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各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两周年和"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的大背景下,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在大湾区结出丰硕成果,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以及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描摹了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蓝图。这一美好蓝图分为"两个时期"和"两个阶段"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3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小康"到"全面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3.
罗志军 《群众》2013,(4):6-6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十八大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4.
刘春兰 《前沿》2010,(21):27-30
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模式。从小康到和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执政理念的不断成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模式的创新。邓小平小康社会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新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新理论新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目标选择,和谐社会理念彰显了小康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既要着眼"小康"提升发展水平,也要立足"全面"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避免短板弱项影响既定目标实现。湖南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定力韧劲,奋力冲刺攻坚,从思想行动上对标看齐,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国之大者"装在心中、扛在肩上;从短板弱项上精准发力,抓实抓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工作;从组织领导上狠抓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33)
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在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部署的同时,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奋斗目标。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0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辛鸣 《新东方》2008,(2):4-8
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小康社会是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О二О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清醒把握我国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科学遵循小康社会建设规律,认真应对小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9,(16)
<正>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收官期"。在全面小康之后,江苏发展的路子怎么走?对此,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我们既要跑好全面小康建设"最后一公里",还要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以现代化理念审视收官工作,以现代化标准谋划未来发展,以现代化试点带动全省发展。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本刊评论员 《政策》2012,(12):25-25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理当以加快建设"五个湖北"为抓手,率先在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认识湖北在中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湖北近年来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湖北的生动实践,为"五个湖北"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一元多层次"战略体...  相似文献   

10.
崔晨  郭隆 《北京观察》2016,(2):44-47
正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刘桓、刘迎建、郑实、张琳娜四位市政协委员就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缓解交通拥堵、应对极端天气变化等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2016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十三五"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22)
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面对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新起点,必须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红线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怎么办?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分两个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开展现代化探索提出明确要求。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5月13日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攻坚之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围绕发展目标,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科学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文明”这个概念,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基本目标,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勇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文明的决心。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求2020年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1,(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的征程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和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在现代化建设阶段,应该更加强调"效率与公平包容"的共享发展。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江苏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7.
正"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沈阳市台办深刻领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大内涵,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7,(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战略安排,是一段将永载史册的壮丽篇章。根据十九大报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是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分为接力奋进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9.
正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既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又是开启新征程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薄弱环节,花更多心思、下更大气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补齐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新特征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1)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青春的《小康》,将沿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坚定前行。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新时代,历史的坐标早就为2021年刻下了伟大的注脚。这一年,"十四五"规划开局;这一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100周年华诞;这一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这一年,伟大的祖国已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