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过程中,存在干部“边腐边升”现象,对领导干部监督机制不够到位,反腐机制不够完善是“边腐边升”的主要原因,全面认识干部“边腐边升”现象,积极探索防范和纠正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是摆在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是新时代腐败治理的重要遵循,大数据驱动“三不腐”一体推进是推进国家廉政治理现代化、实现“三不腐”全周期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质量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实践要求。当前,运用大数据进行腐败治理仍面临着数据安全风险、“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大数据人才缺乏、反腐机制体制不成熟等问题。高质量一体推进“三不腐”需要通过完善大数据反腐体制机制、加强大数据反腐人才引育与多元参与、推进大数据反腐与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建立融通共享的廉政大数据平台,以此实现制度、人才、技术和平台方面的保障,从而有利于提升国家廉政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三不腐”一体推进的常态化、高效化运用。  相似文献   

3.
范丽荣 《当代党员》2014,(11):20-20
中央出台一系列反腐举措,全面加强督查、审计、巡视工作,为权力编织制度囚笼,铲除蒋败滋生土壤,使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于是个别党员干部开始食不知味、唾不安寝起来。  相似文献   

4.
“儒腐”一词,是参照“儒商”这一词汇杜撰出来的,不过,两者立意大相径庭。“儒商”立意重在商人文化底蕴、文人气质及以儒学之道治商成功的高超经营技艺,而“儒腐”立意则重在官们附庸儒雅,以“文化”敛财,其举止看似清高,藏的却是颗腐败之心。时下,“儒腐”之风在官场虽不算盛,但也不乏其人。他们深谙以“儒”取“腐”之道,创出的手法各有千秋:一曰出书。领导挂个主编头衔,召来几个“笔杆子”东拼西凑,到出版社打通关系搞个书号,“著作”就可很快出笼。至于销售,则根本不用费心思,领导当主编就是最大卖点,定保印量大,收…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1)
正既"打虎"又"拍蝇",双拳出击,利剑高悬,党中央持续两年多的高压反腐正在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央反腐"不定指标、上不封顶"绝不只是一阵风而已,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态度坚定,绝不手软。高压反腐成为中国的政治新生态是民意使然,大势所趋。中央对反腐形势曾作出如下判断:"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之所以如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高度凝练概括、言简而语意深远。“三不”这个词,在文艺工作中,指的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的“三不主义”;在美食文化中,指的是做黏食点心讲究一不粘盘、二不粘匙、三不粘牙的“三不粘”标准;而在反腐败斗争中,指的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腐”机制。“三不腐”机制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23):19-20
近年术,随着反腐工作不断深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反腐措施更加得力,一批贪官相继“落马”,而且还“拔出萝卜带出泥”,与之相关联的腐败分子也被依法惩办,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8.
丁煌  苏北 《当代党员》2007,(10):60-61
近年来,我国反腐工作取得巨大成效,但仍有一些官员变着花样挑战法律、党纪。他们并不赤裸裸地收受行贿人的钞票,而是更看重受贿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花样不断翻新的“优雅式腐败”,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铁腕反腐,围绕构建不敢腐惩戒机制,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围绕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围绕形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严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绚烂多彩的汉字文化。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廉”与“腐”两个字虽然有着相同的“广”字外框,但内里却完全不同,含义也相差万里。“廉”字去掉“广”字的外表,里面是“兼”,兼者,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也就是说,一个人若想做到“廉”,必须内涵丰富,兼具品德与才学。而“腐”字去掉“广”字的外框,内里不能称其为字,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们要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习总书记的讲话,彰显了反腐倡廉的意义和价值目标,指明了新时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路径选择和基本走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指南。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高强度、高频率的反腐措施,赢得了社会民众普遍的认可,但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反腐就有可能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就必须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从不放松查办任何一起阻碍辽宁振兴发展的突出问题、大案要案,到不放过惩治任何一例损害群众利益的“蝇贪微腐”、典型小案,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让群众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去一年,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保持政治定力,忠诚履职尽责,巩固发展反腐败压倒性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健全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庞坤缺 《世纪桥》2016,(10):44-46
在反腐问题上,反腐败需要"打老虎",也需要"拍苍蝇",二者不可偏废。从近来通报的群众身边腐败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基层干部权力不大,但胃口很大,贪污受贿数额惊人,形成"小官巨腐"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诸如基层权力配置不合理、权力监管存在漏洞、群众参与监督渠道不畅等。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加大监管整治力度。本文从干部自身,制度建设,外界监督三个维度对"小官巨腐"的监管机制进行了剖析,并从六个要点给出了具体的监管机制,最大限度剜除基层腐败的"毒瘤",遏制"小官巨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一个个贪官相继浮出水面,人们在众多的腐败案件中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夫妻联手作案比例很高,在许多贪官的后面,都有一个推波助澜的“贪内助”。在谈论领导干部腐败,特别是“全家腐”时,很自然地将话题对准“贪内助”这个角色上。人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谴责这些“贪内助”贪得无厌,枕边吹歪风,利用丈夫的权力影响谋取不义之财,从而害了丈夫,害了整个家庭。究竟是当官的丈夫是“全家腐”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些被称为“贪内助”的女人们才是导致“全家腐”的祸水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透视最近一…  相似文献   

15.
“色腐”     
新华社根据新近查处的张曙光、刘志军、刘铁男等腐败大案推导出这样一个判断:“凡贪多色”的定律一再得到验证,“色腐”已经成为一个痼疾。  相似文献   

16.
“防火防盗防纪检”○乐林中纪委时不时发布一个通报,曝光几宗腐败大案要案,最近又揭露了两起县委书记卖官鬻爵的典型,反腐力度加大,反腐层面也在延伸。在反腐工作中,纪检干部干得出色,以至于腐败分子像老鼠怕猫似的害怕纪检干部,从牙缝挤出了一句心态独白:“防火...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8,(9):78-79
2004年,反腐败斗争以中纪委第三次全会的公报为标志,在总结了20余年反腐经验的基础上,结束了“摸着石头反腐败”的时代。全年反腐工作呈现出四个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13,(21):20-2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推进,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新的舆论监督方式——网络监督应运而生。网络作为后来居上的第四媒体.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反腐也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反腐模式。如何积极科学应对网络涉腐舆情.使之转化为助推反腐倡廉工作的“正能量”.成为当前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项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报载:某厂党委副书记、厂长,因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金额达7000多万元.从中牟取非法所得,被检察机关立案侦察。正在侦查之中.却由有关领导将其调至另一个厂任党委书记(由副转正)兼厂长。群众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腐”而不“败”。按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凡物或事既“腐”就必然要“败”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腐”而不“败”的现象呢?我以为,大抵有以下几种原困: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部门在用人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才的一面,而忽视了德的一面。以为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就是好干部,就应该重用。而在腐败分子中,确…  相似文献   

20.
薛建登  辛旭瑞 《先锋队》2014,(12):26-26
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秉公执法,廉洁从政,自觉接受监督,从思想上构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今年以来,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稷山县纪委监察局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加大反腐力度,通过力抓查办案件、权力清单、警示教育三个工作重点,营造出全县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