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把当前西方陷入经济困境的原因归结于"福利陷阱",认为是社会福利导致了西方国家经济下行、债务上升、失业上升,认为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社会福利太超前了,并以此为由反对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当前西方陷入经济困境是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矛盾周期性爆发的结果,并非福利制度所导致。事实上,福利制度对危机起了缓冲作用,但这种缓冲作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西方社会陷入了多事之秋:"脱欧"后的英国进一步迈向孤立主义,美国开始挑起贸易战、发动了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法国极右翼势力"国民阵线"、荷兰自由党在各自大选中攻城略地,德国的民粹主义政党选择党成为联邦议院的最大反对党,而意大利五星运动更是在今年3月份的议会选举中成为得票最多的政党。反全球化、疑欧主义、反建制、反移民等各种势力在西方国家政治舞台上轮番粉墨登场。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内部政治分裂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法国右翼政党崛起,当前,西方出现了一波反全球化浪潮。这一现象凸显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矛盾加剧,并产生外溢效应。认识和理解"反全球化"的实质,对于我们趋利避害、顺势而为,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反全球化现象难改全球化趋势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发展进步。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从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比较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剑平 《唯实》2011,(10):52-56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为实现其社会公共职能,采取收费和基金等形式取得的政府收入,是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西方国家在非税收入立法、非税收入构成与确定、非税收入收费标准设置、非税收入使用、非税收入监督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系统地对西方国家非税收入管理实际运行相关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并总结西方国家非税收入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对推进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继东 《红旗文稿》2012,(3):32-36,1
卡扎菲这个曾被誉为"民族英雄"和"反西方强权政治斗士"的一代枭雄,其人生沉浮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思考。剖析了卡扎菲充满争议的一生,探究其从坚决与西方国家对抗变为完全倒向西方这一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老话题。最近西方媒体又出现一种新论调,宣称中国大力推进环保和扶贫会导致经济增长停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论调反映出非常陈旧落后的发展理念,表明他们完全不明白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意义。那么,中国何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会因环保和扶贫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7.
<正>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自由主义一直深得某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青睐。然而,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亚洲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金融海啸及其导致的世界经济低迷,各种市场失效的接踵而至,无情地终结了各界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共识;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东、北非等地"颜色革命"尝试接二连三地造成灾难性后果,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等  相似文献   

8.
正"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积极主动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习近平同志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大变局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担当。在西方国家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世界经济面临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中国高高举起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旗。这一大变局有着深刻根源,是世界经济内在矛盾演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当代恐怖主义的泛滥已经构成了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要想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必须找到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和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恐怖主义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面对不断升温的恐怖袭击,西方国家应该反思,找到正确反恐怖主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     
正实践证明,根据西方主流理论指导转型和发展的国家不成功,而少数成功国家的转型和发展道路,却违背了西方主流的经济理论,把西方主流的经济理论全盘照搬到发展中国家,常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缺憾,照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是行不通的。——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撰文指出,照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是行不通的中国的GDP增速,目前仍保持在6.5%至7%之间,就业情况良好,中国经济呈现多个积极变化。总体而言,  相似文献   

11.
《探索》2018,(6)
近年来,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日趋错综复杂,西方国家新一轮民粹主义兴起,引发了单边主义的政策后果以及国际格局的新走向。围绕新一轮的民粹主义,从兴起、影响和实质三个方面加以辨析。具体来说,民粹主义兴起是西方国家过度福利化和极端民主化的结果。这导致西方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并倾向于在外部寻找"假想敌"以转移国内矛盾。从实质上说,民粹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在新一轮科技进步与生产体系变革的冲击下,西方国家内部经济体系日趋失衡,制度层面又无法进行有效回应,极端化的民粹主义意识形态遂成为必然选择。民粹主义具有外溢效应,不仅有可能重新激活西方的冷战思维,也有可能激起西方国家新一轮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6,(5):6
正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从上中等收入国家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任务艰巨。在"三期叠加"阶段,针对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杠杆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以英国脱欧和美国特朗普现象为标志,2016年反全球化运动高涨。从规模、参与人群和影响力上看,当前的反全球化运动不同以往。当前的反全球化高涨根本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直接原因是社会收入差距的加大。反全球化可能会严重冲击区域一体化、进一步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和导致全球制造业生产体系的调整。当前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自贸区战略参与地区和全球层面的规则制定,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并对反全球化给与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网络也逐渐成为西方国家传播推广其价值观、颠覆他国政权的有力工具。随着网络应用的推陈出新,尤其是"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络的快速普及,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以"网络自由"的名义,加速向一些特定国家传播和渗透,助力于推动其所谓"民主化"进程。而事实,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  相似文献   

15.
《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治理我国通货膨胀》一文,根据我国通胀形成的原因,借鉴西方国家的治胀经验,从改革金融体制、端正政府的经济行为、建立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控制投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树立反通胀的全民意识等六个方面,作了颇有深度的分析论证,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房宁 《理论导报》2015,(2):57-58
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重点是守住"底线",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击惩处违反法律、触犯社会秩序和超越社会道德底线的社会行为,只要"不犯法",政府就不管百姓事。西方与我国都奉行和强调依法治国,但西方国家更注重法制的实施,注重对于法律和制度的实际落实。与我国社会治理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治理中特别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倾向采用经济处罚规范社会行为,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毛强 《前线》2014,(12):33-35
<正>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核心命题、永恒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就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大多数国家经历了长短不一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期,从而成功地开启了本国工业化进程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仅有13个国家(地区)实现了由中等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跨越,其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长期踯躅不前,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  相似文献   

18.
具有和谐社会特征的市场经济,必须是一种以市场交换协调机制为基础、以其他协调机制为补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可能是一种由一些人依据西方经济学倡导的只用市场交换一种机制协调人们利益关系的"纯粹的"市场经济.要建立和完善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的市场经济,必须打破西方经济学的"纯粹"市场经济万能神话,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转型逐步建立起各种有特色的具体生产管理和收入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必须要认真回应与努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不是个伪命题,"中等收入陷阱"有规律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衡量中等收入群体的具体指标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现实与理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剖析,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而且并不是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就跨越了这一陷阱。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跨越这一陷阱的路径与指标不仅要遵循一般规律,也要区别于西方国家,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治理、中流砥柱意识三者的"化学反应",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强起来"。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8)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