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诚先 《奋斗》2014,(11):63-63
从某种意义上说,村级干部的权力可称为小微权力。“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句话的意思是村级干部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务员,根据村民自治法的规定,经过民主选举,村级干部手中是有一定权力的。这种看似最基层的小微权力,但对同一村的村民来说,这种权力有时也是很大的,和村民利益息息相关,决定了一个村的发展方向。有的村级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用辛勤劳动换来全体村民的幸福生活;有的村级干部却利用村民自治赋予的权力,弄权营私,成为侵吞集体利益的蛀虫。  相似文献   

2.
我叫权炳焕,朝鲜族,是桦郊乡东柳树村的村民,是监督小组的监督员,今年64岁了。我觉得,自从包产到户,乡干部与老百姓关系疏远了。大家对干部吃喝最有意见,市里乡里干部下来,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村里干部也陪吃陪喝,往年吃喝费上万元,最多一年1.2万元,村里没企业,一切花销都往村民身上摊派。以前乡里只用23个人,都是国家开工资,这些年用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工资也向村民摊派。村民自然不高兴,那是血汗钱哪!”不高兴也得拿,干部挨家挨户要,村民不愿交,产生了对立情绪。前年春天财务上墙公开后,该减的减了,该撤的撤…  相似文献   

3.
实行“村民自治”,是农村自80年代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之后的又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是我国农村进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研究这一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课题,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对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矛盾 首先,“政强”与“党弱”的矛盾。在过去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农村干部的任命权直接掌握在党组织手里,党管干部实际就成为党组织直接任命干部。在实行“村民自治”的新形势下,村委会干部任命权掌握在全体村民手里,村委会成员要由全体…  相似文献   

4.
孰小孰大     
正1942年麦熟的时候,大树村住下了一个高个子、约莫四十来岁的干部,经常到村民熊老爹的菜园里帮忙干农活。一天,那个干部又来到菜园,突然提出要买菜。见熊老爹正在摘黄瓜、刨小葱忙得团团转,干部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帮他干了起来。待把菜弄好了,干部从口袋里摸出一卷钱递给熊老爹,说是菜钱。熊老爹一看动了气,两手一推,说:"这点小菜值钱吗?你这就见外啦!你三天两头地帮俺干活儿,别说你来拿,俺送也得送给你呀!"干部见熊老爹不高兴了,就坐  相似文献   

5.
“村民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新时期农村党员如何发挥带动作用?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从2003年全面开畏了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记者在桓仁走村串户,访村民,问干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在宁津县杜集镇来庄社区,一说起马安会和孟涛,村民们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作为山东省体育局选派到宁津任职的第二批“第一书记”,他俩曾被村民们看作是“省里来的干部”,如今已经成了很多村民的“知心人”。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从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节目,看到京郊某村干部将一村民的蔬菜大棚擅自拆除了,按合同承包的地也被强行收回了。该农民与一收菜商有正式合同,如果逾期不能提供蔬菜的话,将要承担10万元的违约费。村干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电视台记者为此采访了乡干部,一位乡干部张口就说:“这是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当前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进程中还存在乡镇政府干部制约村民自治的正常进展、村委会干部的权力难以受到有效制约和村民自治权利的保障与救济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完善村民自治,首先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使之成为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完善村民自治的监督机制,保障自治权不被异化,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真正实行民主选举。  相似文献   

9.
吴亚西 《前线》2011,(7):78-79
2006年以来,通州区委在全区推行了村级干部“双述双评”考核制度,通过年初述职、年终述职,向组织和群众汇报一年工作目标和完成情况;通过组织考评、群众测评,对村级干部的整体工作打分,测评结果分别以50%的权重计入村级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构成衡量村级干部工作实绩的整体指标,作为村级干部年度报酬发放的主要依据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实践证明,“双述双评”保障了村民参与农村民主建设的基本权利,增强了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调动了村民和村干部双方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以往遇到邻里纠纷、路烂难走,想向镇干部反映,都要跑远路。现在好了,‘村民议事接待日’活动开展后,干部下村来,把问题在家门口就给解决了。”荣县双石镇新房子村村民刘铸森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1.
自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广大农村出现了不少新气象,村委会班子得到优化,广大村民和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得到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前乡镇政府花很大气力办不成的事,通过村民自治办成了。如修桥、铺路、建校、改造农电等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很快,群众很拥护。一个根本的原因即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积极性高。不少村两委干部谈起村民自治的体会时说,搞了村民自治,干部的财务问题说清了,群众气顺了、理解了,各项工作好落实了。这表明,推进村民自治活动是符合农村实际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2.
村官大比武     
别出心裁的大比武。比政策水平,比对村民的感情。比干部工作作风。比出干部学习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3.
昌邑市饮马镇郝家屯村曾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后进村,但今春以来却悄然发生着变化:村干部领着村民在村里修了沙石路,挖通了排水沟……更为可喜的是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民刘喜民逢人便说:“这都多亏了帮扶干部。”  相似文献   

14.
干部下基层工作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开展好干部下基层工作,是每位领导和全体下基层干部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一名下基层工作人员,应把握好五个原则。广闻。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工作组一进村往往最先接触到两类人,一是村干部,二是有诉求的村民。村干部是工作组主动找上门的,因为工作组要在村里开展工作,离开村干部的支持是绝对行不通的,办公地点的选择、食宿的安排都要村干部的积极配合才行;而与村委会或乡邻有矛盾纠纷的村民则是不请自来。  相似文献   

15.
群雁高飞头雁领。和广大村民距离最近的干部莫过于村里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长期以来,他们肩扛着千钧重担,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而默默奉献。在有着“东方诺亚方舟”之称的乐山市犍为县罗城古镇,就有这样一位先进典型——二龙村党支部书记赵光平。  相似文献   

16.
方山镇杏山坡村位于禹州市西部山区.全村有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800口人。杏山坡村山水相间.风景秀丽,干部务实肯干,村民勤劳朴实。  相似文献   

17.
“村官”是行政村两委干部的简称,即在行政村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中担任一定职务的村民。村支部的职能是宣传党的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带领广大基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奔小康。村委会是村民民主选举的自治组织,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协助乡镇政府工作,它不属于国家机关。然而,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在乐山市市中区童家镇红旗村,村民们围着一口刚出水的井与区计生局干部谈得喜笑颜开,商量着水塔建设和安装水管的事宜。  相似文献   

19.
梓夫 《支部生活》2004,(6):9-10
群众盼什么,干部就干什么,老百姓难在哪里,干部就帮到哪里。近来,龙陵县选派300多名干部会同1000多名产业工作队员,深入全县120个村(社区),进入村民家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解决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伟 《理论建设》2011,(4):104-105
为切实了解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现状,寻求进一步深化农村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太和县委党校于不久前对全县部分行政村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调研。通过走访农户、村组干部和村民,与党员、村民、村组干部座谈,了解到当前的干部群众监督意识、民主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在治理和预防腐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村基层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