际上的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相似文献   

15.
《党员干部之友》2008,(6):14-15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实践中,特别是在个别提拔和交流提拔时,党委(党组)及其组织(干部)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等程序之前,酝酿提出干部调整动议和提名意向性人选的过程。实际上,它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入民主推荐前的整个前期酝酿过程的形象概括。  相似文献   

16.
春天,沐浴着春风,实行领导干部署名推荐、会议提名推荐、竞争性提名相结合的干部初始提名机制,进行阳光选才;  相似文献   

17.
干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首道关口”,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实施方向和最终结果.要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首先必须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这道关,必须直面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侯俊生 《先锋队》2011,(1):34-35
近年来,保德县不断探索干部选拔任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实施了"四个三"选任干部新机制,进一步端正了选人用人导向,优化了选人用人机制,净化了选人用人环境,形成了按严格的程序办事、靠科学的机制选人的良好局面,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主要做法一、初始提名"三步走"针对目前干部任用提名缺乏规范的制度措施、缺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4,(2):31-31
立足事前,筑牢“防火墙”。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动议暂行办法》、《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暂行办法》,前移选人用人关口,规范动议和初始提名,避免干部选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立足事中,设置“过滤器”。出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酝酿暂行办法》、《选任科级干部考察工作暂行办法》、《领导干部社会生活情况考察暂行办法》、《县委全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无记名投票表决暂行办法》,对干部选任酝酿、考察、决定进行全程规范,严把领导干部队伍“入口关”。立足事后,架起“高压线”。  相似文献   

20.
地方动态     
北京通州:在干部考察中注重民意调查;湖北秭归:重视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工作;广东惠州:实行市委组织部派人列席下级党委(党组)讨论干部会议制度;陕西陈仓:采取“三推一考察”方法选拔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