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共同构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指引、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必须途径。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决定》强调指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是党团结率领人民经过90多年坚持不懈地追求、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使命,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三个自信"的最新实践。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常态、新要求下,着力把"三个自信"转化为推进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定力、引力和创造力,是不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层传声     
<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7月26日至27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道路的这些精神特质从不同方面发力,促使"道路自信"得以生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涵括实践形态的"中国道路"和理论形态的"中国道路"两种道路形态,它们的相互作用为建立"道路自信"奠定根基,它们既服从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方向又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展现出的精神特质汇聚成"道路自信"生成发展的源流。以"道路自信"坚守"中国道路",要以"实践自信"提供深厚实践基础,以"历史自信"提供历史传统基础,以"文化自信"提供心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蔡娟 《探索》2014,(2):4-7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清晰勾勒出坚定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关联。制度自信涵括国家自信、民族自信、政党自信、人民自信,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互联结的视野,体现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与实践路径的统一。坚定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之间目标相融、逻辑自洽、本质一致、动力互补,两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必将进一步延伸和增强制度自信,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将“三个自信”转化为强大的执政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全面理解"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三个自信"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人民群众力量和实现中国梦目标的自信。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对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现实内涵和发展内涵。其内在构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实质的执着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增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注意在物质文化创新和精神文化创新有机统一的协同实践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以及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有机统一的整体实践中多方面、持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8)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作为十八大对中国人民提出的时代要求,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理论指导、制度保障的充分信心。培养国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的科学认识,构建国民"三个自信"的理性大厦,有助于提高人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凝聚力,进而内生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毛胜 《党的文献》2021,(2):46-55
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决策部署,必须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重要地位和实践要求.要正确认识我们建设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认识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关系,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要正确认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重要;要正确认识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的精神状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坚定.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党史博采》2013,(4):17-18,2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刻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三个自信"的提出,基础在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客观比较、在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三个自信",必须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总"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八个必须"基本要求、保持理性自觉与清醒自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文化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独树一帜的民族性、生生不息的传承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内在基础、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支撑。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基础探索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以期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这种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可靠的依据。立足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及改革过程的实践,通过科学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处来",准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何处",从而清晰明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历史演进理路后,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是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它源于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发展成就的正确评价,对我国现实问题的清醒认识,对我国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3.
郭海军 《党建》2024,(2):37-39
<正>逐梦浩瀚太空,难忘探索之艰。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30多年来,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攀登高峰、刷新高度,同时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拼搏奉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李中华 《奋斗》2023,(6):63-6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守正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深刻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个新论断,显示出一种深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体现了一种充分的政党自信、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依据,是新的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更是中国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因由。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4,(26):40-40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和引领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我们向全国新闻工作者倡议: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排头兵。学习是我们的责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深刻内涵,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坚定的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色的理解,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实效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的客观需要。制度自信教育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力求提升"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包心鉴 《党建》2014,(11):38-40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上的联系。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步伐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更加深入学习.更加全面理解,更加透彻领会.更加自觉贯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