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内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蕴含深刻逻辑关联:党内政治文化整合党的意识形态功能、指引人民意识形态认同、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发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问题症结,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引领力,以坚定全体党员理想信念、提升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以及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为此,必须厚植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强化党规党纪执行力度、丰富党内政治文化内涵,以实现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由"标"到"本"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生长于互联网发展的"无界"态势和意识形态领域"有界"社会思潮的边界夹缝中,是建设网络强国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题中之义。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征,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遭遇分散化的困境。着眼于意识形态功能化的战略考量,需要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政治主导力、经济支撑力、文化聚合力和交往影响力。具体而言,要深化以"权力—知识—话语"为有效手段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再生产,增强政治公信力、理论供给力、舆论引导力,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规定、意识形态具有的功能、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教训、当今的世情国情党情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文化渗透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权威认同的影响、苏东剧变对主流意识形态信仰的削弱、发展主题与对现代化目标的追求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对立、多元价值取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新媒体对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等。要积极探索提升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力、控制力、引导力的战略策略和方法路径,包括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性,逐步克服意识形态工作的"碎片化"和"挑战—应战"模式;主流意识形态要敢于和善于在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上发声、亮剑;推动创新,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影响力;增强对网络舆论的管控和引导等。  相似文献   

4.
挑战与回应:意识形态危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娟  习裕军 《理论导刊》2006,1(5):24-28
意识形态是政治权威政治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源泉。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弱化,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严峻的信仰和认同危机。这就需要大力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提高其适应力、整合力、引导力、认同度,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持续的合法性源泉。  相似文献   

5.
李红梅 《学理论》2011,(13):3-5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本质上说,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和自身利益的反映。任何阶级、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都总是努力形成和不断巩固其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需要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注重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定位的变与不变,避免极"左"和极右两种错误倾向。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要始终明确和坚持其阶级批判与政治辩护功能,加强其认同力、凝聚力、竞争力、引领力,进而达到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问题导向,主体文化自觉的本质规定、主流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实现文化自强的深层驱动揭示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客观现实逻辑。基于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承继传统政治文化合理基因、借鉴西方政治文化有益成果确认了党内政治文化建构的科学发展逻辑。基于实践指向,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践行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彰显了党内政治文化运行的深刻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8.
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起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影响力增强.分化趋势加快,彼此间相互影响增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愈加复杂.有效疏导社会思潮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中国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通过"合法性"与政治认同相联结。意识形态为政治权力提供合法性证明,为政治认同的生成提供稳定环境,为政治认同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近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渐变以及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均对其所在时代的政治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利益分化、虚拟网络化、社会思潮多样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乏力等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认同本质上是人在利益满足的前提下,对某种意识形态理论自觉自愿的认可和接受。厘清影响乡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因素与各因素相互作用的逻辑理路是分析乡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路径、调整认同方式、拓展认同范围的关键。充分发挥利益在乡村意识形态认同路径中持续性的基础作用;依托乡村“领土—文化认同”,发挥文化在认同路径中的自觉纠偏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在认同路径中的政治保障作用;加强策略在认同路径中的重点针对作用,是合理规制认同路径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网络意识形态是其重中之重。现阶段,面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努力打造主流意识形态红色阵地,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力;要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防火墙",有力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要发动人民群众主动出击组建"正规军",有效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复杂多样的斗争形势。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它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主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本文从“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之争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博弈角度入手,指出在全球化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面貌的背景下,作为WTO正式成员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我党意识形态面临着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步步进逼的严峻态势。提出了我党意识形态执政资源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观点,认为我们必须正视时代对我党提出的一系列不易回答但又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和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的紧迫感,大力加强党的意识形态执政资源的研究、创新、拓展和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群体一定程度上面临政治社会化路径不畅问题,引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淡化。本文在"路径一目标"分析框架下,以农民工为考察对象,对509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社会传播、政治学习与内化、文化传承与整合、社会环境这四条政治社会化路径,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治学习与内化、文化传承与整合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直接促进作用,社会传播经由政治学习与内化以及文化传承与整合、社会环境经由文化传承与整合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间接促进作用。政治社会化路径的整体优化能够显著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基于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交往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全球间经济、政治、文化关联也不断增强,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也为国家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如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加剧、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凸显、社会突发事件蔓延演变加剧等突出挑战。究其原因,既有意识形态斗争本质上是制度之争这样的根本性原因,也有网络信息技术存在落差、意识形态工作有待强化等现实因素。因此,新形势下要不断优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构筑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全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以优良的党内政治文化获得全民认同来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进而牢固地确立领导地位的。提高党内政治文化全民认同度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党内政治文化全民认同度的过程,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党和人民在精神文化上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的过程。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正视党内政治文化全民认同存在的理念偏差、制度缺失、利益冲突、权力腐败等突出问题。通过确立党内政治文化与社会政治文化有机融合并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创新提高党内政治文化全民认同度的制度设计,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全民认同的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构建良好的权力生态等多管齐下的整体合力提高党内政治文化全民认同度。  相似文献   

17.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经济安全是基础,政治安全是根本,而政治安全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的安全。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及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动,多元价值观、各种理论对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不可小觑。国内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矛盾问题、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固化以及信仰教育的弱化,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做到"守"与"为"的统一:"守"得坚定彻底才能增强定力、不忘初心,"为"得切实有效才能指导实践、引领未来,最终以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国家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18.
应以历史文化、政治体制和执政理念认同为前提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认同,宗教信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历史文化认同需要破解的一个核心问题,政治体制认同必须明确在民主、国家形式以及社会与法的相容性等问题上的原则,执政理念认同的难点在于执政党如何有效回应当今社会的多元政治观,实现人们对于政治的回归,统一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认同既是新社会空间的构建过程,又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19.
文化领导权是一种特殊权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文化领导权是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在多方面实现党的文化领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实现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导能力,实现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理论视野》2021,257(7)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实践同向共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生成和建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曲折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以承续和改进,在新时代守正和拓新。党内政治文化的百年建设为其积极健康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态蕴养党内政治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共产党人价值观凝聚党内政治文化的坚强灵魂,以党内制度法规保障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