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通是西汉蜀郡人,因为擅长摇桨划船,做了黄头郎(极小的官)。想不到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汉文帝做了一个梦:上天上不去,有个黄头郎从身后猛推一把,终于上去了。这是一个多么吉利的梦啊!能够上天,意味着就要做神仙。这个黄头郎是谁呢?一定得找到他。这个为“上天堂”入迷的汉文帝,“  相似文献   

2.
<正> 1983年春节。成都龙泉镇一个名叫王建明的青年,去香港两年后,“洋”味十足地回到故里探亲。这个出“海”青年的“衣锦还乡”,一度成为当地的头号新闻。他带回的大包小包舶来品,使得一些故旧新交称羡不已;他津津乐道的那个“花花世界”,更惹得想入非非者,做了一阵“天堂梦”。但他那飘忽不定的行踪、闪烁其词的话语和鬼鬼祟祟的聚散,却给更多的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问号。这个在光怪陆离的海外都市染了一水的青年,究竟变成了什么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把握你自己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你自己吗?你一定会感到好笑。朋友,你先别笑,你还真的不一定认识自己。要说认识的话,那也是表象的你。 毛泽东同志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有自知之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正确认识它。我们每一个公务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那就势必犯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在评价某一个人时,人们好说:“这个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这个人不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律师幽默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从善如流柯孔德希:“律师先生,如果我在开庭前进一只肥鹅给法官,并附上我的名片,您认为会怎样?”律师:“您发疯了?您立刻会因为贿赂法官而输掉这场官司的!”开庭的结果是柯雅德希赢了这场官司。第二天,他得意地告诉律师,“我没听你的劝告,还是把鹅给了法官!”律师怀疑地说:“这不可能!”“可能的”!他解释过:“只是我把对手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骗你先商量     
一 骗你个心花怒放 女经理王某去广州进货住龙华酒店。晚上,她信步走到火车站广场,观赏广州这个现代都市的夜景。忽然,从她身后传来个东北口音:“同志,您丢东西了!”王某回头一看,一个少女在捡着地上的首饰盒子,说话的是个三十来岁男性东北腔。 东北腔冲那少女说:“你怎么拿人家的东西?”少女说:“你叫她说说盒里是什么,是多少钱的,说对了给她,不对不给。”王某明知自己并未丢失东西,便满不在乎又顺水推舟地说:“金项链呗,一千多块!”少女打开盒子,盒里亮出一张发票,还有一串金光灿灿带着珠宝项坠的项链,发票价格是9888.88元。“那不是我的!”王某边说边走开。东北腔道:“您别走哎!这项链是咱三人看见的,不能让她一人独吞!”少女见状怯怯生生地说“我的财气,您俩的运气,别声张!到一边我给您一人八百。”东北腔嫌少,非要一人二千不可。经过一番争议,协议初步达成:三人同乘出租车到少女住处去取四千块钱。  相似文献   

6.
曾经,城镇户籍秒杀农业户口.而今,剧情发生反转,很多城镇户口居民眼馋于农村“一拆成富”或是村中村分红福利的境遇,想方设法把户口“非转农”.广州一家拥有城镇户籍的四口人为了获得高福利,欲托人将全家户口转入广州近郊,不成想却被转为河南农民,上演了一出“非转农”闹剧.  相似文献   

7.
侯兆晓 《政府法制》2009,(21):45-46
曾几何时,人们将有非农业户口的人称之为“吃皇粮的”;而如今,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争过独木桥——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为的就是端上“铁饭碗”。而且,这个饭碗“铁”在:只要你没有明显的过失,就可以一直端到退休。  相似文献   

8.
最近,刘老太高兴地拿到了被骗走了一年多的18000元现金,悬到嗓子眼儿的那颗心总算落到了肚里。她从肺腑里叹出了一句深情的话:“多亏了纪委刘书记啊!” 事情是这样的,几年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机械化公司大院的退休职工刘老太的儿子找了个农村的媳妇。刘老太四处打听能办城市户口的“能人”。她听说本院某人能办南京城市户口后,就迫不及待地找这个人帮忙。当刘老太听说办一个南京市户口需要花近两万元时,虽然也心疼花这么多钱,可为了解决儿媳的户口问题,只好咬咬牙、狠狠心,凑齐了18000元钱拱手交给了这个“能人”。…  相似文献   

9.
“富”,一个美好而充满诱惑的字眼。让所有的人都过上富裕生活,是我们这个社会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眼下,对一部分人来说,畜,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而飘渺的梦。君不见,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喜悦,“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成为现实,许多农村建设得比城市还漂亮;个体户在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和丰富商品的同时,自己也走上了富裕之路;知识分子凭借聪慧的头脑创造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7日。国庆节长假的最后一个假日。江西省某医院门诊护士余素玫早早就来到监狱,专程来探望不久前被判无期徒刑的丈夫黎光军。探视室内两人泪眼相视,余素玫哽咽道:“你别怪我无情,我别无选择!” 身着囚服的黎光军更是泣不成声:“一切都怪我,是我害了你,害了这个家。我一定会好好接受改造。”其场面让人为之动容,也让人心生疑窦:妻子为何要向  相似文献   

11.
[庭审片断] 王若飞在缓远省伪高等法院受审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法 庭斗争。 法官:你参加共产党后有什么犯罪活动事实? 王若飞:你身为法官,可懂得法律? 法官:我是问你犯罪的事实! 王若飞:我先问你,什么叫犯罪? 法官:犯罪就是触犯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王若飞:什么民国?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一批强盗! 所谓"紧急治罪法",无非是保护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法律!试问制订这种法律的时候,有哪一个工人、哪一个农民、  相似文献   

12.
“你看,就是这个商标”,王立义指着流水线上川流不息的饮料产品让记者看——那个由一只卡通兔子和“兔巴哥”三个字构成的商标。“就是商标上的这三个汉字,我原来做梦都没有想到,因为它,我居然和那么遥远的一个国家、那么有  相似文献   

13.
大禹 《江淮法治》2011,(2):22-22
你也许是一名历案无数的法官,你也许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律师。你也许是一名学识渊博的专家,你也许就是一名简简单单的法律学人。你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你们都有一个闪光的头衔。那就是“法律人”。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共同战“疫”,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担当,每一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我们付出的所有辛苦,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战胜它。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战“疫”关键词,我们一起重温。  相似文献   

15.
女孩子被性侵害了,有三种求助方式:第一种叫生理救助。所谓的生理救助,就是“受到侵害告亲人”。女孩子被侵害以后,要尽快告诉自己的亲人,同时要“保守秘密找医生”。如果你要能忍得住的话不要洗澡,因为这个时候你要取证,取什么证呢?就是毛发、精斑、体液、抓痕和现场遗留物,要把它保存好。第二部分我们叫做法律救助,就是“平复心理再报警”。寻求法律救助时会有专门的人给你讲怎么报案,不过你不要担心,在整个审理过程中,都是要严格保密的,特别是中小学生,也就是说你的姓名、你的真实身份是不允许向外界透露的。第三个就是心理救助,这个心理…  相似文献   

16.
幽默大王     
自杀的鸽子一个人被指控用枪打死了农民养的几只鸽子。他请了位律师替自己辩护。律师想吓唬农民:“你能发誓这个人打死了你的鸽子吗?”“我并没有说我看见他打死了我的鸽子。我是说,我怀疑他打死了我的鸽子。”“啊!这就得了。你为什么怀疑呢?”  相似文献   

17.
执法花絮     
可疑人 前不久的一天上午,北太平庄巡警队的几名巡警正在街上巡逻,忽然接到群众举报:“那边有一个人总是在转悠,看样子挺可疑的,你们去看看吧!” 那是一个二十来岁、外地模样的小伙子,穿得挺破,怀里抱着一个黑包,见警察时神色极为慌张。“把包打开!”小伙子越发抱紧了包,脸都白了。“现在依法对你进行盘查。打开包让我们看看。”小伙子无可奈何地打开了,里面竟是万余元钞票。“是你的钱吗?” 他那躲闪的神态实为可疑,带回队里审查。  相似文献   

18.
胡健 《政府法制》2009,(7):13-13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先入眼的是什么?答案一定五花八门。有人爱的是美食,有人瞧的是美女,也有人看的是美景。我这个人就有点怪,先人我“法眼”的往往是这个城市的“标语”和“告示”。如果说城市是有生命的机体,那么这些花花绿绿的标语和林林总总的告示,就是陌生人和这座城市沟通的媒介,他们会无声地向你展示这座城市的零散琐碎、快乐忧愁和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19.
胡健 《法律与生活》2009,(14):17-17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先入眼的是什么?答案一定会五花八门。有人爱的是美食,有人瞧的是美女,也有人看的是美景。我这个人就有点怪,先入我“法眼”的往往是这个城市的“标语”和“告示”。如果说城市是有生命的机体,那么,这些花花绿绿的标语和林林总总的告示,就是陌生人和这座城市沟通的媒介,他们会无声地向你展示,  相似文献   

20.
1958年1月9日的&lt;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gt;将我国城乡居民明确区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一从此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竖起了藩篱;从此那些在城市中求生存的农民便有了“盲流“、“民工“等等称谓;从此“出生地“便成了将人分成各种类别并对不同类别的人采取不同待遇的堂皇而合法的标准;从1985年正式推行身份证制度起至今,我国采取身份证制度与户籍制度并存的人口管理体制;1993年11月14日&lt;中共中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gt;中明确指出逐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1998年7月22日,国务院发出批转公安部&lt;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gt;,对当前户口管理作出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