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扬弃,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并赋予了时代的新意;它对中西方不同政治取向进行了整合,开启了兼综德治政治与法治政治优势的新思路,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德治,二者既不能割裂和相互对立,也不能相互取代,它们在功能、内容、目的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内涵、形式及实施手段上也有着不可混淆的区别,应立足本国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丁文 《今日浙江》2006,(9):14-14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要将德治和法治并举。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缺一不可。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法治强制人的外部行为,德治规范人的内心世界。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因而唯…  相似文献   

4.
信息平台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时强调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 ,属于政治文明 ,德治属于思想建设 ,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 ,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治思想并加以系统论述的是先秦儒家。古代德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德化为本,以刑弼教;治人优先,修身为要;富而后教,教而后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现代德治思想,从变化了的社会实际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出发,赋予了德治以社会主义的时代新意。德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以德治国”不会冲淡“依法治国”,讲德治也并不必然导致人治。正确处理好官德与民德的关系,道德继承与道德创新的关系,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是德治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同时强调德治与法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抛开其人治糟粕,其中仍有不少东西值得借鉴。事实上,法律和道德所共有的正义性原则正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关键因素。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必须强调依法治国是前提,这样二者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7.
明晰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的内涵,厘清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对于推进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江泽民的以德治国思想,在扬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德治思想基础上,注入时代精神,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性。第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与我国古代的“德主刑辅”,无论其内涵还是其思想基础,都是根本不同的。第三,我们应当从五个方面实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中的礼法合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治理角度来看,礼法合治思想和治理模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代中国,各种治世主张相互碰撞、相互借鉴,逐步形成了礼法合治的治国思想。它是一种治国理念,也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的一种治国方式,对于保持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礼法合治这一古代的治国理政思想对当下有重要启示,可以为建设文明中国和法治中国提供文化涵养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从而确立了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治国方略。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就必须准确把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深入研究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正确理解和阐释“以德治国”这一古代儒家的治国方略及其与现代德治的区别和与法治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法德并治”的治国方针,收到标本兼治的治国良效。  相似文献   

10.
根植于本土优秀的传统法文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在时间浸润之下因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实践而被赋予了新内涵和新使命。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与传统中国“德法互补,共同为治”,“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源泉”与传统的民本思想,以及抓“关键少数”与古代中国“依法治官”这三大方面存在暗合与差异。这启示我们既要彰显文化自信,更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在正确处理古今中西文化之间关系的前提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德治不仅是辩证统一的,也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治国方略。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国家机关和社会成员的行为 ,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不可偏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 ,统一发挥作用。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倡导“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各有什么样的内涵,两者之间该有怎样的关系和联系,如何在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使“法治”与“德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共同保障社会稳定,共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行进,就成为学术理论界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本刊组织编发几位学者的有关研究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理论界对这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萍  李牧 《前沿》2002,(9):80-82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也就是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一、法治与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法治与德治同属于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和紧密的联系。法治与德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法家的一切从法而断、依法办事的法治思想和儒家的德主刑辅、注重教化的德治主张,对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达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才能保障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丽华 《创造》2001,(12):39-39
“以德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如何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一重要战略,除了需要深入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外,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以德治国从“谁”做起更为有效。一、以德治国“从官做起”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治国方略中,官德的培养和教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优良传统。早在4000多年前,禹作为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奠基者,即以其高尚的品德为后世治国者树立了榜样。人们传颂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佐证。“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对我国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国”是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意义十分重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都是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倡导“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各有什么样的内涵 ,两者之间该有怎样的关系和联系 ,如何在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使“法治”与“德治”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以共同保障社会稳定 ,共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行进 ,就成为学术理论界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本刊组织编发几位学者的有关研究文章 ,以期引起学术理论界对这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杨怀中 《理论月刊》2001,(12):11-13
法律和道德历来是国家治理的两个基本杠杆,"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是完整的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是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